Album
时长:
102分钟
播放:
6,397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 我们各自的学术幻灭史
2. 为什么说文科学术界和其它“行业”没有区别?
3. 圈子文化和学术资本的再生产
4. 教育与阶级再生产
5. 学术话语的商品化和学术人的社会角色转变
6. 什么是“学术韭菜”?
7. 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说“文科已经完了”?
本期主播:
Evan、Moon、Cathy
延伸阅读:
[法] 布迪厄《继承人》、《再生产》
[美]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Al-Gharbi, M. (2024). We have never been woke: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a new elit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ttler, J. (2018). Against meritocracy: Culture, power and myths of mobility. Routledg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扣肉姑娘
5个月前 浙江
27
好像私信主播,真的非常非常感动。从读博,做文化研究再到毕业求职,深深地感慨,那些能将批判话语和文学艺术坚持到底的同学,师兄弟妹,不是知识分子家庭,就是公务机关双职工,再就是资产阶层。像我这种父母下岗,从大学就开始自己赚学费的,别人在读书的时候我在打工,别人在写论文的时候我还要赚钱,真的很难继续把它当成事业坚持下去
影伎
5个月前 未知
20
大家总是 逃都来不及
燃烧的苏萨娜
5个月前 吉林
20
之前在网上和一位专科网友聊过,他现实生活和工作不如意,但理论衔接能力很强,自学了马哲、西马、精神分析,很擅长对时政和现状展开意识形态批判。他的文章有未经大学那套论文形式打磨过的粗野风格,很难读,一开始让我很排斥,然而只要花费一些心力去试图了解他想说的东西,就能看见那种在生活困境中、在隐微之处才能发现的敏锐和锋利,以及未经钝化的丰富和真诚。 就如朗西埃所说,无产阶级的作品和那些文化精英的作品是同样优秀的,值得耗费同样的尊重、精力和注意力。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乐观的想法:或许文科将死意味着过去最为主流的、被认定为有意义和价值的学术话语在消隐,而那些无声的话语可以开始用不同于学术建制和ai所规定的方式发出新的声音。
燃烧的苏萨娜
5个月前 吉林
11
即使在革命热潮的年代,葛兰西式的知识分子也太过理想了,更何况今日 每次打开小红书就能看见各种低价兜售的人文社科学术幻想,各种ai拼贴的学术话语的僵死尸体,甚至今天还看见拿德勒兹理论分析干炒牛河的,而评论区还有一帮人捧臭脚…… 理论已经彻底理论化和体系化了,而理论的使命本应该是反理论的
V19
5个月前 广东
5
我上专插本也是这样的,当时我对这些东西没有概念,不上文凭又太低了,后面学校风气跟周围同学也是这样,于是我跟父母说我要退学。但是就算我说了学校会退大部分的钱我父母死活不让我退,后来我就上了半年课就一直逃课去本科本部的社团或者实习,这种学校对于后知后觉想要接触知识的我来说深受打击,以至于我对这种学校厌恶到拿了优秀毕业生我也不想回去领奖的程度
HD992288h
5个月前 上海
5
①幸亏我没有选择专升本求学汉语言文学。②从小到大我唯一的职业理想是当图书馆整理书架的工作人员,后来某天我默不作声的在某个大的图书馆的书架群旁边假装翻书偷听了一个当中隔开的一个理书的年轻的男性被另一个相对年长的男性连续数落长达一个小时反反复复翻来覆去火气极大,结束时,还要求那个年轻男性写上千字检讨限时上交,不满意,再重写,仿佛回到了小学。③女性主义相关的,只看过李银河的纸质书,其它的,豆瓣,播客,b站,公众号,分散在电视机里的,林林总总的搭配着看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知之甚少。
HD253919g
5个月前 未知
5
55:48 忽然想起来我的一位小学同学。我们俩都是农村出身,在同一所乡下完小一起上学。 我们的家庭结构很是相似都是多孩家庭。,唯一不同的是她是她们家的长女;而我是家里的老二。 我也是因为父亲自己有一个小工厂,在经济上逐渐宽裕后,在三年级的时候从完小转入乡中小,然后考入县中,之后再进入县里最好的高中,现在就读一所平平无奇的综合类大学。 但是她并没有像我一样幸运。她父亲这么多年一直依靠外出打工赚的钱养育这个家庭。她一直在完小念到小六毕业,随后升入乡中学,高中时她去了有学费补助的私立中学。之后考入了本省的一所师范。今年她就出来实习了。她父亲很是自豪地说:我的女儿现在就能补贴家用了。 写到这的时候真的好生气,好想哭啊,天,这个讨厌的世界。
