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1分钟
播放:
1.09万
发布:
3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是我们跨越千年回答韩非子十大哉问的第二期,回答的假设是:所有不对等,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坏的关系,一定成为被惩罚支配的关系。




父母、父亲、师长、老板、领导,人际关系给予我们很大的压力,因此为了解释和解决这些压力。PUA、煤气灯效应、讨好型人格等等心理学概念被用以实现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和解法,不过一个人际关系的问题,怎么会没有一个传统的视角呢?我们来看哪个视角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内容包括:


1 权力关系的广泛


2 单向义务论


3 单向义务的二次攫取


4 心理学解释的物理学倾向


5 PUA解释逻辑的拧吧


6 祛除虚伪,还原利益反而增进权力关系


7 还原情感的情感属性


8 传统中有利于情感运作的部分




希望这期节目对你有所启发。




[ 欢迎在Patreon和爱发电支持翻转电台 ] 


如果你过去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优先推荐使用Patreon,因为其有按月订阅的制度: 


https://www.patreon.com/flipradio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可以在爱发电: https://afdian.net/@flipradio




感谢大家对翻转电台的支持。大家要记得敢于去相信。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IvyAnn
3年前
20
28:18 两层攫取:实际利益的攫取和合法性的攫取。
凯萨
3年前
13
关系虽然很多都不对等,但是双方博弈的过程是动态的,非暴力权力的实施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权力对象的配合和认可,而心理学的解决方法作用对象就是这个认可。举个例子,父母强烈要求孩子相亲结婚,而孩子如果够决绝完全可以抛弃关系远离父母,前提是ta不再认可这种关系的默认规范。同样在公司里也是这样,上级需要依赖下级完成工作,下级是可以通过认知的改变让自己在拒绝上级要求的时候理直气壮,甚至用一些修辞让对方被拒绝后无法反驳。拒绝多几次后,上级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了。因此,说心理学完全不能解决不对等关系里的权力问题,可能还是有些绝对?
DYLAN_
3年前
10
18:24 平等的友谊也难得
拳黄
3年前
9
41:10 太真实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人际关系,哎,希望保持住一点点理想主义
gu子
3年前
6
说得太好了 早就厌烦讨好型人格的公号标题党 啥时候讲讲原生家庭吧 另一大祸害不浅的心理学流行语
Calvinojr
3年前
6
小李老师,给别人当法人这种事还是要谨慎啊。
奋斗在越南
1年前 北京
5
1.心理学的特点:将人简化为抽象的、没有文化背景、特征的人(格),再描述其动机--但现实中究竟是心理学的解释影响更大还是传统文化影响更大?在父母关系里显然是传统 2.韩非子“一切不平等的关系必然是坏的,不可能有真实的尊重、关心,需要欺骗”,用以塑造君臣权力关系--一切关系包括家庭都是君臣关系--(下位者对上位者)单向的权力义务关系;孔子“一切关系都是父子关系(家庭伦理,负责的双向权利-义务)” 3.单向的权力义务关系:家庭中的“孝”、夫妻的“贤”、企业等的“忠”(日本企业)--严格的尊卑位置秩序,权力关系才可以运作 4.为什么?韩非认为:人根本上是逐利的(=人根本上是避免伤害的),因此当人们可以使用奖惩(主要是惩罚)来控制他人时就必然会这么做--有利益稀缺且垄断下,许多人自愿处于下位eg考公、女德班,并接受支配 ——大多数关系都不是平等的(除了友谊之外的几乎所有关系)。但制度性的尊卑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单向义务,使得不平等关系变得糟糕(当然,在韩非看来糟糕才是对的,可以最大化奖惩的有效性) 5.