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是「4.23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我们无望做最长的读书日节目,但我们可以做全网最晚上线的!
电影巨辩筛选出129本有助于构建电影知识体系的电影书,分类详解每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优点和缺点。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书无助于考研升学,无助于搞钱和自我提升,无助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甚至无助于你从电影中享受到更多快乐。它是百分之百全然无用的。
但我们聊书的过程中,却真的爽到了,是截至目前录得最爽的一期节目。
为什么电影书会让我们这么爽?
请谨慎收听。
本次节目聊到的129本书(也有的是一套),具体书目详见下方。因为字数限制,部分英文书没有标注英文名。
详细时间轴:
04:23 防杠声明
06:13 电影理论与美学
*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 《当代电影分析》,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
*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
* 《电影理论1945-1990》,弗朗西斯卡·卡塞蒂[Theories of Cinema, 1945-1990, by Francesco Casetti]
* 《电影理论读本》,杨远婴编
* 《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雅克·奥蒙
* 《电影研究关键词》,苏珊·海沃德
* 《电影导演的电影理论》,雅克·奥蒙
* 《电影实践理论》,诺埃尔·伯奇
* 《电影声音:理论与实践》,伊丽莎白·维斯、约翰·贝尔顿编
* 《声音》,米歇尔·希翁
* 《作为媒介考古学的电影史》,托马斯·埃尔塞瑟
* 《明星》,理查德·戴尔
* 《电影中的表演》,詹姆斯·纳雷摩尔
* 《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李洋编
33:59 类型电影
* 《电影/类型》,里克·奥特曼
* 《好莱坞类型电影》,托马斯·沙茨
* 《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詹姆斯·纳雷摩尔
* 《西部电影的发明:五十年文化史》,斯科特·西蒙
* 《幻像电影:美国先锋电影1943-2000》,P·亚当斯·西特尼
44:09 电影史与国族电影
*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
* 《世界电影史》,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
* 《牛津世界电影史》,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 主编
* 《日本电影史》,佐藤忠男
* 《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金美贤、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 《意大利电影:从新现实主义到现在》,彼得·邦达内拉
* 《懊悔的迷雾:经典法国电影的文化与情感》,达德利·安德鲁
* 《新浪潮》,米歇尔·玛利
* 《当代法国电影指南》,福克斯、玛利、拉德纳
* 《迷影:创发一种观看的方法,书写一段文化的历史 1944—1968》,安托万·德巴克
* 《魏玛电影及之后:德国的历史想象》,托马斯·埃尔塞瑟
* 《新德国电影史》,托马斯·埃尔塞瑟
* 《闹鬼的银幕》,洛特·艾斯纳[The Haunted Screen: Expressionism in the German Cinema and the Influence of Max Reinhardt, by Lotte Eisner]
64:53 好莱坞
* 《美国电影史十卷本》[History of the American Cinema Volumes 1-10]
* 《古典好莱坞电影:1960年之前的电影风格和制作模式》,大卫·波德维尔、珍妮特·斯泰格、克里斯汀·汤普森
* 《巴别塔与巴比伦:美国无声电影的观众》,米莲姆·汉森
* 《新好莱坞电影导论》,杰夫·金
* 《逍遥骑士、愤怒公牛:新好莱坞的内幕》,彼得·比斯金
* 《低俗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彼得·比斯金
* 《电影战争:好莱坞和媒体如何限制我们观影》,乔纳森·罗森鲍姆
* 《越战到里根时代的好莱坞》罗宾·伍德
* 《岁月已逝》,凯文·布朗洛
* 《体制的天才:好莱坞大片厂时期的电影制作》,托马斯·沙茨
* 《史诗、奇观和大片:一种好莱坞历史》,谢尔顿·霍尔、史蒂夫·尼尔
85:42 影人传记与研究
* 《戈达尔: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科林·麦凯布
* 《侯麦传》,安托万·德巴克、诺尔·艾柏
* 《帕索里尼传:安魂曲》,巴特·大卫·施瓦茨
* 《罗西里尼的冒险》,泰格·加拉格[The Adventures Of Roberto Rossellini: HisLife and Film, Tag Gallagher]
* 《铸就传奇: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斯科特·埃曼
* 《万里黄沙万里情:塞尔吉奥·莱昂内传》,克里斯托弗·弗雷林
* 《卡赞自传》,伊利亚·卡赞[A Life, by Elia Kazan]
* 《让·雷诺阿》,安德烈·巴赞
* 《英格玛·伯格曼》,雅克·奥蒙
* 《重访希区柯克》,罗宾·伍德
* 《德莱叶的电影》,大卫·波德维尔
* 《小津与电影诗学》,大卫·波德维尔[Ozu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 by David Bordwell]
* 《爱森斯坦的电影》,大卫·波德维尔[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by David Bordwell]
