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梁君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传播、视觉文化、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讲授《镜头中的国家与社会》《影视制作》《清新视界工作坊》等课程,执导《一张宣纸》《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六百年》等多部纪录片,并在世界人类学大会、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等学术会议上报告过自己的影视人类学研究与民族志电影创作。
导语
今天的主角梁君健老师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影视人类学学者、大学老师。他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梁导”,十年前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这样喊他,那个时候他刚刚留校做老师。作为和梁导一样从理工科院系中途转到新闻学院的人,我对他的经历有太多共鸣,于是我们不能免俗地聊了大学生活、纪录片教育、影视人类学、师生关系……
聊天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想到一句话——“灵魂的欲望,是命运的先知”。或许你并不准备从事纪录片行业,也对影视人类学不感兴趣,但抛开一切的外衣,梁导的故事,其实也可以这么讲:一个手无寸铁的年轻人,内心深处的烛火是经过怎样的因缘际会,最终在漫长的日子里被点燃?而他又是如何藉由这火苗照见外界与自我?
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故事里找到一点力量。
小标题
01:25 “梁导”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02:31 一直在点头的老师
04:16 “小镇做题家”的文艺复兴之路
06:15那些小西天周四的晚上
09:30有些课没有实用价值,但很有价值
14:54 “影视人类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18:59一个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案例
27:06用人类学的方法拍纪录片或许很奢侈
33:47 “纪录片审美”不应该成为削足适履的履
36:41十年过去,我在体验一种很新的师生关系
42:32新花样那么多,传统的电影拉片训练还值得做吗?
43:47 “希望我们的同学不分男女,都具备睡到老百姓家炕头上的能力”
53:47生活中的人类学视角:看见活人
57:46影视人类学入门可以看什么?
59:39 “破障”与“照见”
提到的书·影·音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循环日报》,王韬
纪录片《一张宣纸》,梁君健/雷建军
纪录片《聊可自娱》,魏明全
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美]罗伯特·弗拉哈迪
纪录片《我是一个黑人》,[法]让·鲁什
纪录片《美洲豹》,[法]让·鲁什
幕后制作
责编:杨钧杰
剪辑:张丁萱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人文清华》播客是我们与大家交流的另一个窗口,会完整呈现我们对清华著名学者的长篇访谈。2023年,本播客特别开设“清华大课间”专题,和清华新一代宝藏老师对话,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学术志趣、成长经历和社会关怀,展现清华新学人的所思所想所关切。
这档播客将每周四在喜马拉雅、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等各大播客平台更新,欢迎关注。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