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42分钟
播放:
5,829
发布:
7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听本期的《珍宝海鲜舫》。
《破地狱》在北美上映了,先看为敬。
在这部戏内地即将上映前,做一期节目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影体会,以及它和黄子华拯救香港电影的可能。
BGM:
林家谦 -- 《普渡众生》
Shownotes:
01:11 《破地狱》是你的期待吗?
02:11 许冠文与黄子华对于香港喜剧界的意义
03:55 黄子华的社会洞察力
05:10 《毒舌大状》道《破地狱》——课可复制的成功之路
07:04 作为短板的编剧和导演
09:15 陈茂贤与港片界“失落的一代”
10:55 拍死亡是不是一个好选题?
11:56 地狱与中国人的生死观
13:53 理解死亡作为文学空间表达的可能
15:00 又新又旧的香港为何适合拍这个题材
17:15 死亡作为时代精神危机的表征
20:57 电影作品作为时代的记录
21:56 作为黄子华粉丝和喜剧片爱好者可能获得的快乐
23:09 对比《人生大事》道生角色塑造的不足
24:29 港版《入殓师》承载的内容太多
24:53 双雄结构的叙事断裂
27:13 后半段家庭伦理戏的刻板与老旧
27:47 卫诗雅的角色戏份突兀
29:38 回应港人流散造成的创痛
30:36 生育争议来的不明就里
31:27 葬礼or栋笃笑现场?大闹一场的无济于事
33:31 性少数群体的困境讨论不如《从今以后》
34:06 “传男不传女”与东亚女性继承权危机
35:17 卫诗雅也在破女性人生的地狱
36:11 南音、金句依旧无法拯救叙事的先天不足
37:00 过多野心的表达和行业下行的危机
37:59 萧条时代的票房佳绩能够振奋香港电影吗?
欢迎收听本期的《珍宝海鲜舫》。
《破地狱》在北美上映了,先看为敬。
在这部戏内地即将上映前,做一期节目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影体会,以及它和黄子华拯救香港电影的可能。
BGM:
林家谦 -- 《普渡众生》
Shownotes:
01:11 《破地狱》是你的期待吗?
02:11 许冠文与黄子华对于香港喜剧界的意义
03:55 黄子华的社会洞察力
05:10 《毒舌大状》道《破地狱》——课可复制的成功之路
07:04 作为短板的编剧和导演
09:15 陈茂贤与港片界“失落的一代”
10:55 拍死亡是不是一个好选题?
11:56 地狱与中国人的生死观
13:53 理解死亡作为文学空间表达的可能
15:00 又新又旧的香港为何适合拍这个题材
17:15 死亡作为时代精神危机的表征
20:57 电影作品作为时代的记录
21:56 作为黄子华粉丝和喜剧片爱好者可能获得的快乐
23:09 对比《人生大事》道生角色塑造的不足
24:29 港版《入殓师》承载的内容太多
24:53 双雄结构的叙事断裂
27:13 后半段家庭伦理戏的刻板与老旧
27:47 卫诗雅的角色戏份突兀
29:38 回应港人流散造成的创痛
30:36 生育争议来的不明就里
31:27 葬礼or栋笃笑现场?大闹一场的无济于事
33:31 性少数群体的困境讨论不如《从今以后》
34:06 “传男不传女”与东亚女性继承权危机
35:17 卫诗雅也在破女性人生的地狱
36:11 南音、金句依旧无法拯救叙事的先天不足
37:00 过多野心的表达和行业下行的危机
37:59 萧条时代的票房佳绩能够振奋香港电影吗?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ychee_
7个月前
广东
13
18:47 黄子华在此片像一个npc,剪去了和他相关的完整故事线,而明明道生才是电影主题的题眼,这是我对片子最不满意的地方

