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2020年4月16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未来媒体实验室对吴国盛教授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经本人审订。)
#本期嘉宾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9-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1999)。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主要学术著作有《由史入思》(2018)、《什么是科学》(2016)、《希腊空间概念》(2010)、《技术哲学讲演录》(2009)、《时间的观念》(2006)、《追思自然》(1998),另有《吴国盛科学人文系列》四种(《科学的历程》《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科学走向传播》)(2013)。曾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博士论文《技术与形而上学》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1),著作《科学的历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9),著作《时间的观念》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
#本期内容
02:53 疫苗、细菌和病毒
10:34 科学越发展,人类越被奴役
19:59 科学革命四大天王的精神坐标
28:02 哲学和科学分家,对双方不利
36:44 爱因斯坦没有超越牛顿
54:56疾病和科学的关系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务工作,自2016年1月起,负责“人文清华”讲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主持人,曾获第五届“金话筒奖”,“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我们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本播客精选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主持人张小琴女士对登上讲坛的清华人文学者的长篇访谈,全面反映学者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使各位听众不仅知其学术之所然,亦知其所以然。他们作为亲历者的口述,同时呈现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人与文化发展的鲜活历史。
本期主编:胡莹盈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