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3分钟
播放:
8,707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是本次江歌案风波的第三期,应该也是最后一期节目,这件事引发这么大的网络争论,有如此多的主张和立场,除了“事实核查”之外,例如刘某到底错误在哪里?也是众说纷纭,那么这么多争议,这么对立的言论,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你怎么知道自己相信的是正确的呢?


不是道理,不是逻辑,而是范型。不是思考,而是看。


今天的内容包括:



  • 判断力与范例的能力

  • 知识分子与专家塌方的时代


大家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维生素E
3年前
89
真相可能只有一个,但是叙事是有无数个的,如果是我来分析的话,我就不会从“我怎么知道我相信的是对的”来分析,相反,我认为应该从“主流话语为什么相信自己是对的”来分析。 为什么这样的叙事是主流,它由谁缝合出来的,又由谁在传播,这个叙事它挑动了哪些“普通人”的爱欲结构,这种叙事为什么会带来的“恐惧症”以及义愤填膺,这个角度来分析可能更有帮助
HD665190z
3年前
32
想听李厚辰对谈沈奕斐🐶
摩尔根的果蝇
3年前
22
法学生表示一脸问号……一上来就明嘲暗讽法学人“装逼”,可你自己说了半天维特根斯坦,不就是在说“一般情形”和“例外”吗? 问题是你有证明刘鑫的情形属于你自己所说的那些“例外”吗?
Rei_Konno
3年前
18
我在道德上不认同刘,也觉得这件事她是有必要从经济和情感上对受害者家属进行补偿,但是互联网的围剿感觉早已超过这个限度了。江妈妈的过激行为我一直看作是她为了给自己找个事情做,为了让自己动起来不去想太多,否则失去独生女这件事会完全压垮她。但是等这件事完全平息下去之后,互联网上的过客还会继续关注她么?
Lovesickgirl
3年前
14
26:10 24:01 up这段理解有一个误会,法定救助义务不仅仅包括职业人员,也包括先行行为导致的救助义务。用哲学思维来推论理解法律问题有点问题。而且我国不是英美法系,而不能讲英美法系的那套逻辑套用在我国的,此外我国是有程序正义的,没有陪审团团并不意味着没有程序救助的方式。
丑奴儿赤壁
3年前
14
经历了多次舆论场的反转,我自己也翻车了多次,现在的我反而不想去争论观点了。不想去参与这个舆论场,可能他正确,可能她正确,我都不care。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我就选择沉默,默默观看,仅仅是观看。
Disby
3年前
14
01:16:59 真惊了,律师这个操作,很卑鄙啊
一千岛
3年前
7
听了讨论这个事情的三期,其实我是理解播主的观点的,站在一个大众未来权益和法律的角度来说是好事,也被普及了正当和道德正确的区别,法律和道德等等。不过这一期我觉得博主举的几个例子还是相对冷漠。可能为了正当性去举。特别是刘某向日本人朋友咨询报警这里,哪怕日本朋友首先询问确定的也是门外的姐姐是否被袭击,刘某则一直在说会不会变成报假警。我觉得听完真的是对刘某这个人有些厌恶。总之希望这个事情的两个人都能开始新生活。也觉得社会里面要存在讨论并且两种声音都有才能算健康
Connor
3年前
6
想听串台
nowlistenwat
3年前
6
主播您好,一些技术上问题,我这三期节目听下来想说的: 对于这类说理式的论述内容而言,本来音频就比文本有劣势:文本可以编辑修改校对,最终呈现清晰的上下文,以整张纸/整个屏幕的形式,但人听音频是进行的,是像看卷轴画卷一样局部局部在看的——因此,就「信息传达的效果」而言,越精准效果就越好。 但您的节目中有一些小的口癖,比如中英文夹杂、比如使用「超级无敌」这样的感叹。这些都是自然而然会有的,但考虑到这三期节目涉及的话题需要一番工夫才能说到位说透,这类口癖或许会是一些打断。 不过,这些问题对我而言不要紧,因为我自己听你节目很久,熟悉你的语言风格,也能摸得准你的思路;但这不代表其他听众也可以;而且我是在工作时候听的,我的工作有较多的机械重复,所以可以集中注意力,也几乎不会被打断,但不是每个听众都这样。 所以,如果可能,这类说理节目是否先有一份相对精准的文字稿,作为录制时候的底本,录制的效果会更好?想象如果是我自己来做这样的论述,那我必定会先做一份文字稿,在文字稿上推敲通顺,包括具体的用词、各处的节奏等,完成这一步才开机录制。但也许这样过一遍之后节目就会很像念稿,反而更让人关掉了?我不知道,我毕竟没做过播客,也只能想当然地提建议,而且多这么一道工序是否工作量又增加了?花的成本时间也会多出很多? 就这么个建议。 三期节目很棒。
