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03分钟
播放:
370
发布:
2年前
简介...
仿佛是突然有一天,作为女性的我们就拥有了“女性视角”。
这个视角一旦获得,就不会再失去,仿佛“觉醒”一般,带着女性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获得了很多力量,也更敏感于作为女性共同体经历的伤痛。
在《始于极限》中,上野千鹤子老师这样写道:
「女性运动形成的条件就是“我们女性”这一集体身份认知的确立。这种认知完全可以在想象的层面上与素昧谋面的陌生人一同构建。」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会探讨获得女性视角的个体经验,以及我们的收获与感受。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体验,欢迎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故事。
BGM - 来自《我的天才女友》
这个视角一旦获得,就不会再失去,仿佛“觉醒”一般,带着女性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获得了很多力量,也更敏感于作为女性共同体经历的伤痛。
在《始于极限》中,上野千鹤子老师这样写道:
「女性运动形成的条件就是“我们女性”这一集体身份认知的确立。这种认知完全可以在想象的层面上与素昧谋面的陌生人一同构建。」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会探讨获得女性视角的个体经验,以及我们的收获与感受。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体验,欢迎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故事。
BGM -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Vanavo
2年前
比利时
3
真好,谢谢你们的分享。
最近刚刚看完《开场:女性学者访谈》,她们走过的路正是我尝试要走的路,真的有感觉到被激励

Alfg
2年前
上海
3
生在一个父权制家庭男孩,发现母亲在压迫多年后也希望我变成父权利益既得者,到很多年后也在我成婚后告诫我男性该如何。柔弱,敏感,优柔寡断在我成长很长时间变成变成一种难以启齿的性格特质,在看红楼梦和绝望主妇时也会被“真正的男性”揶揄,到很多很多年后我才更为自信正视这种“中性”特征。关于为何男性在女性声浪中失语这个问题,我个人的心理是恐惧,要知道关于女性权力的讨论,这些年最多的是和我母亲,我任何言语会被她否决和看做没出息,她努力教育我要在婚姻中夺权,以至今我还没能说服她

月亮味芋圆
1年前
福建
0
这一期真的太棒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不是那么的孤独,原来不是只有自己被这些女性主义里的迷茫而困惑,原来不是只有自己走过这些想法的弯路。几乎每隔一分钟就想给当下的对话内容画高光线,好可惜没有找到文字版。
更小丸子
1年前
江苏
0
听这期播客想起来近一年有一件事的心态转变:
之前在读大学时考驾照是父母劝自己去考的,其实自己当时有一点抗拒心理。
第一是因为当下自己出门独自开车的机会比较少,第二是有一种自己不会那么就不会轮到自己去承担这个开车的任务,就会更轻松。
突然发觉这与主持人说的那个自己以往十分认同但现在看来其实是一个厌女且落后的观念很类似:很长时间认为当女生比当男生好,因为当女孩可以少承担很多责任,比如说不用买房,只要嫁一个有房子的人;比如女生不用学很难很累的学科,学一个轻松稳定的专业就好了。
但其实这样的观点,这样轻松的选择,能力的缺失,会让自己处于权利的低位,话语权的下位。
在前一年我还在羡慕朋友的男朋友可以带她出去自驾旅游,但我现在对于这种事已经完全无感甚至觉得当初的自己可笑。
我现在更想要的是掌控感,是自己能独自自驾出去旅游的能力。
顺便想知道主播们的女性主义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