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
“有时月话”栏目将从本次开始每月不定期更新一期,本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有时月话”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话题。
特邀主持:
姜俊
姜俊博士是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自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其他美术学院,如上海美术学院、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他作为讲师和研究员职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他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19年被邀请作为Hyundai Blue Prize 2019的初评评委。2020年上海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和科学艺术委员会创始委员。2020年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提名委员兼策展人。2020四川美术学院“1+X——造型艺术学院学术提名展”评委。2021明天雕塑奖初审评委,2021中央美术学院未来艺术家奖初审评委。2021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公共艺术部分策展人。2022 广州艺术三年展委员会成员。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现任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光映现场策展人(自2014)、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瑞士 Prix Pictet 摄影节推荐 ,曾担任英国巴比肯国际展览“数字革命” (2014)国际顾问,曾于2015年担任澳大利亚 SymbioticA 机构国际顾问、香港录影太奇顾问。
李振华曾主持编撰艺术家个人出版物《颜磊:我喜欢做的》,《冯梦波:西游记》,《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和《杨福东:离信之雾》。2013年艺术评论以《Text》为书名出版。2015年获得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曾于众多国内外机构担任总评委,其中包括: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2010),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现为M+美术馆希克奖2012),瑞士 Fantoche 动画节(2012),现代汽车 Blue Prize(2018)等。
特邀嘉宾:
Leslie
95后,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上海库比森画廊合伙人。
主播:
许佳琛
本期时间轴:
00:01:04
2022年建筑界的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授予了非洲建筑师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这是普利兹克奖历史上首次授予非洲建筑师,凯雷是建筑师、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来自西非贫困国家布基纳法索的乡村,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学位后,他回到祖国建造了众多的教育建筑,他使用地域材料建造超出建构本身的现代建筑。他通过美丽、谦逊、大胆的创造力,清晰的建筑语言和成熟的思想,改善着地球上时常被遗忘的地区中无数居民的人生,给人带来建筑学科范畴之外的馈赠。
00:03:45
艺术生产是否能够内循环。
00:06:03
什么是艺术的主题,我们又如何切题。
00:10:07
山水作为我们生活遭遇的精神性补偿。
00:12:35
我们如何看待技术的变化。
00:13:23
10月,“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组织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向梵高的《向日葵》泼上了西红柿汤。同月,德国环保组织“最后一代”(Letzte Generation)的活动人士进入德国巴贝利尼博物馆,在莫奈的名画《干草堆》上泼了两盆土豆泥,然后把自己的手粘在墙上。这些活动人士称,他们做出此举是为了警醒世人,气候灾难已经来临。
00:20:03
官方的艺术与民间的艺术存在差别。
00:21:05
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是一所在纽约市的曼哈顿中城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地之一,简称为MoMA。
00:21:45
我们缺乏艺术话语与收藏之间的系统。
00:28:12
伊夫·克莱因 (Yves Klein,1928年4月28日-1962年6月6日),法国艺术家。1960年,艺术批评家皮埃尔·雷斯塔尼提出新现实主义,而克莱因就是该运动的领先人物。他是行为艺术最早的推动者,同时也被视为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先驱,知名于单色画创作。
00:33:10
“玩世现实主义”(CynicalRealism),作为一种以绘画为主的中国当代美术潮流,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1年画家方力钧、刘炜在一次展览上推出了被称之为“玩世现实主义”的首批作品,作品中所呈现的无聊情绪和“不正经”的“泼皮幽默”敏感地把握了当时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处世方式。被看作“是一种反叛8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的文化倾向”。
00:38:15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年1月28日-1956年8月11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画家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他以他独特创立的滴画而著名。
00:56:15
通过构建艺术文献扎实共识。
00:57:02
策展工作如何展开。
01:04:17
《论新》一书由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 所著。本书探讨了当代文化发展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议题:创新。不论是理论家、作家还是艺术家都不断被要求去创造新的东西。但是“新”这个概念本身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的定义只能以它和现存的和旧有东西之间在某个文化中的关系来确定。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它和其他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以它和文化以外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在文化中,创新其实是一种重估价值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运作过程。而每个希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都在参与这种价值交换。
本期编辑:
许佳琛
音乐:
A2surd
封面插画:
关大文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特别鸣谢:ePublicArt、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