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4分钟
播放:
7,614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唉,都在节目里了。
今天的内容包括:
02:25: 一个“理中客”的矫情
05:04 理中客背后的东西
08:28 面对89.1%的三种不同信念
09:49 无事实的激情去向何方
15:36 本事件的信念差异
17:55 两个信念,两个模式
21:29 傈僳族婚迁问题
36:02 婚迁的背景
42:32 何谓“讨走”,何谓“拐卖”
01:00:22 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形式
01:01:20 回到信念之差
01:09:44 我们能为信念做些什么呢?
大家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ts_brain
3年前
61
小李老师的观点很像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Paul Bloom在《摆脱共情》里提出的真正能带我们走的更远的是认知共情(我充分了解你的处境和遭遇)而不仅仅是情绪共情(我能感受到你的感受)。
horng
3年前
46
尬捧一下。我觉得小李老师越来越有耐心,脾气越来越好了
404five
3年前
29
小李老师论证的前提是官方发布的内容是真实可信有效的,但事实是四份充满矛盾的公告以及遮遮掩掩的态度让这份公告的真实性打了一个问号。如果可以证实这位可怜的女性是真正的小花梅,那广大都市女性自然能够了解李老师的观点。但失去的公信力和很多被拐城市妇女解救后的自述经历让城市女性更能共情盲山模式也无可厚非。对于这件事小李老师和广大网友最大的分歧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点我更赞同小李老师,系统性的恶不能单靠加重刑罚和监督来解决,还需要给女性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不管是盲山模式还是怒江模式的女性都有处可逃。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最悲哀的是两种模式下,女性都是逃无可逃的。

冷露无声湿桂花
3年前
26
“大家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某戴同学
3年前
24
说一句解释三句,说出了理性内容创作者的无奈

Rei_Konno
3年前
20
我记得之前讨论代孕问题是,很常见的一个说法就是“想象一下如果代孕合法的话,那我们这些城市女性就很可能会沦落成悲惨的孕母”,当时我就跟我朋友说,这话的本质其实很冷漠很自私很精英,只有考虑到事情会发生到自己身上我们才会关心吗?其实没人care那些可怜的代理孕母(尤其是东欧国家的……这次的事件感觉又是相同的一套说法

冷露无声湿桂花
3年前
17
18:14 同意李老师提到的,有一部分人持续关注是因为采用了盲山模式去看待,从而代入自身感受,得出城市女性也有危险的结论。同时您指出,这是一种自私,或者我的理解,傲慢的行为。但目前看来,还有一些人是想要知道事实到底是什么,真相是什么,小花梅到底是谁。然而,截止现在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脉络清晰的说法或者官方通报,这是让包括我在内,我相信还有很多人持续关注的原因。想要了解,真相却求而不得,这可能是热度持续的另一原因。
HD665190z
3年前
14
我感觉缺乏共情越来越成为一种原罪了,共情似乎成了互联网讨论的入场券,只要没表现出共情不进失去参与话题的资格,还有可能被恶意揣测,这种压迫感有时候都蔓延到和朋友的私人领域了

myshkin
3年前
13
平民主义就需要狠狠的批判,每次一有这种事就在搞于廉价的道德正义游戏,靠本能情绪靠喊靠仇视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晓涯
3年前
12
讲究逻辑理客中的李厚辰老师有没有想过,看到同类(或者其他有生命的个体)受到伤害和虐待,人类感同身受体验到痛苦悲伤和愤怒等情绪本身是符合逻辑的、是理性的呢?为什么要预设网络上的情绪主体都是年轻都市女性?为什么要预设这些年轻都市女性发声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害怕自己沦为受害者的处境?舆论场上事实缺乏仅剩情绪声音最大是原因还是结果?事实的发布通道只能来自通报而已知的前四次通报多处自相矛盾,对第五份通报不相信不信任的情绪是因还是果?为追求事实进入当地实地探访的两位年轻都市女性遭遇了什么?此地的首恶是谁?我也不认为是底层娶不上媳妇借钱买疯女人的老光棍。翻转电台这两期节目听下来,我自己的判断是,回避真问题的不是罗翔老师,李厚辰老师倒像是柿子捡软的捏。
周豫才
3年前
8
01:04:44 《跨地拐卖或拐骗——华东五省市流入地个案的新描述》《怒江傈僳族妇女跨省婚姻研究》
迪士尼在逃公主mua
3年前
7
终于等到翻电讲这个了❤️
Stella_Iumo
3年前
7
笑死,老师给出的拐卖这问题太复杂我什么建设性意见都不想提的犬儒理由竟然是:1.女人的父母卖她,2.女人自己卖自己,3.收买者的母亲对她很差,但她对自己更差吖。(而且这些理由都只是他读了一本书,看到里面的案例)(他从没论证与暴力相伴的拐卖和自己卖自己的拐卖数据分布如何)而罗翔一直以来说的不过是:人有尊严,人口买卖没有任何正义性。(罗翔甚至论证过为什么人没有卖自己器官的自由,因为会成为强者对弱者的剥削,高下立判)老师真的打着理性旗号为不义辩护也可以这么清醒脱俗。我们不需要共情但首先不能麻木,工具理性把人变成机器
苏打泡泡
3年前
6
1.事实真相仍未可知,所以只能靠想象正义。
2.今天对正义幻境的渴望实在是太重了,任何一个公共议题其实最后讨论的都是公平正义。
3.不过其实讨论说的不是拐卖问题,不是拐卖或者贩卖,不是为人贩子开脱,拐卖当然是很重很重的罪,讨论的是收买的问题。是已经被拐卖情况下的妇女儿童,此时再被被收买的情况。
4.以领养去代替收买应该是我们所期待的。

Tobi0538
3年前
6
这次标题没有写上热门关键词我觉得比较好一些。虽然很佩服小李老师和舆论正面对决的勇气,但也还是会担心小李老师受伤

Cassie是我
3年前
6
作为女性,听了这期节目,在何为共情这个概念上,有了更开阔的认知
HD867012z
3年前
6
这种强扭的相似性是自私的,也是狭隘的,远离事实的共情是有害的,因为它隐藏了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但现在大家太容易这样想了,因为确实无法想象21世纪还存在这种事(然后会继续无意义的感叹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大小柚子
3年前
6
22:16 哈哈你知道现在做节目有多难吗?因为怕误解,所以说一句要解释三句。于是,越发感谢在当今舆论环境下能输出观点的人,太难了,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鱼丸子头
3年前
6
14:06 不理解主播对城市女孩的批判,诚恳求教:共情的基础就是“如果我是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一样悲伤/愤怒/绝望。想象自己也会落到别的处境,从这一点出发推动改变,怎么不是共情?我们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时候,不是共情吗?共情不来自推己及人吗?

MaDa0
3年前
5
谢谢你打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