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共益资本论的第十三期播客。我们是一个关注公益慈善、社会创新的自媒体。你可以在微信、微博、喜马拉雅上找到我们。
11月22日-23日,连续两年“云端”办会之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CFF)今年终于下决心把会议搬回现实世界。今年的主题是“韧性发展,勇毅前行”。
太不容易了。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是有风向标意义的。她的前身“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CPFF)成立于2008年,那一年,一般被称为“中国公益元年”。自2009年以来,CPFF就开始每年办年会,至今已经十三年。
虽然遇到了许多(甚至当年无法遇见的)困难,发展历程上看,许多成果还是沉淀了下来,有一些机构成长了起来,可作日后行业发展的基石,又谁能说这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呢?
所以“韧性发展”特别重要,要是一帆风顺,一年更比一年好,就没必要提这个口号了。
我们请来了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2年会主创团队,以及年会的发言嘉宾,跟他们探讨一下:他们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的?他们打算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应对当前的难题?他们对“韧性发展”有什么具体的看法?行业内、外部有哪些利好的因素吗?
ps.本期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线上直播平台录制,所以如果在收听过程中如果您听到一些杂音,那是因线上连接质量不佳而出现的,我们现在这里先对您说一声抱歉!
本期嘉宾
黎宇琳 “共益资本论”主理人
邹伟全 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谭红波 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国发展基金会论坛秘书处)主任
俞祖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精选时间轴
3:35 关注乡村女性的绿芽基金会与它的韧性
14:04 用热情与行动凝聚出来的韧性
22:31 长期在公益行业坚守的得与失
27:18 韧性也需要管理?
31:46 社会组织不能只做政府的承包商,而是要发挥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40:49 风险也会反过来提升韧性
47:32 实现更好的发展,要从直视现状和做减法开始
57:10 公益机构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能为提升社会韧性做哪些努力?
1:06:23 破圈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良性互动,并找到合适的保障机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