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我们来讲输入和输出~

从学生党怎么写论文、做项目演示、准备演讲,到打工人写企划案、工作邮件、评估报告,再到自媒体人的稳定输出;从书面到口头表达,到临场互动;从读书到听播客,咱学习、工作、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输入和输出吧?

今天这期节目,就希望能提供step by step,工匠级别,细致具体的「输出SOP」,来解答大家的各种输出疑惑,包括:表达散乱怎么办?讲了条理逻辑就太生硬没温度怎么办?即兴口头表达很糟怎么办?表达欲太强怎么办?长期稳定输出要怎么保持?

这期节目,也给出了很多我自己特别喜欢,觉得超级好用的定义,从何为输出,到何为逻辑;从语言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到提问的三大要点是什么;从怎么分享一本书、一部电影,到怎么读透一本书,并且跟其他书联动起来。除了上野老师的详尽方法论,也有我自己的输出经验和心得分享哦~

节目中和节目最后,也回答了很多听友投稿问题,还有一些小训练哦。希望大家可以一边听就一边在评论区用起来~

---------------------------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 时间轴:

  • 05:18 何为输出?输出的三个标准
  • 18:55 为什么说信息来源于噪声(noise)?
  • 29:02 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 41:29 很多人的表达问题就是不管读者死活
  • 52:02 何为逻辑?怎么让自己的输出更有逻辑?
  • 57:44 简单好用的表达模板:PEE
  • 1:05:22 为什么说沟通必须在同一逻辑框架下?
  • 1:15:41 何为学问?aka. 我们输出点啥好?
  • 1:28:07 听友问答:「有感而发」类输出怎么做?
  • 1:41:03 上野研讨组真让人羡慕啊
  • 1:47:59 输出的SOP:四个模块
  • 1:51:34 如何问出好问题?三个标准
  • 2:11:59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 2:25:06 关于「原创」的一些探讨
  • 2:37:16 不要指望导师来回答你的问题
  • 2:42:35 听友问答:如何增强提问的能力?
  • 2:48:43 上野研讨组的有趣案例
  • 2:56:13 何谓当事人研究?为什么说中立是一种神话?
  • 3:08:29 巨好用的「知识卡片」输入模型
  • 3:29:15 听友问答:综合应用~

※ 本期节目由「TAKAMI」赞助播出~

三八妇女节快到了,携手TAKAMI小蓝瓶想把这期节目,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所有的女性朋友们!最近开始入春了,皮肤一到换季易敏,经常干燥粗糙长闭口痘痘的朋友们!TAKAMI小蓝瓶能帮你温和养护角质,1瓶改善问题肌!嫩肤不薄皮,平稳度过换季敏感时期,实现「细嫩平滑、不敏不糙」的好皮肤!

希望大家皮肤状态越来越好的同时也能更加自信、清晰、有力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敏感 不粗糙,一点点实现自己的蜕变新生!