Alyssa_X
5个月前 四川
4
57:15 我有个崇拜的老师,知道她本硕博到高校任教这一路的经历,一直觉得她很厉害。有次听说她父亲是某地方文联主席之类的职务时,我突然很崩溃……原来原来,果然果然,有这样好的家庭背景、被这样好的家庭托起的人,进入那个圈子不就是顺理成章吗。很久以前准备校考的时候也有相似的感受。校考要录视频自我介绍,我当时没报机构,不会包装自己,很犯难。但同时,看到有些同龄人的自我介绍里,他们说着自己有各种才艺可以展示、在学生阶段做了哪些精彩的事……比起羡慕,更多是惊讶,他们的生活怎么会这么丰富,而我几乎只有关于上学和补习的痛苦记忆。我能怪家里不够有钱、没有资源让我参与各种活动吗?我只怪自己没能坚持学习一门才艺,也没有意识、没有胆量、没有能力在课余之时去创作、比赛、获奖。这似乎陷入了“不成功是不够努力”的陷阱,但在巨大的差距面前,无力抵抗也无力发泄,转而攻击弱小的自己是那么自然。
HD1009710w
5个月前 福建
3
这期好精彩!好多人的众生相可以与身边人一一对应哈哈听的好解气,不知道是不是限流了应该让更多同仁听到🤭
Zeng_Haoxu
5个月前 中国香港
3
听完其实很难受同时很愤怒,这套学术再生产的逻辑背后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是背井离乡出来赚钱孩子留在老家,因为群体和前现代老一辈的慕强导致小孩不得不自残自戕。是拖家带口来到大城市后因为户籍因为小孩教育又不得返回家乡,或者用本就不高的工资支撑高额但不健全的异地教育。是我自己做半小时就累,做一天就烦,做一个月就必然腰肌劳损的重体力劳动。包括现在说的这些,上述提到的所有人不会主动听到这个博客,和这段评论。
ccccorn
5个月前 重庆
2
文科学术圈就是一场巨大的虚妄
Trapinest
5个月前 甘肃
2
一路走来好像喜欢与不安始终伴随着我的科研初始期,前面没有指路明灯,后面没有支撑,游离在此地,不知还能逗留多久。
Zeng_Haoxu
5个月前 中国香港
2
08:01 知道一个学术很厉害的人,写着平等,家里还雇着外佣做这做那,更离谱的是亲戚家的活也让自己家的外佣去做🤫
素食者_
5个月前 湖北
2
直接报身份证的程度,哈哈哈,看来是人在做大家在看。
理查德帕克啊
3个月前 上海
1
56:15 去年发生的事情,我在文化研究系旁听课程,她们都是研一。下课期间,谈完了自己在哪里旅游,然后谈作业,其中一个女生说“快来一个学业Gap了的人给我采访吧!”听到这句话简直震惊。从这一刻就对文化研究祛魅了。如果以后是这样的人在做学术,Ta到底能做出什么东西来?
理查德帕克啊
3个月前 上海
1
昨天听完了这期播客。这是在地铁上,我的硕博连读同学(她博一我研三)推荐给我的。去年我申博没成功,但还是想继续做这件事。于是她说,我可以听一下这一期再考虑。今天又看到医学界的肖飞董袭莹事件,看着看着突然觉得:好寒心呀。曾经十几年寒窗苦读的这条路,会在长大的那些时刻常常被击碎。我已经很大了,且知道现实了,可是这一刻还是感到痛苦。那些肮脏的逻辑是如此正常地运转着,但每一年依然有山河四省学子奋力高考,害怕人生从一个“不好的”学校止步。现在,我感到自己在这场教育体系中,是被一个巨大的谎言所欺骗着,并且以为这是好东西,并且心里多次想过“这毕竟还是我的最好的出路。”可是,我真的可以忍受看到的越来越多虚伪的东西吗?我不想再跟他们玩了。
Alyssa_X
5个月前 未知
1
1:41:16 😂
Hallie点皙啊
5个月前 浙江
1
50:02 在学校对面的出租屋边拖地边听,想到自己考研的时间,也确实看过或Hu新传考研公众号的内容,又看到现在互联网上因为考研分数和黑料的各种帖子,这个世界真的太多的参差,但好像往下看看自己又还能活下去……
pupubanana
5个月前 山东
1
59:24 听到这里好感动,能思考到这一步真的能看出主播是顶顶好的人,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祝福主播,祝福我们所有人
潜水艇面包Des
4个月前 广东
1
点了,读博就是一下感觉,做文科学术大部分都是小圈子的自产自销,0人在意你写的论文
Noor10
4个月前 广东
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唧唧子
5个月前 山东
1
1:32:46 笑死😆是cu的谭老师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