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2日,上海市政协召开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助推上海实施双碳战略 重点提案专题督办办理推进会,会议信息透露,深远海风电是上海市未来可持续开发的最大绿电资源宝库,上海市市发改委已编制规划并获得国家批复,总规模293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1000亿千瓦时绿电。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上海市的海洋面积为1.0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12个(含台湾)拥有海洋区域的省市区中排名第九,岸线长度172公里,排名第十一,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海洋资源优势明显很穷的地方,居然规划了29.3GW的海上风电,比起之前规划海上风电最多的广东省而言,其海上风电手笔可谓巨大。
我们再看看几个海洋大省的海上风电规划:
§ 广东: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间规划海上风电57GW
§ 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 6500公里,岸线长度国内第一,2024年最新海上风电规划28GW
§ 山东:海域面积16.9万平方千米,2023年调整后的规划海上风电35GW
§ 广西: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2023年确认后的海上风电规划(最新)25GW,先期启动7.5GW。
无论是海域面积,还是岸线长度,上海都在大陆架的11个省市区中都没有任何优势,为什么上海在这么有限的海域却是规划了这么大容量的海上风电呢?从海域属性来看,这些新规划的海上风电基本上都是深远海海上风电。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海洋运输极为发达,在近海建设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几乎不太现实,虽然上海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真真的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一期风电场,但在过去的15年发展历史进程中,上海的海上风电依旧受制于海洋各种限制因素未曾大规模突破。长1.07万平方公里规划29.3GW海上风电:为啥?
为啥上海敢于在最小的区域规划最大的海上风电?
2023年,上海市年用电量达1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本市发电量1015亿千瓦时,占全年用电量54.9%,也就是说近一半的用电量受制于外电,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逼近和中国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省市的绿电送出增速明显放缓,原因在于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啊,况且特高压建设送出的电力开始绿电和火电搭配,明显未来上海市的经济发展用电量存在风险。
就在6月27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报,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5亿千瓦,海上风电发电量占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的10%,这条新闻透露巨量信息。
从这条新闻到上海公布29.3GW海上风电规划,时间不到一个月,足见上海在能源发展规划政策方面的敏感性,当然,这些工作肯定不是偶然,而是早有动作,只不过是在顺理成章的事实而已。
毋庸置疑,中国海上风电已并网规模接近,近海海风基本已经完成,接下来海上风电发展就得看深远海,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可开发海上风电容量超过3000GW,90%以上在深远海区域,在航运、渔业、JS、环保的各种限制条件下,近海风电发展越来越受限,发展深远海成为行业必然,这也是上海市海上风电起步最早,而发展最晚,当然其海域面积小则是发展最少的根本原因。
在未来双碳绿色电力保障与安全的压力下,上海大手笔规划深远海海上风电,说明了一个问题,深远海海上风电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因为上海已经没有近海风电可以开发。海上风电发展形势所逼:《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发布呼之欲出
限制深远海风电发展的根本原因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那就是我们风电领域关注的一个文件《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实际上已经酝酿多年,之所以一直未能出台,其深层次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海洋局的事情,还有交通部门,渔业部门,石油勘探,环保部门等多个部位的相关事宜,上海29.3GW的海上风电规划出台,显然是这个文件已经基本成熟,具备发布条件了,否则这个规划是没有任何意义。
从全国来看,《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的出台也是形势所逼,过去可能只有福建和广东着急,因为他们的深远海占大头,尤其是广东的粤东区域,近海开发规模极小(相对海域面积而言),但进入十五五后,十一个海上风电的省市区都面临着深远海的问题,如果政策不出台,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海上风电就此打住。
可以预见,《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已经具备条件,发布时间就在咫尺,深远海海上风电的用海问题相信很快就会解决,否则沿海省份近30个海上风电装备基地就可以关门大吉了,何况部分省份已经把海上风电装备及产业作为经济 增长新引擎来发展呢!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