TAKAMI小蓝瓶直达购买链接🔗:TAKAMI小蓝瓶

淘口令:29¥mNCEe7wOKLx¥ https://m.tb.cn/h.TrXni7d  CZ005 TAKAMI小蓝瓶精华

主播...
携隐Melo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猫猫粟
2个月前 未知
13
想要留言提一个建议。这期内容我非常感兴趣,相信很多听众也和我一样想了解如何更好地输出,也很好奇melody从自己作为表达者输出者视角下根据自身的输出经验对于上野老师的理论的看法和引申,帮助读者建立实际可行的从输入到输出的方法论,就像时间管理那期一样。但是这期的内容中主播不止一次用很大篇幅在强调针对自己输出的反馈为什么不是好的输出,在我听来这部分更像是主播的情绪宣泄,并不是站在听众角度出发的有价值的内容。这样的情况偶尔出现一下会觉得无可厚非,但一直出现会觉得有些负能量且有水时长的感觉。让人想听后面的内容却不知道要不要快进,要快进多少,让本来可以更好的体验打了折扣。只是一个小建议,还是期待melody更多更好的内容!
我好开心
2个月前 浙江
16
30:48 欠的是练习,而不是学习。应对自己的表达吹毛求疵,多多推敲,以求准确。
_FOX
2个月前 广东
17
1:01:29 PEE结构——适合分享类输出 P(point)观点、E(explain/elaboration)阐释/解释、E(example)例子 例子:我非常推荐你xx,因为……,比如说……
元气满满呀
2个月前 湖北
18
11:16 感觉自己是饕餮、貔貅、井底之蛙的集合体🤓我要好好听这一期节目
潇苒syun
2个月前 天津
19
Melody在这期播客不止两次回应关于有听友提出夹杂太多个人经验的问题,看了评论区终于明白为什么要重复提到。本来不是个分享欲很强的人,但是纵横四海给大家营造出的气氛太好了,忍不住想要开麦。 我是非常喜欢这种带大家读书的同时融入个人经验的讲述方式的。首先,我觉得这正是这档播客收获如此多听众的原因啊,是特色所在,我想要的不仅是纯知识,我需要有个人讲清楚这些知识放到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和应用,那输出者当然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喽。为什么看过、听过很多书但没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改变,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用。市面上也有很多优秀的侧重干货输出的读书音频,大家各取所需。另外呢,也非常想感谢Melody愿意分享自己各种经历,输出者自我暴露是需要勇气的,Melody做到了对听众坦诚❤️ 最后呢,有很多次听姐姐讲到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时,我全身起鸡皮疙瘩,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比如提到对知识付费产品的思考,对女性处境的思考,这些point好像在发光。会一直支持姐姐,支持纵横四海!
漫_3vwL
2个月前 广东
21
EP57《从提问到输出》:超强表达和输出SOP (1)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输出要准确要有逻辑,达到准确,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 (2)何为逻辑?怎么让自己的输出更有逻辑? 逻辑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即表达要有理有据 (3) 简单好用的表达模板:PEE(观点解释举例) PEE结构——适合分享类输出 P(point)观点、E(explain)阐释/解释/因为、E(example)例子 例子:我非常推荐你xx,因为……,比如说…… (4)何为学问?我们输出点什么好? 学问=可传播的公共财产 输出就是要生产可传播的公共财产(即经过个人内化后带有个人色彩的东西,要真诚要诚实) (5) 输出的SOP 1:提出问题(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问题) 2:缩小范围(看看是否有既有研究) 3:承担起表达责任(准确、有逻辑、易懂) (6)如何提出好问题?好问题的三个标准? 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问题、缩小问题的范围、我的问题被解答了吗? (7)「知识卡片」输入模型 信息单元提取、 去脉络化跟再脉络化、 重新组队关联 以此方法类推阅读法:带着自己想解决的问题阅读(自己的问题)-信息提取(即既有研究)-输出读书笔记(重新组队关联输出)-行动闭环。
玖是阿九呀
2个月前 浙江
25
一、输出 1.“信息生产者“的概念,input→人→output 2.表达:准确(多联系)+逻辑(有理有据) 准确:汪曾祺,“过马路不要低头猛跑”“残菜剩饭必须回锅煮开再吃” 逻辑:三段论,大前提**(if A then B)**+小前提+结论,分析网上的逻辑疏漏例子很有意思 3.表达模版:论点+原因+举例,分享类表达:我推荐XX+因为这个原因打动我+其中这个情况打动我(结合自身的情况/视角来解读名著,联想:每个人生阶段读小美人鱼) 4.沟通要在同一个逻辑框架,讨论的是前提和事实,不是互扔结论 二、提问(“既有答案”和“目前你了解的”,之间的距离就是你要问的) 1.和自己直接相关的,困扰你、抓住你不放,强烈感兴趣的东西 2.可回答、能搞定 和个人相关来缩小范围—也看看之前是否有人回答过这个问题 3.该追问的时候要追问 问题还有哪一部分没有被回答 种草书籍:汪曾祺的写作课、在东大和上野学吵架、迷人的材料
大力菠菜哥
2个月前 北京
25
31:12 输出者的责任:准确和逻辑。
羲和er
2个月前 浙江
29
melody这个更新速度太牛了 果然是做什么都会成功的女人🤯
canneles
