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這是怪正常的第017期節目。介紹作家吳明益的長篇小說《海風酒店》,以及圍繞這本新書發行的全台灣獨立書店巡迴演講。



2023年,吳明益新作《海風酒店》出版,他選擇全台獨立書店走透透,每到一地打招呼過後,就做小說短講,之後邊簽書邊和讀者聊天,或者單簽書聊天。


他是第一個為一本新書跑了82家獨立書店的作家,吳明益也參與書店名單的選擇及安排,開了台灣書壇先例。



提到這次活動,一直關愛獨立書店的吳明益說:「無非是因為火焰。書店並非只是一個空間,它是收容閒暇與無所事事、熱情與寂寞、糾結苦思與流浪情感的暫存處所。它是時光、靈魂的棲架,以及火焰——用指尖把某本書從九十度傾斜到手掌能握住角度時,只有你自己感受得到的火焰。」



如果有心人拍紀錄片《台灣獨立書店巡禮》,記下他在各地的奔波,獨立書店的故事,讀者的故事,人與書、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天氣的相遇,相信會出現不少意外與意味。



參與了在基隆小獸書屋的分享,我是第一次見到這位作家,印象最深的是他黝黑發亮的膚色和手腕處的OK繃,看起來是有戶外勞作經驗,身心健康的狀態。



演講開始前他貼心地提供了一個網址收集讀者的匿名提問,回答問題時更得窺其鋒芒與達觀。



比如,「台灣的當代文學寫作,書寫到涉及科學的部分,能夠對台灣的科學界或相關社群,造成多少影響?」他回答,這個不必去想,應該想自己怎麼寫好,影響面會有很多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



「我現在逐漸讓自己愛寫作而不是愛當作家,已經和年輕時的虛榮不同,年輕時聽到比自己名氣大的作家不是妒而是恨。」



眾人的笑聲中,他說自己很清楚堅持和拒絕什麼,「如果一個大師講座邀請我去,當然拒絕。如果一個大學開我的作品研討會,當然拒絕」。



在鄉愿的社會能有這樣不鄉愿苟且的人,要珍惜。



這期怪正常的播客就展開聊了聊吳明益的這次單刀赴會,小說短打,獨立書店巡禮。分享了我們對《海風酒店》的閱讀體驗,通過這本書對台灣的再認識。也分析了吳明益新作《海風酒店》與舊作《單車失竊記》的異同,分享了吳明益的堅持。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海風酒店》 ,吳明益


《單車失竊記》,吳明益



視覺:DSt.