CHbh
3年前
5
50:57 “不顾一切”让你解读成 三岁孩子要糖吃了,厉害!你也是挺有意思的!
Lovesickgirl
3年前
4
40:48 1、具有救助义务2、有救助能力3、没有实施救助 ,没有满足条件2并不影响条件1的满足。
Garlica
3年前
4
真心佩服小李老师的气度和耐心,逐条逐条去回复。换我天天这样大量的负面评论,我早炸了。
喀秋莎
3年前
4
1:01:14 我觉得主播分析问题调理清晰观点也客观,可是主播用词很让人窝火,摊上这么一个人,摊上江歌吗?没有江歌可能她早就死了,没有她江歌也不会死,毕竟有一定因果关系,不能按山洪暴发交通事故这种意外死亡的来算好不好。有些播客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播显然站法律完全无关道德这一边。老实讲,主播要注意一下您的用词哦,摊上这么一个主这话说的让人觉得刘鑫第一冷血,你比她更甚
Lovesickgirl
3年前
3
43:24 刘某锁门了证明出她将江某置于了危险中。
soleados
3年前
2
之前关于《哲学研究》的节目差不多都听了,感到维氏后期所推崇的“范例”和“综观”可以用来很好地理解海洋法系的合理性,这期special里小李老师举的反例让“普通人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很能信服,也让某些fa lü权威对一些fa lü条文、法言法语的操纵体现出的不专业显而易见。加上黄律师竟然能剪辑证词来做视频,这次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大环境的荒谬。唉不知道这个判决还有没有反转的机会
HD937186z
3年前
2
12:11 律师可以要求被辩护人不说,但不允许撒谎,否则就不是道德义务,而是违法了。我猜日本律师不会犯这样的错。至于证人,可以放弃作证,但亦不允许撒谎。既然要讨论,就把事实罗列清楚,然后找逻辑,而不是诛心或想当然。被网暴亦不是攻击别人的借口,你不能要求一部分人体面,而让卑鄙者肆意放弃义务,这样就是双标。谈大众的责任,不妨纯讨论案件本身,一个是日本的案件,一个是中国的案件,分开谈为好。至于说次生灾害,那是你认为的还是实际事实?我认为,多讨论才会让大家搞清楚义务和责任,个人权利的边界,这是好事,不能一个人铁口直断,那和毒菜有什么区别?
wangsmaster
3年前
2
05:37 江歌被杀的刑事事件很明晰么?因为刘鑫和陈世峰模糊的证词和很多谎言,导致刘鑫在江歌的死亡的责任界定并不明晰。日本法院做出了裁定,不等于这个事件是明晰的。
青木木
3年前
2
01:18:26 听到这里了,还专门去找了那个十二分钟的视频,视频说的是“在两次报警间隔间咨询法律风险”,剪辑音频也不影响这个观点啊,也没有说咨询的是“关门问题的法律风险”啊,先加入某个不存在的内容再否定这个内容就好奇怪,这段论述的重点我觉得是“在江歌遇到现实人身紧迫危险的时候,刘鑫仅在一门之隔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自己非紧迫的法律风险,这种漠视存在很大的道德问题”而重点不在于她咨询的风险是什么……包括前一期,确实刘鑫是被舆论裹挟着做出了这些行为,但是确实是她自己做的呀,我觉得不存在“我们也不会做得比她更好”。 就江歌案而言,我一直觉得刘鑫在事发以前存在处理瑕疵,但是是可以被理解和体谅的瑕疵,而事发后所谓“被媒体和舆论裹挟”的各种行为是的确存在各种非常严重的问题的。不过也感谢让我听到了一些我没想到的角度吧。
八个梦
3年前
0
46:44 对于这段,我就一个疑问,刘当时怎么不报警对应这个陈的骚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