2个月前 北京
31
犹豫好久还是想表达一下,其实melody在认知上成长上都这么精益求精的话为啥不考虑精进一下普通话的咬字呢,很喜欢你的内容和表达,所以对这点也超乎寻常的很忍耐,如果是其他博主我早默默取关跑掉了,但听的过程中确实还是难免有很多误解,分神-封神,什么的,尤其作为以听为主的播客,普通话的标准度是不是还是影响输出效果呀。
Estella_yuan
2个月前 广东
34
2:42:17 太真实了!读研就是这样的。研一研二的时候还很依赖导师,以为导师可以帮我解决课题上的问题,后来渐渐意识到导师无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只能在大方向上给建议。学生思维让我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现在研三快毕业了,课题还没有完全做出来,希望可以顺利毕业……以后的人生中自己的问题自己解答!
叮铃铃71
2个月前 浙江
37
期待破百万!
Caiee
2个月前 广东
41
12:05 所以会反复听某一期播客直到能完全理解,整理出自己的思考,再听下一期
少女病_vZBq
2个月前 福建
44
1:33:44 利用p-w-e-w-e(point-why-explain-why-example)的方式来推荐《看见孩子》
 非常喜欢《看见孩子》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仅介绍了很多种重要的育儿理念,而且还有针对各种实战问题的具体实操,给出很多可落地的方法。
 书的第一部分就介绍了10个重要的准则,比如我们要保持善意的养育,也就是相信孩子和我们的本心都是好的;再比如真相不唯一,这一点也是非常震撼我的理念,理解真相不唯一之后我们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还有有时候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改善的地方后总会在后悔,早点没行动,但是其实永远都不晚,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开始;最让我触动的是父母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比让孩子快乐更加重要这一点,因为以前我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快乐,也因此出现很多让我纠结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把目标换成让孩子更加拥有心理韧性,就不再有那些纠结了;别的准则也都很值得反复阅读;
 不仅如此,在第二部分作者马上给出了情感资本的概念介绍,给出了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方法,亲子关系是我们育儿路上的基石;这些理念了解了+知道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后,就是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实操做法,知道理论后再去实操就会更明白我们需要关注点是什么。比如孩子爱抱怨,我可以怎么引导?首先理解抱怨=强烈的愿望+无助感,昨天贝壳跑步比赛因为没跑到地方就折返被发现后情绪奔溃,一直抱怨是我没说清楚规则,后面又改口说因为我说的太小声,这就是他有强烈的跑赢的愿望+因为这个点没跑到位导致他无法跑赢的无助导致的,那我作为被抱怨的一方做的就是去阻止他抱怨(我真的是这样做的,我说他不应该责怪我),这无形中就是压制了他的无助,书中表示这时候的关键是去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潜在的需要,并且允许他释放情绪,比如:我知道你跑得很快,你想要表现给大家看你跑得像猎豹一样快,但是因为折返点的原因让你没办法跑在前面了,你肯定很难受。我们要不要想想办法来释放这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感觉?比如再用尽全力的跑一次?或者来个拥抱? 还有好多例子,都非常细节,我们可以在里面找到大部分想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很好的育儿指南。
Caiee
2个月前 广东
54
59:59 表达逻辑:P-W-E-W-E(point-why- explain-why- example)
米粒Emily呀
2个月前 福建
72
06:58 输出:知识、经验,思考,技能
搁浅岛屿
2个月前 浙江
131
1:51:06 输出sop 四个模块 ✔️提出问题 ✔️看看是否有既有答案 ✔️分析资料(提出/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意义/应用/局限…) 1.提问 2.回顾既有研究 3.确定研究对象 4.确定研究方法 5.针对问题提出可预测的理论假设 6.把理论假设转化为实政性的工作假设 7.收集检验这个工作假设所需要的一手资料 8.分析得到的资料 9.根据分析结果验证推翻假设得到新的发现 10.在新的发现上构建新的模型 11.阐述发现的结果有什么意义 12.表明发现的局限性
GOOD棒
2个月前 广东
137