「怪正常的」播客,分享台灣藝文風景,每週四上午七點更新。


在微信公眾號和蘋果播客都可以找到我們,歡迎分享節目給你的朋友。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荒原狼振江
1年前 中国台湾
1
辛苦听过节目的朋友反馈一下,这期的声音有没有问题,感谢🙏
荒原狼振江
8个月前 山西
0
EP017 吳明益:單刀赴會 收聽這裡去⬇️⬇️ https://reurl.cc/942jzj #光陰捕手吳明益 最近看吳明益的小說,我發明了一種閱讀方法——做夢。 比如讀他最新的長篇小說《海風酒店》的一天清晨,我竟然夢到一種並列橫式做夢的方法,我夢到類似小說情節相關的情景,躺在我旁邊的Z也夢到類似的場景,奇妙的是,我們各自的夢既是獨立的,又可以非常有邏輯的組合排列,這樣至少有三個夢。 可惜的是,醒來後,完全忘記夢到了什麼,只記得,這夢內部及夢與夢的排列像科學般嚴謹。 讀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我又夢到和Z參與一場原本以為很無聊的制式聯歡晚會,沒想到竟然播放了紀錄片,而且是關於人、老鼠、猴子、大象的紀錄片。 夢中我最深的感觸有二,一是戰爭像黑洞一樣吞噬了人的一部份記憶,並在其中種下發霉的苦種子,這種子不知何時會在人體內發芽結出莫名的苦果。二是萬物有靈,微物之神就在方圓之內。 在吳明益的小說中,人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巨人和山海,自行車和稻草人,颱風和戰爭是主角。他曾經講過「一旦把環境寫進來,人就變小了。」 我想在吳明益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一個共同過的主角,那就是光陰。他的作品講的是「故事的故事,故事的前提是時間,時間的前提是死亡。」(赫拉巴爾之書) 讀吳明益的作品,讓我想起2021年,詩人、策展人朱朱為畫家何多苓策展的回顧展《何多苓:時間的私有化》。某種程度上,畫家和作家同樣在處理時間這個議題。
荒原狼振江
8个月前 山西
0
當年看完展覽,朱朱在黃埔江畔的咖啡館接受我的採訪,他和我分享,「一個日本哲學家,把時間形態分成三種形態,個人的或者日常的時間,社會性的時間,宇宙性的、自然的時間。一個人一生其實都是在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朱朱進一步舉例,他說,「比如住在一個嘈雜的城市裡,你的行為和你的距離都是被規定了的,慢慢的你就會和自然的時間失去聯繫。你加完班了很難再有時間看一看星空。這就是一個社會性的時鐘。 所以人日常的時鐘也不可能絕對擺脫社會性,也不可能絕對擺脫自然或者宇宙性。所以,你怎麼思考,怎麼工作,最終怎麼協調這三者的關係,其實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命題。你不能說到了呼吸機上,才開始思考生死的問題。」 每個創作者都要面對時間和死亡的問題。 在約翰•伯格看來,人類實際上總是在兩個時間——身體時間和意識時間中穿梭,並由此產生了身體和精神的區別。 他分析,「兔子和烏龜的壽命是由它們的細胞決定的。一個生命能存在多久,其肉身自有尺度。除非使用一種獨立於兔子和烏龜的抽象概念,否則無法將兩者的時間加以比較。人類引入了這一抽象概念,並像組織了一場比賽般來看誰會第一個到達終點。 人類的獨一無二,是因為人類由兩類事件構成:生物有機體事件(在這點上,與烏龜和兔子無異)和意識事件。因此,對應著這兩類事件,在人的身上共存著兩個時間。在一個時間裡,人孕育、成長、成熟、衰老和死亡。而另一個時間存在於他的意識裡。」 有了這樣的背景,我再回頭看自己的夢,其實也是關於時間的變形反應,而在《海風酒店》、《單車失竊記》中,時間都是重要的元素,一切都圍繞時間展開。 如果我們再回頭看《天橋上的魔術師》,那不也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嗎?光與塵,台北童年,中華商場殺人事件,商場畸人,歲月神偷,十個故事組成迴環翻滾的長篇,時間就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是光陰捕手,是魔術師背後的魔術師。 在《浮光》中,我們可以看到吳明益像漫遊者班雅明一樣,在城市的日與夜中晃蕩, 在西門町與萬華走過三十個夜晚,默默注視著街友遊民和流浪貓,注視著台北城巷弄角落里的微塵。 畫家何懷碩認為,一個從事創作的人,可以從三種途徑進行自我探求,其一是客觀的宇宙(包括大自然、現實世界、社會、人生),其二,他人的成就(古今中外一切人類已有的成就),其三,自我的瞭解,自我的發現,自我的發掘。 換種角度來看,可以和朱朱提到的三種時間做比對,宇宙、自然時間,社會時間,個人日常時間。究其本質來講,人不是地域的動物,人是時間的宿主——每個人都是壽命有限的凡人,人都終將一死。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再回看吳明益的作品,突然變得更加立體清晰: 一粒種子發芽破土而出可以將一台自行車送上樹梢,而人早已灰飛煙滅;所以小程可以在母親的病房騎著父親的自行車橫穿整個台北城,穿越時光的洪流,讓母親納悶這背影為何如此像他的父親;颱風來去如常,海岸山和太平洋依舊,水泥廠可以動用大量資本,可總有有心人會記錄並畫下為樹木河流發聲的繪本,巨人來來去去。 這也是吳明益為什麼每次創作時,在大量做筆記之後,總能等來「自己體內的那股抽象之火」。 我以為,這抽象之火就是時光的痕跡,萬物的顯影,而吳明益就是謙遜篤定的光陰捕手,他很早就有意識地在處理個人時鐘、社會時鐘、自然時鐘的關係,每有進展,就有新的作品產生。 ……………………………………………….. 本期播客聊了對《海風酒店》和《單車失竊記》的看法、巡迴簽書及對文學的延伸思考,歡迎留言聊聊。
荒原狼振江
8个月前 山西
0
台湾独立书店巡礼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