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软件定义汽车的观念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大家好,欢迎收听盖世汽车“C Talk”栏目。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蔡书红
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软件定义汽车的观念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不同于以往的硬件驱动,软件已然发展为控制汽车功能和提升驾乘体验的“灵魂性”因素,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预期,同时也会颠覆行业的商业模式。
对于软件的发展趋势,易特驰全球总裁Thomas Irawan博士在盖世汽车最新一期C Talk高端系列访谈中表示,“总体而言,我认为趋势是非常积极的,会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真正关注软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尝试开发更方便、更安全的功能,真正朝着软件定义的汽车发展,进而将真正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Irawan认为,软件在汽车里的占比将大幅增长,有望从2013年的10%左右增长至60%。这不仅意味着单车软件价值的大幅提升,也预示着整个汽车软件市场将持续扩大。
为了充分抓住软件市场的巨大潜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易特驰及其母公司博世集团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2021年年底,博世宣布将在易特驰的统筹下研发并销售通用型汽车的基础软件、中间件、云服务以及研发工具。随后,易特驰宣布了公司的新定位,即全面面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服务提供商,以赋能未来汽车软件。
据悉,此次整合已经于2022年年中完成。整合后,易特驰的业务范围覆盖六大板块,分别是软件开发解决方案、车用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数据采集和处理解决方案、网络安全以及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够使客户在车辆内部或外部创建最佳的软件和体验。
事实证明,此次转型卓有成效。Irawan透露,“通过重新调整组织和产品组合,我们取得了非常快速的进展。从数据来看,我们在年初员工人数已经翻倍。现在,我们拥有全新的软件开发团队,可以充分利用许多协同效应,并在汽车行业拥有30多年的经验。”
在中国市场,易特驰也有着不俗的表现。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易特驰也成功跑赢大盘。Irawan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而易特驰的涨幅比中国市场还要高出几个百分点。”即使是在非常困难的新冠疫情期间,易特驰的中国团队依然超额完成了目标。
Irawan指出,易特驰之所以在中国持续增长,是因为其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仅满足所有的新法规,而且还能够满足客户对于基础软件的需求。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易特驰拥有全球化的解决方案和全球化的人才库,各区域市场可以优势互补,并且能够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因地制宜做调整。未来,易特驰计划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开展更多的业务。
此外,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和中国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使得部分创新性技术率先在中国实现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易特驰也会利用中国本地的驱动力,根据需求情况提供全球化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我们可以非常灵活地利用在中国的能力、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为中国本土甚至是全球市场进行研发,或仅仅是“在中国为中国”,因为更快速。这也是我们战略之一。毋庸置疑,易特驰中国业务和中国市场将越来越重要。”Irawan总结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C Talk”视频号,或点击▶易特驰:中国市场将越来越重要 观看视频。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