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
游乐场 生长 允许 共时性不确定性恐惧圈圈活动
本期音乐:JoséGonzález,TheodoreShapiro-Time&Life
Lontanius,singularbalance-Alive
播客收听提示:
-看到/承认/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一切的开始
-不必总是正确,接受所有波动
-允许自己的“做不到”
-在细微的生活层面里捕捉神迹
Timeline:
03:23宇宙的共时性轻轻地推着我往前走
08:03对不确定性充满期待
11:40把地球看成游乐场,人生也轻松很多
16:50过多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会忘记自己已经拥有很多
22:17不喜欢规则的“我”如何在地球这个游乐场玩耍
27:27允许是接纳和臣服的同义词,也带来轻松的生长
祝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丨Garlic
过期程序员/厨师未遂/预备舞者/待定艺术家
不正经翻译/占星小青鸟/身心整合玩家数字游民/跨界共创者/宇宙探险家
淋漓尽致地去玩,每一次经验的融合,都会具身为我们独有的庙宇。我们很渺小,而正因为渺小,所以我们无边无界。
开心在这次自我介绍里贴上了林总的新标签,接受生命的韵律,当下即天赋,当下即永恒。
公众号丨GarlicJam
小红书丨Garlic7
这期播客其实是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坐在车里隔空录制的。我与Garlic,并没有一个确切想要聊的主题,所以,我们放下提纲,怀揣着爱,让随时随地生发的灵感指引着我们完成了录制。
那个当下的我,感受着车窗外的阳光明媚和春风得意;更因为没有任何计划的随心流动,整个过程我都被一股轻松充盈,流动自在的情感滋养。
一直晃到六月,这期间我并没有完成任何新播客的录制,甚至连本期录好的音频也一直放在我的硬盘里,无心剪辑;过去的
三个月里,我们也没有过多地去讨论毫无进展的缘由。
看似什么也没完成的春天,我们的生命依然在生长;「放下」和「清理」反倒成为这个春天生发出的最大礼物:一种信任、松弛、允许的生命力;一种身心合一,无条件享受“其中”的乐趣。
我把这些生长都看作,宇宙为了支持我们进入下一阶段旅程,所做的“力量练习”。
由内生长出的力量让我坚信,并不需要通过“做更多事”给自己的人生加成;相反,换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把地球看作一个游乐场,把此生当作一次旅行;接下来要做的,只不过是从我与生命的共舞中获得乐趣、喜悦和魔力,玩好这趟地球之旅。
在我成年后的前十年,我把时间精力都花在了玩儿这件事上。
那时候,我幸运地跳出了办公空间,在航空业工作的十年正好是我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十年。
我按部就班地出勤工作、用公司的福利满世界游玩,我稚嫩地以为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当进入中年,我遇到事业宕机,还得兼顾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时,我又用之前这段美好的时光批判自己的不上进,不努力,没有未雨绸缪,为自己规划好三十岁后的人生。
直到进入“内观自我”这个打破重建的新旅程,我才确认,过去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努力和计划,并不能保证我在地球这个游乐场里刷完全场,因为我们来玩儿的目的是找寻真正能带给自己快乐的那些事物。经历,恰好让我们有了试错反馈的机会,让真实自我的需求和热情可以逐渐被自己知晓。
我找到的是,通过创作将自己的思想存档。
“
「对自己是谁产生困惑做什么都没有方向」的至暗时刻,每个人大概都会经历,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去思考,到底如何成为好的“游戏玩家”。
”
我和同样热衷于“玩”的Garlic,在聊到如何玩儿好地球这个游乐场的时候,她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
Garlic的本职是软件工程师,因为向内探索的兴趣使然,在做circling(圈圈活动)带领者,同时还为另外一个公众号万物爱人(不要努力要开心,自然就有灵感和生产力)做编辑。
从冈仁波齐转山完回到公司的她,开始想要和熟悉的生活告别;即使同事和朋友依然像以前一样温暖和支持,整个人却感到生理上巨大的不适。比如,在圈圈活动的时候,在安全的场域里面对着朋友,止不住全程流泪,完全无法开口说话;在想要离开和对未知恐惧中徘徊拉扯。
在这之后的每一天,哪怕是翻开一本书,她都能看到“辞职”这一个关键词。
某个感到窒息,溜出办公室,喝杯咖啡的工作日,Garlic在咖啡馆里碰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生。听从了自己内心强烈的声音,她鼓足勇气向对方表达自己想要聊聊的愿望。没想到十句话内,这个女生就告诉她,自己上午刚刚辞职。
“这些玄妙的宇宙共时性潜藏在每天细微的生活里,轻而有力地推着我往前走。”
第二天Garlic做好准备,向公司提出辞职。出乎意料的是,HR在了解她想要休息的想法后,并没有接受她的辞职,反而给出了三个月的假。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她离开了生活的大城市,去到大理;在那里的所遇所感,更加深了她对人生多重可能性的期待。
原来,对失业后未知的恐惧,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可能,我们在经历过困境和低谷后,依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但,在这个尝试从背对转而面对“恐惧”的过程里,哪怕一点点的转身,都能让我们放下思维的惯性,意识到好和坏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最坏能有多坏呢?
在剪辑完片头的某一天,我点开Garlic最新一期公众号文字(Fragment|碎片),想到了一句话“所种皆有所得”。
这一天,刚好是“芒种”—中国人收割小麦的节气。
公众号丨照见合作社
由女性发起,主张“在都市中修行”的分享类社群。
通过文字和声音,理解自我和他者,在社群中日常陪伴,照见彼此。
播客栏目|柴米油盐诗酒花 & 宇宙般若
「柴米油盐诗酒花」以每个人为镜,照见自我
「宇宙般若」听懂宇宙的语言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