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
“有时月话”栏目将从本次开始每月不定期更新一期,本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有时月话”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话题。
特邀主持:
- 姜俊
姜俊博士是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自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其他美术学院,如上海美术学院、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他作为讲师和研究员职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他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19年被邀请作为Hyundai Blue Prize 2019的初评评委。2020年上海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和科学艺术委员会创始委员。2020年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提名委员兼策展人。2020四川美术学院“1+X——造型艺术学院学术提名展”评委。2021明天雕塑奖初审评委,2021中央美术学院未来艺术家奖初审评委。2021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公共艺术部分策展人。2022 广州艺术三年展委员会成员。
-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现任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光映现场策展人(自2014)、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瑞士 Prix Pictet 摄影节推荐 ,曾担任英国巴比肯国际展览“数字革命” (2014)国际顾问,曾于2015年担任澳大利亚 SymbioticA 机构国际顾问、香港录影太奇顾问。
李振华曾主持编撰艺术家个人出版物《颜磊:我喜欢做的》,《冯梦波:西游记》,《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和《杨福东:离信之雾》。2013年艺术评论以《Text》为书名出版。2015年获得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曾于众多国内外机构担任总评委,其中包括: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2010),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现为M+美术馆希克奖2012),瑞士 Fantoche 动画节(2012),现代汽车 Blue Prize(2018)等。
特邀嘉宾:
- Leslie
95后,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上海库比森画廊合伙人。
主播:
- 许佳琛
本期时间轴:
00:01:20
库比森画廊(Cub_ism_),2020年成立于上海。作为一家完全由90后创立的画廊,库比森坚持实践以“策展性”语言为先的展览理念,探索当代艺术于画廊空间中多视角,跨维度的不同呈现方式,讨论多重复杂语境中的艺术语言。画廊同时也支持青年艺术家的发展与挑战。
库比森坚信艺术作为历史记录、情感表达和学术研究的经验集合,具有影响人类精神文明与社会道德秩序的力量。作为一家关注艺术市场生态系统的专业画廊机构,库比森将竭诚为观众介绍兼具艺术性和投资性的当代艺术作品。
00:03:15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K),首届于2013年5月23日举行,参展阵容亦非常强劲,共有245间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顶级艺廊参展,而作为扎根亚洲的艺术展,当中有约一半来自亚洲地区。
00:03:50
“有时月话”新栏目介绍
00:06:42
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展览之一,在德国卡塞尔每5年举办一次,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及威尼斯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
00:09:45
艺术家颜磊,1965年出生于河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颜磊以独立审视的态度,透过绘画、雕塑、装置、录像、行为等不同媒介,挖掘和揭示艺术体制内部的问题。
00:10:32
威尼斯双年展
开创于1895年,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富盛名的文化组织之一。威尼斯双年展站在研究和推广当代艺术新趋势的最前沿,威尼斯双年展12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机构之一。
00:10:50
威尼斯双年展所代表的不仅是学术的指标,也是商业的风向标。
00:16:07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艺术还能做什么?
00:17:15
卡塞尔文献展2022(Kassel Documenta 2022),展览由印尼艺术家小组ruangrupa策展,他们从印尼农村的“米仓”中获得灵感,形成策展概念,将文献展作为“来自和用于”卡塞尔城市的集体资源,支持当地的艺术实践。不同于大多主流的双年展,ruangrupa成员Farid Rakun表示,他们希望为令人疲惫的观展方式提供一种补药,并暗示“另类创作和体验艺术的方式总是可能的”。
00:21:12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00:22:05
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的一种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地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
00:24:40
艺术家曹斐,1978年出生于广州,现工作及生活在北京。她的影像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
00:24:45
在地系统的构建
00:25:45
艺术家徐冰,1953年生于重庆。中国当代艺术家,现居北京、纽约。其为人所知的大部分作品皆与文字有关,代表作有“天书”、“地书”等。
艺术家蔡国强,1957年生于泉州,他的艺术表现横跨绘画、装置、录像及表演艺术等数种媒材。他以独特的火药绘画创作与一系列室外爆破计划而闻名。
艺术家黄永砯,1954生于厦门。黄永砯是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一员之一。厦门达达(Xiamen Dada group)的创始人,他的作品集多种媒体与文化影响于一身。
艺术家杨诘苍,1956生于佛山。至今生活和工作在海德堡和巴黎。艺术创作涉足水墨、装置、行为、影像艺术等多种形式,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里昂双年展等国际重大展事。
艺术家严培明,1960年生于上海,八十年代他远赴欧洲,现定居巴黎。他以一系列黑色碳熏质感人物肖像享誉艺术界。作品通常尺寸巨大,黑白构图中凸现纹理细腻的质感。
00:29:34
艺术生产、艺术消费的循环过程
00:33:30
上海疫情期间的博览会、私营美术馆发展
00:34:57
95后画廊主在上海开启当代艺术商业计划
00:35:41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运动和流派。二十世纪巴黎两位画家布拉克和毕加索,深受非洲的雕刻中单纯的造型和尖锐的对比影响,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风格。这个流派相对来说摒弃了对画面协调性上的过分关注,主要以冲突和扭曲的画面来形成一种图像语言。
00:38:30
姜俊聊近几年对上海艺术市场的思考
00:38:48
何帆,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做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00:42:39
先锋艺术的展开的基础是具有了它的收藏者。
00:42:56
艺术市场与文化语境的变迁
00:44:33
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缩写:BLM),是一个抗议针对黑人的暴力和“系统性歧视”的国际维权运动,起源于非裔美国人社区。同时这项运动也反对如种族归纳、暴力执法和美国刑事司法系统中的种族不平等等更为广泛的问题。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一词便应运而生。另外,也有在词语后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儿(Queer)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LGBTQ”。
00:45:15
艺术家鄢醒,1986年出生于重庆,现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和美国洛杉矶。他是“公司”项目的发起人与参与者。鄢醒的创作媒材甚为宽广,涉及了行为、录像、装置、绘画等多个领域。
艺术家韩冰,1986年出生于连云港,曾于纽约、洛杉矶和上海居住,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巴黎。其创作涉及行为、影像、装置、戏剧、文本、绘画等。
00:51:56
好的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00:56:40
我们缺乏对于多元创作的支持。
01:07:55
温弗里德·泽巴尔德(德语:Winfried Sebald;1944年5月18日-2001年12月14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阿尔格伊地区的维尔塔赫,当今最有影响的德国作家之一。
01:08:42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发明”可能性
本期编辑:
- 许佳琛
音乐:
- A2surd
封面插画:
- 关大文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每期播客补充的图文索引会在微信公众号「公共艺术」更新
特别鸣谢: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