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时间9月24日下午4点,两年一度的2024 年德国汉堡国际风能暨风力发电设备展览会隆重开幕,相比2022年疫情期间的汉堡风能展,这一次,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可谓重磅出击,不完全统计,整机及产业链企业超过90多家企业参展,而在2年前的这个展览会,这个数据还仅仅有10家,相比1400余家参展商而言,中国风电装备参展商的数量比例还是很低,但对比上一届,参展商的数量却是数量级的增长。装备企业亮相汉堡风能展:为啥?
是什么原因让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开始重视海外市场呢?
2023年,中国风电装机总规模超过76GW,占全球118GW的总市场的64.3%,而2022年的数据为61.3%,海外市场从30.24GW增长到42.1GW,增速高达39.21%,面对中国疯狂的降价形式,2021年海外三巨头SG,GE及VESTAS宣布推出中国市场,在低价和全球同意供应链(全球接近70%的供应链来自中国)的形势下,中国风电装备的内卷开始走向海外,尽管2023年海外市场仅仅增加了10GW的市场规模,但这10GW的规模国际市场价格产生的利润可能要超过中国风装备产业全部的利润(如果按海外价格销售),当然海外几个风电装备巨头在疫情、质量问题和逐步降价的压力下,接连出现亏损,中国风电装备企业让海外同行苦不堪言。国外卷:为啥?
显然,这次走出去亮相汉堡风能展,是中国整机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集体亮相,这也意味着,面对海外逐年增加的市场,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已经从内卷开始海外卷!
不用怀疑,中国风电出海是当前提升利润的重要手段
中国风电平价(2021年陆上风电)以来,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就在低价内卷中快速前行,在竞争格局无法改变的形势下,价格在大兆瓦一大再大的技术迭代创新压力下不断走低,直到2024年年中这个形势才得以缓解,但价格走低依旧是不可阻挡的技术潮流,当前国内的风电装备企业竞争格局短期无法改变,唯有出海方能提升,不管怎么样,海外订单的价格还是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的。中国风电集体出海:还面临多重压力
中国企业的竞争,是个非常神奇的市场模式,一哄而上,至少早期没有很好的研究海外市场环境与竞争因素。过去两年,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尤其是整机这几年发力迅猛,订单从个位数的GW预计到2024年提升到两位数的GW级别,商业模式从过去的借船出海,也开始直面终端客户,客户也遍及五大洲,几乎所有的整机企业都在各自的渠道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但从当前的国际竞争压力看,中国风电装备整机企业出海依旧压力重重:1,商业壁垒风险较大
欧洲几乎隔段时间就会有风电装备企业通过欧盟传出要抵制中国风电装备进入欧洲市场的反对声音,过去光伏,塔筒经常性的遭到反倾销,在有限的海外市场竞争形势下,海外几大巨头不会放弃对中国企业打压,ESG、本地化生产、低价倾销等手段会频频出手。未来可能本地化生产,绿色供应链都将成为标配。
2,服务网络尚未系统建立这是海外客户最大的担忧,和很多海外销售大佬交流过,海外客户对服务非常重视。但从历史来看,中国整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都是零散的,不如欧美的几个海外巨头,其本国以外的市场订单占比远超过内部国家订单,其服务,销售以及配件网络虽然不多,但基本覆盖,而中国企业的都是零敲碎打,基本没有建立系统的销售与服务网络,这也是当年三一重工为什么收购大象的原因,收购大象就拥有了大象的海外销售服务网络,尽管其一年的销售额不足高峰期三一一个月的数量,但通过中国化制造,大幅降低成本,快速切入了欧美市场。
3,产品品牌尚未获得全面认可中国风电装备整机出口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23年年底,出口15.6GW,由于应用数量少,绝大多数产品都在第三世界国家,欧美应用比例比较低,而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是发达帝国主义国家过去的殖民地,产品标准都是按照欧美标准执行,所以品牌影响力还是较小,如果不是这几年中国风电价格大幅下降,其国际化市场拓展难度依旧难以改变。这几天中东的新能源装备企业遴选,只有GOLDWIND入选就可见一斑。4,技术标准还需继续努力可别小看有些小国家,虽然不富有,但其产品标准要求都很高,其产品技术标准都非常严格和苛刻,中国的风机很难直接出口,即使要出口,都得单独设计与认证,就ESG一项可能就要一个企业在整个供应链掀起一场风浪,各种在中国企业行业认为不必要的问题在他那里都是必须有。三一重能这次就专门研发了应对欧美市场同级别的7MW级别机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来2-3年:中国风电装备将砍下海外市场半壁江山
这个结论大家可能认为很夸张,但事实会告诉你,这个结果是可能实现的。我个人认为,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出海的趋势不可挡,过去家电,现在工程机械,汽车等,因为过去我们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不仅仅是制造打过,风电供应链大国,未来也毫无疑问将是风电装备标准的制定者,高铁就是活生生的案例,物美价廉,符合本地化技术标准,为什么不用中国造呢?
期待中国风电装备整机企业这次集体汉堡亮相成为中国风电出海的里程碑,同时也期待中国风电装备企业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的规模老大(全球前十中国有六),还是风电装备行业的技术老大,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可能3年,或者更短!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