🐬这次更新速度好快!开心开心😆 🌸有整理逐字稿、笔记和思维导图 评论字数受限,随时可能不分享🌟 需要可拿去学习(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打开保存即可) 🔗:https://pan.quark.cn/s/04c6634cb42c 笔记(部分): ✨如何做到表达上的准确?对于词不达意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 做到表达准确需要大量的练习,而非仅仅依赖学习。要对自己的表达吹毛求疵,不断训练自己在文字表述中的精确度,比如通过修改微博中的措辞或文章中的专业术语,以达到更准确的表达效果。 词不达意的问题实质上是表达不准确,应当优先关注提升表达的准确性,而不是追求辞藻优美或文学性。日常沟通中应更多地去锻炼准确表达的能力,例如关注每一次表达中的用词选择,逐步提高语言运用的精准度。 ✨对于提高表达准确性,应该如何去做? 提高表达准确性不应只关注词汇量的增加,而应着重于提升使用词语的能力,耐心寻找并准确运用词语。例如,对于“毫发无伤”和“毫发无”的区别,需要有意识地去分辨和练习,以提升表达的精准度。 ✨在沟通中,如何避免因表达不准确而导致的误解? 需要从深度而非广度上改进表达,即注重使用词语的技能而非单纯积累词汇。同时,要意识到传达是输出者的责任,要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确保信息传达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行业内部专用语言不加解释的情况。 ✨什么是逻辑,并如何应用逻辑三段论?日常沟通中如何运用逻辑三段论? 逻辑是指通过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逻辑三段论是理解逻辑的核心,例如,“人都会死”作为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作为小前提,由此得出“苏格拉底会死”的结论。 日常沟通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严格遵循三段论的顺序,但应尽量完整地表达出理(普遍原则)和据(事实),即使只说理和据也能让表达更具逻辑性。避免结论先行且不阐述理据的情况,因为这会导致受众无法准确把握说话人的意图和论点。 ✨如何使用PEE模型进行有效表达? 使用PEE模型时,首先明确提出观点(point),然后解释这个观点背后的道理(explain),最后用具体的例子(example)来证明观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表达更有说服力,还能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论点。 ✨如何应对表达欲过强,导致信息量过大且混合了情绪性对话需求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同时混合了分享感受(情绪支持需求)和输出观点、经验的需求。解决方法是将两者分开,先按照逻辑顺序完整地输出观点和经验,之后再单独进行情绪性对话,确保每次输出只专注一种需求,避免信息过载导致对方难以消化。 ✨在有感而发的表达或输出中,有哪些原则? 有感而发的表达或输出有两条主要原则。 首先,要区分“感”是情绪性的对话还是意图进行深度论述,并按顺序依次表达。 其次,采用PEE模式构建完整的论述,这样既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能使表达有条有理。 ✨如何有效地寻找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首先确定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查找相关书籍。可以通过查看不同平台的书籍评分、阅读书评和留言,甚至试读电子书,从而快速定位到自己最想读的书籍。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提出好问题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要点。 首先,问题必须是针对自己真正困扰和相关的问题,确保与自身需求紧密相连。 其次,问题需要被清晰地界定范围,通过一步步缩小范围来明确所求,使得问题具体且有可回答性。 最后,要有不断追问的精神,不轻易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追求深度理解和互动。 ✨在做播客笔记时,认为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什么? 真正有效的播客笔记不是边听播客边按照我的脉络记下整个博客内容,这样工作量大且意义有限。正确的做法是晚上听完播客后,根据你实际记住的内容进行记录,不必完全按照播客逻辑,可以从任意点开始,把记住的每个信息点写下来。当记住一个点时,下一个点往往也会浮现出来,就这样把能想起的所有东西都写下来。 ✨如何通过个人知识管理(PKM)方式整理笔记和思考? 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将每一篇写作训练或工作日写的文章当作一张信息卡片,积累不同类别后进行标签分类和小组别整理。例如,可以创建职场系列、表达系列、时间管理系列等,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些卡片。这样,卡片会逐渐形成组块类别,便于定期梳理和产生新的感悟,甚至可以组合成新的内容,如书籍或专题文章。 ✨如何深入挖掘并确定表达的主题? 深入挖掘主题时,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它为何困扰着自己,让自己夜不能寐。例如,选择探讨女性作家如何挑战传统叙事的角度,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情节、表达方式、人物塑造、背景塑造和立意等方面,并将其拆解为信息卡片,重新组合并构建逻辑关系,形成有深度的内容。
六层楼先生
2个月前 北京
190
哇,赶上热乎的啦!恭喜马上到来的百万!🎉🎉🎉
oo千山鸟飞绝oo
2个月前 吉林
191
在2025年2月18日早8:11左右, 【纵横四海】达成了“100万订阅”的里程碑。 与有荣焉。 恭喜。 我个人今天也达成了【每天散步45分钟·连续2个月】的牛逼成就。 也大大的恭喜我自己。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