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這是怪正常的第013期節目。


兩位主播分別來自台灣和山西,都有多年北京生活和工作經驗,目前座標台灣。


我們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台灣編輯、書評人、讀書人傅月庵的新作《閉門讀書》。


我們介紹該書的內容,並提出我們的看法,也試圖討論評論文章,尤其是書評的價值,分享我們對台灣出版業的些微觀察。


傅月庵堪稱台灣出版業的活化石,從業三十餘年,他親歷了台灣出版業的沈浮起落,嘗試了出版業的各個形態。從大型出版集團編輯到網絡社群經營,從二手書書店的運營管理到古書拍賣,再到小而美的書籍出版工作室,重拾書籍的收藏價值,無論在工作的哪個階段,除了資深編輯之外,他唯一不變的身份就是愛書成痴的讀書人。


何以解憂,唯有讀書。


讀得多了,自然想和人分享,尤其是在大疫之年,病毒橫行四方之際,傅月庵正好閉門讀書,重讀以前讀過的書,並把其中的心得和朋友們一一分享。


《閉門讀書》當然是一本關於書的書,但也是一本關於人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性的書。


我在該書中見到了天地、眾生、自己。


見到天地是因為傅月庵視野開闊,興趣廣泛,陸地、海洋,日本,韓國,但凡有趣的事物他都有涉略,並專研其間,有自己獨到的觀察和看法。


見到眾生,是因為傅月庵即使閉門讀書,仍然交遊廣闊,除了作為編輯合作過的作者,還有讀過書的作者,他都有一番細緻入微的觀察,眾人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


見到自己,則是一方面通過這本書看到作者傅月庵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為人風度;另一方面也通過對《閉門讀書》中文章的態度來反觀自己的為人處事。


他的書精彩不止於此,一位讀書人、資深編輯的讀書報告,這報告卻不是案頭公文,全憑自己興致而來,他讀得入神,讀得開心,忍不住一讀再讀,並且覺得這麼好的書,不分享,豈不可惜?


寫到此處,彷彿看到書後,杯酒在手的作者,笑吟吟地說:「讀書這麼好的事。」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生涯一蠹魚》,傅月庵


《閉門讀書》,傅月庵


《我的日本作家們》,李長聲


視覺:DSt.


「怪正常的」播客,分享台灣藝文風景,每週四上午七點更新。


​ 在微信公眾號、小宇宙和Apple Podcast都可以找到我們,歡迎分享節目給你的朋友。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荒原狼振江
8个月前 山西
0
EP013 傅月庵:閉門讀書 收聽由此去 https://reurl.cc/p627O4 #傅月庵:燉豆腐湯的人 評論文章不好寫,說多說少都不好,尤其難的是說出洞見來。 遇到好作品還好說,好作品總能激發出新的想法來。遇到爛作品就麻煩了,怎麼辦,不說作品,單論人? 奧登對爛作品的態度是無視它,當然不會分析它爛在哪裡。 藝術批評家尹吉男曾笑稱他寫藝術批評是燉豆腐湯,對他有刺激的藝術作品就是他的豆腐。 若以此觀之,台灣資深編輯、讀書人傅月庵可用的「豆腐」那可是多了去了,這在其新作《閉門讀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得益於早年台灣信息流通的便利及他自己的愛書成痴,一生幾乎都在出版行業上下游工作的傅月庵,在兩岸三地都有深度合作的作者和編輯,他博聞強記,好學深思,對潮流有觀察但又不會陷進去。 如此,看傅月庵讀什麼書,怎麼讀,不僅好玩,也是觀察台灣乃至兩岸三地甚至亞洲出版行業的一個絕妙窗口。 《閉門讀書》第一部份取名「渡水復渡水」是62則「書人絮語」,類似於《世說新語》札記體。但不同於台灣市面上把臉書廢文灌水出版的風氣,這些絮語都是傅月庵平日讀書思考所得,短則短矣,卻雋永經得起咀嚼。 中國古詩 、日本禪僧頌偈、中華名人書齋大觀、歷史典故、書籍版本、起名舊俗、樂器考都在他關注之列,且隨抓隨讀,日久就會發前人之未發。 第二部分叫「看花還看花」收錄了十五篇寫人的文章,大部分是為作者(朋友)書籍作序。其中幾篇寫日本作家的文章尤其精彩。 比如寫小說家宮本輝,文章取名《被釘住的蜥蜴》,從這個取自宮本輝一篇散文的意象入手,進而貫通他的小說、散文,擴展到其文本特點橫向延展到每一個人的宿命——終其一生困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網絡(日本人稱之為絆)之中,唯有同情的理解,才可能解套。 另寫到松本清張——巨匠的魅力,林芙美子——風吹得我像浮雲一樣,池波正太郎——酒足飯飽,酣然入睡,寫李長聲——風流本事,寫毛尖——道樂之人,樂道之書。 因為「豆腐」———這些作者及作品夠精彩,傅月庵熬出的豆腐湯就別有滋味,值得多次回味。 相比之下,書中以幾位台灣作者及作品熬出的「豆腐湯」就寡淡多了,於我口味不合,只匆匆翻過一遍。 第三部分「春風江上路」十五篇文章,路由書鋪就,傅月庵敢下判斷。比如他說,「如果說之前的韓江是韓國的韓江,那麼《少年來了》之後的韓江,則躍升為世界的韓江。」 寫到海洋作家夏曼•藍波安,傅月庵提出問題——「太平洋在台灣文學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第四部分,取名「不覺到居家」,因為「家在白紙黑字間」,傅月庵一生與書打交道,編書、出書、賣書、買書,就連出門旅行也都是以逛書店為主,好一個愛書成痴的純粹讀書人。 要做好一鍋豆腐湯,最重要的是什麼?一般而言,是原料和火候。但也不全對,以上兩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愛,看完《閉門讀書》之後,我這麼認為。 #閉門讀書 #生涯一蠹魚 #掃葉工房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