* 《弗里茨·朗的电影:视界与现代性的多重寓言》,汤姆·甘宁[The Films of Fritz Lang: Allegories of Vision and Modernity, by Tom Gunning]
118:16 电影评论
* BFI经典电影解读系列
* 《我生命中的电影》,弗朗索瓦·特吕弗
* 《电影时代:宝琳·凯尔评论集》,宝琳·凯尔
* 《美国电影:导演和导演之道,1929-1968》,安德鲁·萨里斯[The American Cinema: Directors And Directions, 1929–1968]
* 《伟大的电影》系列,罗杰·伊伯特
* 《电影精华:电影经典的必要性》,乔纳森·罗森鲍姆[Essential Cinema: On the Necessity of Film Canons, by Jonathan Rosenbaum]
* 《庸俗的现代主义》,J·霍伯)[Vulgar Modernism: Writing on Movies and Other Media, by J. Hoberman]
* 《艾吉论电影》,詹姆斯·艾吉[Agee on Film: Criticism and Comment on the Movies, by James Agee]
* 《法伯论电影》,曼尼·法伯[Farber on Film: The Complete Film Writings of Manny Farber, by Manny Farber]
* 《电影院与世界:二十年手册生涯》,塞尔日·达内[The Cinema House and the World: The Cahiers du Cinema Years, 1962–1981, by Serge Daney]
* 《电影手册选集四卷本(1950-1978)》[Cahiers Du Cinéma: Volume 1-4, 1950-1978]
* 《60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罗卡编
* 《淋漓影像馆》,李焯桃
151:43 产业与制度
* 《美国电影产业》,迪诺·巴里奥编[The American Film Industry, edited by Tino Balio]
* 《好莱坞经济学:极端不确定性如何塑造电影产业》,阿瑟·德瓦尼[Hollywood Economics: How Extreme Uncertainty Shapes the Film Industry, by Arthur De Vany]
* 《国家电影制度》,刘立行
* 《银幕自由:国家电影审查的法律挑战,1915-1981》,劳拉·威腾-凯勒[Freedom of the Screen: Legal Challenges to State FilmCensorship, 1915-1981, by Laura Wittern-Keller]
* 《电影节的历史、理论、方法、实践》,玛莉·德·法尔克
158:02 创作与技术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
* 《编剧》,威廉·戈德曼
* 《表演的艺术》,斯特拉·阿德勒
* 《电影剪辑技巧》,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
* 《眨眼之间:电影剪辑的奥秘》,沃尔特·默奇
* 《欧洲剪辑大师访谈录》,罗杰·克里滕登
* 《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
* 《摄影师手记》,内斯托·阿尔曼德洛斯
* 《制作电影:欧洲电影摄影百年史》,欧洲电影摄影师协会
* 《如何拍电影:夏布罗尔导演札记》,克劳德·夏布洛尔
* 《电影风格与技术:历史与分析》,巴里·索特
173:38 访谈录
*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弗朗索瓦·特吕弗
* 《对话比利·怀尔德》,卡梅伦·克罗
* 《我是奥逊·威尔斯》,彼得·博格达诺维奇
* 《究竟谁拍的这部电影:传奇导演谈话录》,彼得·博格达诺维奇
* 《电影的节奏是心跳:罗贝尔·布列松谈话录》,米莲娜·布列松编
* 《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访谈录》,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 《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
* 《后台故事1-5:编剧访谈》[Backstory 1-5: Interviews with Screenwriters]
188:48 华语电影研究
*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
* 《电的影子》,陈力[Dianying/Electric Shadows, by Jay Leyda]
* 《华语电影工业:方法与历史的新探索》,叶月瑜编
* 《中国电影批评史》,李道新
* 《北影纪事》,杨远婴编
* 《中国电影:一个制度与观念的历史》,启之
*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张真
* 《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93)》,罗雪莹
* 《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倪震
* 《看不见的影像》,张献民
* 《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卢非易
* 《台湾电影年鉴》
* 《跨世纪台湾电影实录1898-2000》
* 《台湾电影百年漂流:杨德昌、侯孝贤、李安、蔡明亮》,叶月瑜、戴乐为
*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让-米歇尔·付东
* 《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詹姆斯·乌登
* 《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白睿文
* 《三十年细说从头》,李翰祥
* 《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大卫·波德维尔
* 《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张建德
* 《冷战与香港电影》,李培德、黄爱玲编
* 《香港的「中国」》,傅葆石、刘辉编
* 《国泰故事》,黄爱玲编