多哩个多多多
7个月前
上海
11
我昨天看了点映,最后那场戏“爸爸,跟着我走!”电影院里哭成一片。
lawncare
7个月前
澳大利亚
10
对东亚沉默的父亲形象真的是一点都不感冒,看到饭桌上让大家闭嘴吃饭的父亲实在是太痛苦了。很难想象2024年香港的票房冠军最后的高光时刻,竟然是接受女人不污糟,同意自己的女儿为自己主持葬礼。去隔壁看点好东西吧。
徐能
7个月前
北京
9
我看完特别想吐槽的是,每一场大的冲突戏份后,下一场就马上要交代人物因此有什么转变,担心观众要忘记,导演想要讲的议题太多了。
茶库拉
7个月前
广东
9
29:00 其实我是理解卫诗雅的困境的,香港物价很高,房租很贵…她作为一个医院的急救员的收入是无法承担她独自租房的房租的,又或者说这样做会让她生活质量要大幅下降,这使得她无法像大陆女性一样潇洒地去追求独立,所以父女关系就算这样她也情愿跟他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父权对她来说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一个她必须与之共存的实体。当然导演没有拍出这个困境(反而是电视剧叹息桥很出色地拍过出过这一点)但这是其实对于香港人来说一看就懂了,但大陆人可能无法理解与共情,甚至觉得这套叙述陈旧。
Pepper文静
7个月前
广东
7
做为一位喜爱黄子华的观众,并没有觉得满意…前半段还以为影片主要讲述以道生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和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后面画风一转变成了东亚家庭的故事,和文哥一家的故事比起来,道生是苍白的、悬浮的,妥妥工具人设定,扼腕叹息

橘猫新酱
7个月前
上海
6
38:20 看完点映,和主播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葬礼仪式其实联通了生者和死者两头,电影叙述也是:以道生为主的“如何活下去”人,相比固守传统观念和行业、社会规范,他们看重的是个人本身的生存体验,所以道生会以做婚礼的方式征询办葬礼的人的想法,做定制葬礼。包括文玥、志斌这条线都是如此;而文哥则代表的是因循守旧下重视“往生者”的老人一派。这片讲得不是道生一个人如何被拯救,讲活着的人如何破地狱后努力活下去。像文哥一家开篇看似美满,但实都有难以维系的矛盾,需要一场破地狱,为死者超度给生者希望。以上都是个人观影体验,总之这片其实像群像戏,看下来还是顺畅,个人并没有出现up主说割裂感。还是推荐去影院看的。
等待西风
7个月前
天津
4
羡慕主播,大陆之前也有点映,但是粤语版太少了排片,所以只能等下周六了😂

米饭加半碗
7个月前
浙江
3
说了很多不足之处,但我没有觉得是不足,都是可以理解的
Yakkie苏夏
7个月前
河南
3
27:59 28:10 非常不认同主播这段表述!女儿的情节,之间戏剧冲突,太感同身受了。
《好东西》里也有王铁梅搬家之后去yp的片段(只是被隐晦的处理了,但邵艺辉是有明确说过的,也不认为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至于后面显示对象是同事,和人妻当街扇巴掌的戏,前面也有铺垫。他们不是第一次这样,女方感情空虚,工作/生活压力大,男方家庭不和,对女日久生情(天台打火机,同时突出男性所谓的理性思维,与女儿重情义感性),双方都是你情我愿。
手机上人妻来电📲的镜头就像一枚演讲桌下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炸弹💣,暗示了冲突点,在哪里爆炸,就看剧情哪集需要。
包括高赞贴提到的,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与父亲,哥哥一家同住,现实当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对现实的忍与冤同时存在,女儿才会过得那么拧巴……
Momo兽进化_infj
7个月前
广东
3
昨天刚看完.7分吧.可能因为网络上太多好评导致期待太高.但是并没觉得多好看.,虽然有好题材好演员.但是故事剧本和导演没有抗住这么好的题材.围绕殡葬和东亚家庭展开.是既没有讲好民俗同时也没有讲好东亚家庭的矛盾.其中重男轻女的情节真的讲的太差了.我觉得也可能是这些香港主创都是出身于精英阶,打心里就不认同那个行业的“重男轻女”.我不是说我认同重男轻女,但是我尊重在社会某个职业的某些苛刻的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个规律我个人觉得至于行业是一种类似宗教信仰般的存在.而当某一天这个价值观被社会进步超越自然也会消亡..所以这个电影到底在说什么呢?
翡冷翠-Ho
7个月前
广东
2
06:01 《破地狱》电影大火,是由于现在充斥着死能量的社会,人对生死有更深的思考,同时香港又天然保留中国旧习俗,对于很多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也是我们负能量的宣泄
Hazuyi
7个月前
广东
2
主播分析电影本身跟我感觉一样,我觉得看电影看着看着好像跟破地狱这个主题没啥关系了,本身我以为是讲这个丧葬仪式的,结果看到最后才点睛那么一下,中间穿插的都是为去世的人整理遗容(并没有破地狱这个场景),还有描述文哥家庭的东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是不是在翻拍入殓师”
何绍
7个月前
广东
1
电影实在太像散文集了,前半段聚焦黄子华的成长和经历,想通过三段仪式展现世态炎凉之余,也表现出角色的心理转变。全片冲突不断不过都表现得极度克制。然而,黄子华整部戏都卑微有礼且克制,简直就不似个真人,更像一个完美的港人形象甚至像是个机器人。而后半段则聚焦于喃呒家族的传统困境(被忽略和被传统排斥的女儿
,被绑架的儿子,被传统洗脑的父亲),虽然有少有的反思传统文化的桥段,不过黄子华这个人物参与感太弱,成长的连贯性被打断,割裂感很强。最后又讨论中年生子问题,就完全贴合港人的身份认同,和现代年轻人对生存困境、摆烂思想的表现。然而黄子华最后那段话又太实太满,完全就是归纳中心思想的发言少了太多太多的余韵,到最后也只是总结为:这种问题就别讨论了,还不如有空和身边人多聊两句实在。和前面表达的东西就更割裂了,而且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价值观,好的电影是不应该在最后做总结发言的,这是让人最失望的结尾