这之下的儒家是虚伪的:上位者不仅要求利益,还要求合理性eg老板的“义气”、丈夫的“遵礼”、父母的“慈”(不同:韩非不认为需要合理性)--二次攫取 6.为什么今天更容易接受心理学的、指向内部的解释:对牛顿力学式理论大厦、原动力的追求,1️⃣将不平等关系的问题简化为动机的问题(“为什么做了不想做的事?不响应动机就好了”),同义反复eg讨好型人格 2️⃣心理学用一个机制解释所有问题件,容易产生twisted阴谋论eg煤气灯、pua--实际上分两层,利益攫取与“为你好”的合理性攫取 7.如何应对: 1️⃣彻底消除情感的“虚伪”,还原为实利关系--恰恰符合了韩非的论述,导致①父母反而更有动机控制子女/强势者控制弱势者 ②结构性因素使得不可能实现平等,只能停留在在造句层面上eg我给你赚钱、你付工资;性别的结构性不平等导致婚姻中的不平等 --“尊重情感劳动”也是一种实利化、算计 2️⃣回归尊重情感:前提是对方也同样尊重情感 --没有根本性的、万能解决方法 8.与西方不同的、尊重感情的基础:重“人情”、重人际关系重的伦理判断、“人缘”的服从效应
好好想想
3年前
4
听完这期,直接爱发电支持了。谢谢小李说出来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事,中国文化中的人情、人伦与人缘。。其实我觉得就是“仁”。
张流影
3年前
3
36:06 我是觉得这得看情感劳动是个什么意义上的概念。 就拿德沃金的三种概念区别来说,如果说认为他是规定意义上的概念,可以和其他劳动来做通约,那确实会出现小李老师所说的问题。 但我觉得这个更多是个诠释意义上的概念,更多的是让我们注意到“情感劳动”的“价值”(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词来描述这些概念,只好给她们加上引号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情感劳动的概念还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至少对第一次在讲座上听到这个概念的我是蛮有冲击的。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群里有个父权制支持者一个劲的问我们:你们女权主义者说不能无视女性的生育价值,那这个价值应该给多少钱彩礼来买断才公平——在他看来只要“生育价值”这个词里有“价值”两个字,那就是可以用金钱来买卖的东西了。但实际上不应该是这么简单通约的。
三套陈
3年前
2
感觉国内不是,君不贤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奈何是要依附,有强制力才片面凸现了单向行为
严肃活泼庆庆姐
2年前 北京
2
无法形容这期播客对我的震撼。 我一直对东亚传统中有毒的部分非常愤怒,但之前那种愤怒是弥散的,是对一个个现象的情绪反应。 这期播客给了我一个解释性很强的框架,对具体观点未必全盘接受,但这可能会开启自己对中国思想史的探索之旅。
YOKO的非遗作坊
2年前
1
阐述得好清晰。像上了一堂东亚人类社会学的课程。
killer198
2年前 河北
1
讲的非常好,但是我有一点不同的想法,就是过于乐观(认为就是要去追求平等)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对此的否认恰恰是对于情感化的拒绝。而且对于西方式人际关系的羡慕也是有意义的,就如法国大革命之前人们只是羡慕英国的三权分立,没觉得自己会搞出一些更新的东西一样。
大小额
2年前 湖北
1
20:42 确实很虚伪化。二次攫取。压迫你还要合理化
大小额
2年前 湖北
1
农村也是男人更好,因为家里啥都给儿子的,而且还要卖女儿,吸女儿的工资给儿子。
大小额
2年前 湖北
1
做一桌好饭菜,然后关心家人的健康等,互相开解等。也都是情感劳动。
大小额
2年前 湖北
1
39:29 不可能任何问题都有技术性的解法。 远离不知礼的人。找不到完美的人际关系存在。
带山
2年前 广东
1
我觉得这期很有帮助,对于如何去应对不平等关系,提出了基于中国古典哲学视角下的解决方法,补充了心理学视角和方法的缺失。
君有匪
2年前 重庆
1
28:48 豁然开朗
我有一个朋友叫Q
1年前 广东
0
43:09 重人情 也没必要到给人当法人的地步吧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