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
相遇哲学,应激,内耗,搞定,Don't Know Mind,正念
本期音乐:
-Wünscheaniela Andrade-Birds
-Anthony Lazaro-Moonlight
-Alina Baraz-Take It Home
-Emilie Mover-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播客收听提示:
-马修是我的灵修,它打开了我的新世界
-没有答案的时候,你感到恐惧吗?
-生活中遇到无解的事情是好的
-自我意识和互相尊重
-你以为的爱就是爱吗?
-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让自己开启“don't know”mind
Timeline:
02:08 狗狗有着自我意识和各自的性格
18:10 和马修的相处让我对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35:36 每个人都看重关系,但为什么又回避关系呢?
41:35 任何关系,都是推己及人,反求诸己的“照镜子”
祝收听愉快!
本期嘉宾丨大热门Lily
脑子还可以,永远很好奇,身心灵整合中
曾经的某一线城市70后外企白骨精
平平无奇,却也经常自我陶醉
上学、求职、老公、小孩都一一顺利打勾完成
工作到第20个年头突然开始厌倦以上人设
帮助所有需要意义活着的个体、团队和组织找到——“为什么”
现代正念体系习练者,践行活出5倍宽的人生
过了暑假,Lily在时间和家庭责任上自由了许多。作为同款妈妈,我很懂得那种“女儿终于要离家上大学”的喜乐。但她告诉我,自己时间又不够用了,原因是家里来了一只领养的大狗——马修。
马修的到来既是意外,也是礼物。
只是,Lily没想到狗可比小朋友难养多了。它不能像孩子一样用语言和人沟通,但又有着自我意识,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模式和套路。在妈妈们眼里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让它干嘛,它偏不干嘛。”
Lily说,在过往的生活中,马修算是第二个让她感到“无解”的生命。
第一个,是她女儿。
在女儿的劝说下,Lily打消了送走马修的想法;把“无解”摆在桌面上,慢慢摊开,让自己看到自己的“盲区”与“限制”。
“不知道就不知道;不知道就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知道。”
在看了很多养狗的视频以后,她真切地进入和马修的互动中,尝试去理解狗狗的逻辑。
原来,马修完全不知道自己乱尿的时候,是在“给别人添麻烦”。它只是还没真正融入这个新环境,不知道如何划分自己的领地。
马修并不是奶狗,领养之前遭受了很多不友善的对待。和它朝夕相伴,连睡觉都在一个屋子以后,它明显感到更安全了。获得安全感的马修减少了很多应激的行为。
生活中,这是常常遇到的事:只因为看到一片混乱,我们可能就感到失控、焦虑,甚至情绪大爆发。
越陷入自己的情绪漩涡,就越难看见关系中对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英文里经常会出现一个词“fix”,这个词的本意是修复、更正。Lily更喜欢把fix翻译成搞定。
“搞定”,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对待ta人,对待外物,对待世界的方式。(�“认识我的大多数人都觉得我没有脾气” 里提到的“解决问题”模式也很类似。)
为了自以为的生存需要,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周围的一切——其他人,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这个主体,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的客体。而“我”只是利用那个客体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和欲求。
客体,沦为了工具。
这也是很多宠物的现实处境。因为可爱的样子,疗愈的特质,高贵的血统,它们被人当做了工具狗、工具猫......
在这样的联结中,人和宠物是分离的,互相也感觉不到对方的全然存在。
这种把ta者当作工具的“我-它”关系,看似简单高效,不粘腻,少付出,多获取,实际却埋下巨大隐患。
习惯这种关系模式的我们,会出于自己的利益和欲望需求,决定如何对待万事万物,“我”以外的其他人。长此以往,简单高效的“搞定”原则让我们失了本心,消磨了爱的能力,很难体验到情感的满足。
甚至,以为自己再也不需要真实的关系。
小动物和小孩子永远是那个能让我们心安、傻乐、忘情蹦跳、为之一振的生命个体。ta们纯然,真实,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好与不好,毫不在意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ta们的眼里只有你。
这是另外一种关系,“我-你”关系的呈现;哲学家马丁布伯在自己的巨著《我与你》中提出了“相遇哲学”。
他形容“我-你”关系是带着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这种相遇是全身心、毫无隐藏、真诚的交流。
正是这样的真实相遇,让我们不带任何企图,敞开心扉。这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治愈,它可以治愈物欲横流,以及由此带来的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让我们在生活之中,却活在了生活之上。
原来,这才是我们被小孩子和小动物治愈的真相。
本期播客我们从马修给Lily带来的困惑,聊到自我意识,聊到关系。其实就是想要一起探讨,当生活中碰上“无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于那些我们很看重的人事物,那些拿不起放不下的关系,我们如何用全然的投入去和ta们相遇的?
生活中的一切到来既是意外,也是礼物。
---
价值呈现于关系,
呈现于“我”与宇宙中其他在者的关系。
关系乃精神性之家。
唯有关系能把人引入崇高的神性世界,人于关系中实现了超越!
马丁 布伯|《我与你》
公众号丨照见合作社
由女性发起,主张“在都市中修行”的分享类社群。
通过文字和声音,理解自我和他者,在社群中日常陪伴,照见彼此。
播客栏目|
柴米油盐诗酒花|以每个人为镜,照见自我
宇宙般若|听懂宇宙的语言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