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怪正常的第009期節目。
兩位主播分別來自台灣和山西,都有多年北京生活和工作經驗,目前座標台灣。
我們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本期節目分享台灣導演蔡崇隆的紀錄片《九槍》。
2022年該片獲金馬最佳紀錄片,頒獎現場,蔡崇隆全程不發一言,以此凸顯片中反映出來的移工在台灣被漠視、幾乎失語的現狀。在請製片代讀的獲獎感言中,蔡崇隆提到:
「拍攝這部片的最大目的,是希望阮國非的死是有價值的。就像當年鄒族青年湯英伸事件令人痛心,現在越南青年阮國非的悲劇也不應該被遺忘。他們的生命和我們的一樣珍貴。
福爾摩沙台灣,除了原住民族,所有人包括我,都是華人移民工祖先的後代,我們不應該排斥任何到這裡生根或工作的外來族群。」

▲金馬頒獎現場,圖片來源:金馬影展 TGHFF臉書專頁
紀錄片源於2017年的阮國非事件,「當年8月31日,越南籍失聯移工阮國非在新竹縣鳳山溪畔遭警員連開九槍,最終不治身亡,年僅27歲。當晚,蔡崇隆和太太阮金紅在兩人共同創立的「越在嘉文化棧」吃晚餐。他太太出身越南,位於嘉義縣民雄鄉的「越在嘉」是當地越南人聯繫情誼的重要據點。新聞一曝光,蔡崇隆不解,警察追捕失聯移工可以理解,但為何要開如此多槍?」
媒體報導,「蔡崇隆過去十餘年來與妻子阮金紅一起拍新移民的故事,過去多以人物故事、逃跑移工為主,但與其說因為另一半是新移民而拍,更精確的是,他因另一半逐漸融入新移民社群,了解外界因移工刻板印象而產生的疑問與背後原因。
於是熟悉逃跑移工脈絡的他,看到了新聞媒體中的阮國非案,覺得太不尋常,因此有了好奇心,起初構想是希望透過調查、訪談,以戲劇重演阮國非被開槍的過程,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呈現結構性問題,但在偶然機會下,他拿到了事發當天的密錄器影像,才發現過程跟外界想像的完全不同。」

▲蔡崇隆採訪阮國非父亲
蔡崇隆接受《人物志》採訪介紹,「看完20幾分鐘的(密錄器)影像,發現社會爭論用槍時機、比例原則完全偏離重點,他甚至認為,只要看了密錄器動態畫面,觀眾自有定論問題出在哪裡。
蔡崇隆原本想像,是阮國非做了什麼動作攻擊對方,當事人才會開那麼多槍,但畫面的呈現,跟自衛沒有關係。幾乎就是事發經過的全程影像,可以看到阮國非在警察對面,那九槍是怎麼開的;中槍以後,他躺在地上的狀態,警察的情緒狀態,以及第二批、第三批抵達的十幾位警察、民眾與救護車的處置情況。
儘管蔡崇隆多少也明白,台灣對移民移工的心態,但看完了影像,他仍沒辦法理解,現場人們的反應。『簡單來說就是,台灣社會不了解移工的集體心理,然後莫名的害怕,幾種想法結合在一起,也因為那樣的集體心理反應,造成延誤就醫』。」
幾經思考,蔡崇隆把未經剪輯的密錄器影像完整放進了紀錄片,我在電影院看到了這一段影像:阮國非被連開九槍,在現場的警察和圍觀的眾人眼中,他好像是和台灣人不一樣的獵物,甚至可以說是社會的漠視心理殺死了阮國非,並連開了九槍。
但誰都不能保證,槍口何時會反噬,對準台灣社會。
導演蔡崇隆率先朝台灣社會開了一槍,提出警告。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九槍》導演,蔡崇隆
本期内容参考以下内容,谨致谢忱:
1.王昀燕:紀錄本身即有其意義:蔡崇隆紀錄片《九槍》
2.吳亭儀:【金馬59】最佳紀錄片獎《九槍》 導演蔡崇隆專訪,他用事發影像翻轉真相
視覺: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