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柴米油盐诗酒花,这是由照见合作社推出的一档播客栏目;意图通过对话诠释日常,建立连接认知自己与世界。在这里,我们带着温度找寻力量,轻松自在诠释深刻。希望我们“日常陪伴,照见彼此”。
「照见合作社」是由女性发起,主张“日常即修行”的场景分享类社区。
社区主张
“日常中发生,关系中觉察,无需做决定”
本期关键词:创作、美、故土文化、内在自我、宇宙
本期聊友:北北 & Yuan
本期音乐:
坂本龙一 - Rain
坂本龙一 - 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Main Theme
播客收听提示:
-艺术和普通人的关系
-艺术家真的都只靠灵感创作吗?
-人对美的认知是内心成长的需求
-故土文化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对外走远,对内走深
-“艺术是我去宇宙的时空隧道”

艺术作品之于普通人的意义
对外走远,对内走深;远行也是寻找更大的故乡,和古今中外的更多先辈相遇,通过他们寻找共同的远方,宇宙的永恒之乡!
—蔡国强
欣赏任何创作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的阅读;把对作者或作品的了解作为一种补充,帮助自己更深入地去感受眼前的艺术,聚焦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感受,找到深藏于每个人基因里对美最原始的渴望和震动。时常在展览中看到一些看不太懂的艺术作品,这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艺术有多高深或者普通人的造诣有多浅薄;我们只需对可以产生共鸣的作品,报以好奇心,感受它们的美好。
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夜光杯;看展也不是卖弄风花雪月的生活姿态。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中艺术的角色”,这是一个从获取到给予,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体验。
我们生活在一个平行空间里,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受限去看看创作者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诠释这个世界,恰好能填补我们经历的不足。
不管我们周围的人事物如何来来去去,这都是一段旅程;旅程中的互动体验都是内心的幻化。拨开感受的迷雾,露出来的就是“我”与内心的真实关系。停留在那副击中你的艺术作品面前,多跟它待一会儿,你也就更深入地回到了内在自我。
这样理解艺术和作品,它又何尝不是一面疗愈和陪伴的镜子呢?
艺术家也是科学家
艺术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是感性与情感的表达,似乎很难看出内在的逻辑与理性。这次的“远行与归来”蔡国强艺术展使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充沛的情感融合呈现在一副作品中需要的缜密思考。
莫奈对光影的观察、伦勃朗对颜料和质感的实验,开启了视觉文化革命,蕴藏了艺术家忠于表达,探索更大可能性的缜密思维。尽管未能借助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但艺术的精神早已开始根植于寻找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平衡将画家本人、自然、时间和整个人生经验交织在一起,使得作品本身有了叙述故事的生命力。
蔡国强在作品中使用的其中一种技术“像素爆破”,就是运用插入了电脑芯片的礼花弹把颜料打到天上去,以此控制礼花爆破的时间和绽放形式。艺术的表达形式和可能性在他的作品中被现代科技大大地加持。
所有艺术都是既领先于时代,又迎合时代的,在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表达需要情感和技巧的平衡。如此,感性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作品本身因此有了说话的能力。
用可见的方式呈现看不见的力量
开放和专心才能通神,神脉带来人脉。看起来说的话很大,但致力与看不见的力量交流、追求自然自在的佳境,没有封闭的民族主义和盲目的优越感,就是“大”。
—蔡国强
“表达敬仰还是与他竞争?是表达攻击还是爱?”这两点是蔡国强对他敬仰的艺术家的看法,也让我们看到包含在其中他对于故土文化中“权威”的思考。
活跃于世界舞台的蔡国强,携带的仍然是从家乡那里体会到对“生命”和“看不见的世界”敬畏的宇宙观。他一直努力地在寻找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使其成为他表达自己宇宙观的方式。
来自泉州的他,自幼就浸染在“相信看不见的力量”的文化中;奶奶和父亲的关系对蔡国强有着很深的影响,奶奶在家族中顶梁柱的形象掩盖了本应承担责任的父亲。在蔡国强眼中,用工资换取书本,无法养家的父亲虽然选择避世,但那是另一种勇敢和真实。面对自己的摇摆和挣扎,这就是人性最真实的力量。不同于父亲的是,他选择了对外破坏的方式连接自己与家族。
从父亲留给他满屋子的书本里、在日本学习宇宙物理学的过程中,他一步步找到钥匙,追寻用可见的方式去呈现看不见的力量;通过宇宙能量的角度去解读世界、用最有冲击的视觉观感让我们看见了爱和敬仰。
2015年6月15日凌晨,蔡国强在家乡的惠屿岛上点燃一根火柴,延宕了二十多年的作品《天梯》终于在泉州上空绽放,大约40天后,奶奶便与世长辞。从小被奶奶认定会成为很棒的艺术家的蔡国强,完成了与原生家族的和解。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将地球上任意一个角落获得过世俗成就的名字放在宇宙的浩瀚无限中,都只是一个普通人。讨论这些看不见的力量很虚无,因为世俗世界是用看得见的“二元对立”确立个体的存在;但它又同时是很现实的一个课题。因为在地球的旅程,只是众多平行空间中的一个维度。无法与更高维度的力量建立连接,就失去了和真我的连接,这样的存在就像脱离了轨道的行星,漫无目的、虚无缥缈。
“泉州这个城市太信风水也太信看不见的世界,我个人就是从这里出发,所以我的艺术一直都在寻找与看不见的力量之间的关系。60年代,美国的宇航员到了月球。我感到未来我不可能去宇宙,我挺伤心的,但我慢慢理解了艺术是我去宇宙的时空隧道,但做这个梯子不是为了带我去旅游,我期待的是对话和过程。我觉得500米甚至可以穿过云层直抵天堂。”
—蔡国强
Timeline
01:07 看展需要提前做功课吗?
07:50 艺术家真的都只靠灵感创作吗?
11:30 远行与归来作品展带来灵魂冲击
13:54 故土文化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22:43 创作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展现
24:12 人对美的认知是内心成长的需求
27:17 创造力也存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基因里
30:12 找到展览里击中你的那副艺术作品
42:12 “对外走远,对内走深”
46:22 艺术家透过作品诠释其对哲学的思考
以上,祝收听愉快。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