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潮湿的“黄梅天”,我们能够为自己的健康做些什么?
“入梅”后,持续的降雨以及闷热的天气,不仅让人浑身“黏糊糊”,还总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给健康带来很多隐患。那么,在这段多湿多雨的时间,我们能够为自己的健康做些什么呢?
梅雨季节,随着气温的上升和湿度的增加,人们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皮肤健康的挑战,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真菌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体癣、股癣、花斑癣、手足癣等。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边缘清晰,中央趋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或瘙痒感。针对此类感染,可外用抗真菌药膏或喷雾,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严重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平日要勤换衣物,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潮湿环境。避免共用毛巾、鞋袜,以防交叉感染。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洗并晾晒个人用品。避免过度抓挠,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为虫咬皮炎,是由于昆虫叮咬或其唾液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肿、丘疹或水疱,常伴剧烈瘙痒,有时中心可见小小的咬痕。使用含有止痒成分的药膏局部治疗,如无极膏等,减轻瘙痒和炎症。若瘙痒难忍,可口服抗组胺药抗过敏治疗,如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水冲洗叮咬部位,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瘙痒。
梅雨季节的皮肤病防治,重在预防与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用药,同时注意环境的清洁与干燥,可以有效降低这些皮肤问题的发生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自行处理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梅雨季节,对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阿姨伯伯们,可能又要焦虑了,关节肿胀和疼痛也会因为这个“湿哒哒”的日子加重。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较多见。肥胖、从事重体力活、过度运动、不当的锻炼、年龄增长、遗传等,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骨关节炎可以发生在全身多关节,在我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最常见。
关节炎病人由于病变组织不能及时随天气变化排出细胞中的液体,致使病变部位的细胞压力比周围的正常组织高,就会引起病变部位的压胀和酸痛。这种在天气变化之前患者就有不适应反应的现象叫作“前驱症状”。这也就是关节炎病人能预知天气变化的秘密所在。天气变化时,更合理的应对策略应该是:
1.注意保暖、及时加衣服。
2.佩戴护具,护膝保护膝关节,手套保护手指关节等。
3.适量活动,局部热敷,使关节局部血流增加,缓解疼痛。
4.心态积极一些,疼痛加重是暂时的,机体很快会适应天气的变化,而坏天气容易让人心情不好,糟糕的情绪本身也会加重疼痛的敏感性。
5.如果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增加止痛药物的剂量或联合用药。
6.积极治疗骨关节炎本身。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