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21分钟
播放:
345
发布:
1年前
简介...
这一期我们通过一些所谓的“劣迹艺术家”(比如金基德)出发,通过回顾布封的“风格即人”与中国的“人品即作品”这两个观点,简单聊一下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关系。
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
主播:
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艺术概论碰巧考了140+的i人。
本期关键时间线:
00:03 开场故事:2018年对金基德的“审判”
02:06 布封“风格即人”
06:25 中国“人品即作品”
13:50 两种观念的比较
14:06 如何面对所谓的“劣迹艺术家”?
20:25 片尾曲《Fade Out》(姜垠一)(金基德电影《弓》配乐)
联系我们:
微信:yitudengdeng
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很多艺术概论干货!)
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 可以找我闲扯)
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很多艺术概论干货!)
——谢谢大家——
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
主播:
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艺术概论碰巧考了140+的i人。
本期关键时间线:
00:03 开场故事:2018年对金基德的“审判”
02:06 布封“风格即人”
06:25 中国“人品即作品”
13:50 两种观念的比较
14:06 如何面对所谓的“劣迹艺术家”?
20:25 片尾曲《Fade Out》(姜垠一)(金基德电影《弓》配乐)
联系我们:
微信:yitudengdeng
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很多艺术概论干货!)
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 可以找我闲扯)
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很多艺术概论干货!)
——谢谢大家——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rainlover
8个月前
山西
0
再听亿遍
rainlover
8个月前
山西
0
人生朝露 艺术千秋
rainlover
8个月前
山西
0
😵😵老师老师!我在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读到叶變对于诗品与人品的思考,其实已经有了进步:“艺术批评的一条原则,就是要着眼于审美意象的真实性,着眼于作品所体现的人生感与历史感,反对抓住片语只字攻瑕索疵的庸俗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