* 《风起潮涌: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吴君玉编
* 《超前与跨越:胡金铨与张爱玲》,卓伯棠编
* 《乘风变化:嘉禾电影研究》,蒲锋、刘嵚
* 《溜走的激情:80年代香港电影》,家明编
* 《香港电影工业结构及市场分析》,陈清伟
* 《新香港电影丛书》,阿克巴·阿巴斯编
* 《王家卫:不只是拍电影》,约翰·鲍尔斯
*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潘国灵编
*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白睿文
推荐关注:
电影巨辩的轻量版:电影巨辩5min
联系: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合作:dyjb1895(添加微信说明来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inia
1年前 英国
287
现在看到253竟然已经有一种“也不是很长”的错觉了
前夕
1年前 上海
268
00:01 豆列书单整理好啦: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8541766/ (也是精神享受,欢迎戳)
西瓜太郎的神隐
1年前 上海
123
感谢两位奉献这么精彩的一期,可以作为经典电影那期的姊妹篇看待了。我根据你们的shownotes补充了好多书,尤其是法语方面的,由衷佩服。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推荐几本: Film as a Subversive Art - Vogel 一本奇书。作者是传奇策展人,NYFF和Cinema 16创始人。在录影带和DVD泛滥之前,作者在这本书中讨论的影片堪称五花八门和千奇百怪。即便站在今天的视角上回望(许多影片已经可找到资源),仍旧能频频颠覆、启发。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策展人的包罗万象精神,跨越各种主义和理论,让看似不可调和的物种济济一堂。到今天,这种精神早已发扬,一个影迷可以同时喜欢布列松和徐克而没有任何违和感(to paraphrase Rosenbaum)。总之,这本书是所有想探索电影无穷可能的影迷必读的一本书。 The Material Ghost - Perez 我最喜欢的一本理论书,竟然是一个理科生所写。作者原来是搞理论物理的,但是对电影的热爱浸透了每一页。“局外人”身份无碍于他对具体影片和抽象理论的分析,我反而感受到了扎实的学养和流畅独到的笔触。他没有隐藏自己的科学背景,而是善加利用,这本书的引言一上来就是一篇开门见山的“电影和物理学”,在里面大谈电影理论和物理理论的关联,试译一段: “如果爱因斯坦教会了我们光和其他物体一样会下落,巴赞则教会我们光和其他物体一样会留下痕迹,这印记被摄影机变成了图像。但摄影机并非唯一制造电影图像的机器。放映机这盏魔灯也用它自己的光令光留下的痕迹活动起来,令生活的印记在银幕上重获新生。银幕上的图像包含一些现世的、物质的东西,却又被转置和转换成了另一个世界:物质的鬼魂。于是就同时有了对真实的特别逼近和对真实的特别背离,一种电影图像特有的灵界和现实世界的交叉路口。” 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 - Mast 世界电影史的书籍市面出得蛮多的了。除了两位推荐的那些,我还读过Cook的书和Mast的书。这本Mast的《电影简史》是读下来最让人觉得简明顺畅的,但又不失学者风范。记得作者很早就非常注重将这本书的延伸材料网络化,专门建了一个网站,这点和Bordwell还挺像的。反观大陆学者身上,很少有这种将严谨治学和拥抱前沿传播技术融于一身的特质。可惜这本书没有中译本,否则可以推荐给刚入门想了解点电影史的影迷。 Cinema A Critical Dictionary - Roud 一套对我比较重要的参考书,两卷本。收录了各国的重要导演,辞典邀请到不同专家来撰写各个词条,包括这期播客里提到的许多名字。我时不时拿出来读一段,常有收获。编者Roud也是NYFF的创始人,曾为法资馆馆长Langlois作传。他在每篇词条正文后面还附上一段简评,有时补充一些背景,有时则回应甚至反驳写作者的观点,读来特有趣味。这套书还有一个用法是从词条作者顺藤摸瓜,找来他们在相应领域的专著延伸阅读,效果更佳。 Hollywood Cartoons: American Animation in Its Golden Age - Barrier 我是好莱坞古典时期卡通短片的爱好者,如果像我一样对Jones, Avery, Fleischer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感兴趣,那这本书不容错过。本书出版时许多电影人还健在,作者通过研读档案、采访艺术家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所以内容非常可信且具开创性。关于好莱坞卡通还有一本Frame by Frame,理论性更强,也很推荐。 Midnight Movies - Rosenbaum & Hoberman 老马和阿吴提到的美国影评界两位大佬正好也合作过一本书,就是这本《午夜电影》,内容处在两人擅长领域的交叉点上,讨论cult片、地下电影。两位作者既采用了分头写不同章节的做法,也联合创作了另一些章节。这种流动合作的形式十分独特,读起来效果也很好。Rosenbaum后来参与录制各种评论音轨,都要求有一个搭档与他对谈,从而形成观点对照和互动,不知是否和写作这本书的经历有关。 Film Restoration: Th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Audiovisual Heritage - Enticknap 电影修复是我非常关注的领域,市面上关于它的专著不多,这本书既有技术层面的细节讨论,也有政策方面的梳理总结,想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人读来会很有收获。它的出版年代比较新,是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的一本前沿著作。早些年我还读过一本Nitrate Won't Wait,介绍了模拟时代对胶片的保护和光化学修复工作,可作为数字时代电影修复的补充。
树上躺着默而索
1年前 英国
104
口味养刁了,觉得这期四个小时不够听
自由下行
1年前 山西
100
电影巨辩凭借大部头的体量和用声音做论文的精神,成为我心目中和反派影评并驾齐驱的top电影播客!