舟舟Valerie
7个月前
上海
1
之前没有太多了解过黄子华,但是一直很喜欢香港电影,这次也是因为说在香港票房很好去看的。结果中间有点失望,剧作上很散,前半段那几个事件都太工整,冲突的设置和主角的转变也很刻意,幸亏是演员演技还可以,不然讲那些台词的时候真的会尴尬。后面又变成以文哥家庭为主了,感觉讲到哪里算哪里。从镜头语言来看又太平庸,可能破地狱仪式上的几个镜头还比较出彩。当然了,最后林家谦的片尾曲一出,我又释怀了…哈哈哈哈哈

Brenda花花
7个月前
上海
1
港真当看到导演其他作品评分都在5分以下 我是犹豫是否要贡献一张电影票的,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导演的功力不够 但很喜欢这部电影

dexiantaixu
6个月前
湖北
1
作为子华神学会人士,想聊聊黄子华这个角色的一些问题,他还是那个精英的甚或英雄的形象。《饭戏攻心》的大哥守护着他的家园梦,《毒舌大状》是颓废律师挽救他的含冤当事人和事业的滑铁卢,《破地狱》是奈何桥边抚慰生者的人间天使。他的形象还是太正太端着,《破地狱》这部尤其如此。
他是婚礼策划转做殡葬,不妨让他油腻点粗鄙点,光要调试自己个性去适应新行业都难,更何况遭遇的是文哥这样的行业大佬。
剧情有相当篇幅叙述文哥家庭内部对这个行业的继承与否的问题,拉扯到黄子华饰演的道生,这个外来人的“入侵”的相关情节,他的发挥受限。他展示着进入殡葬业的种种境遇,直至文哥去世他完全接手他的事业,在送别文哥的仪式中修复这家人的亲缘伤痛。
他从进入这行就是一个会替活着的人考虑的从业者,他的精神从头至尾贯彻,他在改变老一辈的老做法,他自身没有很清晰的转变,并且被文哥一家那条线牵制,所以这个人物其实蛮单薄的。
而且黄子华还是那么正气正派,即使出身低微基层都掩盖不了他的那种精英气质,会不会比较无趣啊。是不是演员的气质大过角色,创作中用角色贴演员,而不是相反,这是蛮遗憾的。

可以吃兔兔
7个月前
北京
1
请问丰都鬼城那部片名
茶库拉
7个月前
广东
1
真的很喜欢主播用播客的方式来聊香港电影在电影史以及时代浪潮中的意义。特别是聊黄子华这个我从小喜欢到打的栋笃笑演员。
花里根
7个月前
上海
1
听了四五个讲破地狱的播客,还得是离谱蔓🤙🤙🤙 观感完全相同,原本看到主题非常期待,生死相关到底会是怎样的切入点,没想到基本是蜻蜓点水😂😂😂 感觉许冠文才是男一,一场殡葬行业和由死亡带来的家庭和解洗码,整个表达层面比较失望。不过有机会蛮想看看港人到底是怎么看这部电影,除了不破不立的大主题外,其他打动人的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