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夏季戏水需警惕,安全知识要牢记
暑期到来,涉水活动逐渐增多,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最常见的就是溺水事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防溺水安全知识。
溺水有哪些症状?
溺水是指大量水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如何防范溺水?
1.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
游泳前的热身运动有助于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若水温较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2.注意警示标牌,提高安全意识
在安全区域内游泳,不能在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注意观察水面,有的水体表面看似平缓或静止,水下却有漩涡,一般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及早发现可以尽量避免接近。
3.游泳时掌握技巧
游泳时用鼻子吸气容易引起呛水,尽量用嘴呼吸。
发现溺水者怎么办?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水性不好的人千万不可手拉手进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
2.立即清理溺水者的口、鼻腔内的水及泥沙污物、呕吐物等,取下假牙,松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3.再将溺水者头偏向一侧,进行心肺复苏,在胸外按压的同时,溺水者胃部的积水也自然会流出。
4.现场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