伯樵
1年前 以色列
77
用播客做文献综述了~北电考研学子会贡献多少收听量呢?
黎远远
1年前 广东
73
童年——佳片有约,在人间——反派影评,我的大学——电影巨辩
talich
1年前 美国
36
抖胆推荐一本,Peter Biskind 的 Seeing is believing 非常好,比 Easy riders 要好。从意识形态时代整体思潮变迁来分析 50 年代电影,因为 50 年代正好是当代的左派右派思潮诞生的时候,它把传统主流思维框架,正在出现的左右框架,对每部片子都按角色情节这样的贴进去,很有帮助
talich
1年前 美国
36
有人提到了德勒兹的讲课录音稿。让我想起了一个必须推荐的,Lessons with Eisenstein,这是 Vladimir Nizhny 跟据 Eisenstein 在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GIK)的讲课内容精华整理。而且,不仅是讲座,大量的是和学生的交流,课程实录,让你体验一下跟电影大师学电影的感觉。感觉是独一无二。毕竟这个极别的导演应该没有谁还在电影学院长期系统性授课的了。 这个是目录: I Directorial Solution(导演解决方案) II Mise-en-Scène(场面调度) III Break-up into Shots(分镜头) IV Mise-en-Shot(镜头构图)
evenif
1年前 广东
32
听播客听出上学的感觉
Samizdat
1年前 江苏
28
坐等一个豆列
田镐
1年前 未知
26
想不到在巨辩这里找到了很多电影研究学者都没做出来的文献综述666 并且评论卧虎藏龙我真是太谢谢谢谢主播们和各位有才华的听友了!!!
明明ming
1年前 日本
22
虽然只有四小时、但全程念稿没水话,拿到其他播客那得是八小时的体量呢🥰
老公孩子在LA
1年前 美国
20
这期节目对正需要系统构建电影知识体系的我真的非常重要🫶
角落里的creep
1年前 四川
15
33:42 确实德勒兹这两部本质是哲学书,哈哈。不过我觉得对于想挑战这两部书的听友,可以从德勒兹的讲课录音开始。外网有比较完整的《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的课堂录音文字稿翻译(英文),国内也有哲学爱好者在慢慢翻译这些文字稿。当年《虹膜》电子杂志还出过开寅老师根据录音稿写的介绍性专栏,我还买全了的,哈哈。
胖唐
1年前 江苏
13
之前的播客如果可以說是繁花似錦,這一期便是活水沃土。任何一個門類的修行一旦列出書單都是抖家底的坦蕩,讓人感動。這個時代早已不缺武功秘笈,少的是深山老林。兩位主播如數家珍列舉電影書本身就是一種風景,一開始我還試圖記住書名想日後查閱,後來放棄;傾聽二位傾吐的痛快與淋漓就是一種享受。不得不說,閱讀還是這個時代學習的根基,在有邏輯的符號系統中拆解出信息與情感,是讀書觀影甚至聽音樂相通的法門。129,邀尔久。
温带沙漠气候
1年前 北京
12
二位又写了本书
bigbao235
1年前 江苏
11
00:5800:57 已经像是在把你们的播客当书读了
samedix
1年前 北京
11
13:2813:27 12:14 我们学校现在要求专科教材三年一更新,本科教材五年一更新,选用的外部教材要求五年内出版。但是更新也不代表知识体系是最新的,更多时候我们也就是改改错别字或者换点图片之类的。
talich
1年前 美国
11
1:22:15 Kevin Brownlow 关于默片的研究,最适合普通人的,是两个纪录片系列,Hollywood,和 Cinema Europe: The Other Hollywood Hollywood 是为 HBO 拍的,因为版权问题,很长时间都只有 VHS,没有也不会有 DVD。我好像是在 TCM 电视台上看的。但是流媒体时代,在 youtube 上就很好找了,虽然画质一般,但是信息量太大了,大精彩了,我对默片的巨大兴趣就是被这部片子激起来的。缺点是没字幕。这个纪录片也有同名的书,叫 Hollywood: The Pioneers Cinema Europe 当然是关于欧洲默片的,有 DVD,youtube 上也很好找。缺点是拍摄时好像是资金出了问题,本来是想拍一个跟 Hollywood 体量一样的巨作,最后被压缩成了六集。但也足够精彩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