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谢谢你看到「照见合作社」,这是一个由女性发起的社区。通过文字和声音,我们尝试理解自我和他者;建立社群,我们得以日常陪伴,照见彼此。


「柴米油盐诗酒花」是我们推出的第一个播客栏目,用场景对话的方式分享不同人眼中各色的世界;从同样性中体会不同,从多样性中感知相同。


我们,用温度寻找力量;用自在诠释深刻

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很重要

希望,与努力生活的每个人相遇


本期关键词创造力、跨文化交流、独特性、辩证

本期聊友:April & Yuan & Chongjin

本期音乐:

Cody Fry - Photograph

Cody Fry - Underground



播客收听提示:


-在荷兰,我开始学会做自己

-“诗和远方”只有在“眼前的苟且”衬托下才令人向往

-价值绑架vs自我驱动

-强调个体,是西方文化和价值的根基

-设计和商业紧密连接

-创造力带来良性的社会进步

-西方眼光下的“东方世界”是怎样的?


这一期播客是在春节期间用网络连线完成的。因此,我们与远在荷兰的嘉宾Chongjin从春节和文化符号开启了本期播客的话题。


Chongjin来自埃因霍温设计学院(DAE)。学习设计的她对于个性和创造力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要过于拘泥于创作的独创性,因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凭空创造”。


即使灵光乍现的一个想法也是有迹可循的。


这并不是鼓励抄袭,相反,她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如何看待自己的价值十分重要。从复制粘贴升华到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符号,可以将作品变成“我思故我在”的证明。


从西方商业社会传入中国的“设计”,是否被误解?而设计的本质又是什么?


在Chongjin看来,DAE教给她的是更多地把“对人的关注”从商业手中抢夺回来。用跨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能力,由误解开始入手,思考如何设计出适用于中国社会的交流方式,让不具有艺术专业知识的人也可以参与到艺术和设计当中,引发大众的思考。


从小在国内接受传统教育的Chongjin去到荷兰以后,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设计系留学生。这样的身份转换迫使她重新去思考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更倾向于享受食物?而荷兰人为什么对怎么吃得好、吃得爽,如此不热忱?”


哪怕是通过思考不同饮食文化的差异,她也敏锐地洞悉出不同文化背后的价值观。中国人对食物的理解不仅满足了味觉,还饱含厚重的情感;而荷兰社会的加尔文宗教背景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朴实而有效率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系。


中国社会价值观不断给我们提供参考的榜样和标准,让我们可以不用给自己动力,就能被现实推着往前走。而在西方的社会环境下,眼前的苟且直接与憧憬的“诗与远方”划上了等号。Chongjin发现,“现实不允许做什么”的执着和叛逆全都变成了当下,西方社会部提供模仿的榜样,“诗和远方”的光环消失了。


更“难”的生活方式使她不得不通过探索自我,找到内心的驱动和真实的热爱,才能生存下去。


这也给了她重新看待自己,认同自己本来样子的机会。和原生文化隔开一段距离,让她可以更辩证地看待文化间的差异,并尝试用学习到的设计语言去接纳自我,表达自我。


Timeline


00:02:10  拉开与原生文化的距离,能更好地了解它

00:04:53  舒适消失后,洞悉出文化间的根本差异 

00:29:34  对比中,更能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00:15:58  在荷兰,我变得更认同自己本来的样子 

00:22:45  荷兰文化下的自我驱动力从哪里来?

00:26:12  设计的本质是关于人

00:33:04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思考和出路是什么?

00:46:07  我在DAE得到的魔法棒是什么?

00:49:47  思辨型展览的欠缺让大多数展览索然无味

00:57:30  因材施教对社会良性发展的影响在哪里?

01:06:41  创造力帮人找到存在的价值


以上,祝收听愉快。



主播...
照见合作社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