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怪正常的第018期節目。
兩位主播分別來自台灣和山西,都有多年北京生活和工作經驗,目前座標台灣。
我們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這一期我我們介紹導演邱炯炯的电影《椒麻堂會》。
2023年9月9日《椒麻堂會》在台北的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上映。我們特地做了這期節目,介紹這部電影及導演邱炯炯的其他作品,以及我們的觀察和分析。
以下分享2022年台北電影節看邱炯炯作品的短記錄:
今年(2022年)台北電影節焦點影人之一是邱炯炯。除了他的電影展映,主辦方還策劃了《椒麻堂會》手稿展。
目前已看了他的《彩排記》、《黃老老拍案》、《萱堂閒話錄》、《大酒樓》。
只覺得《黃老老拍案》較平淡,不合我的口味,其他幾部實在生動得很,也許是裡面酒氣很重的緣故,充滿了狂歡精神,放誕不羈,嬉笑怒罵,狂野自由。在台北的電影院裡,聽到不少台灣觀眾會意的笑聲。
《彩排記》中迎面拍到川劇院的老「藝術家」們個個精神抖擻,舉手投足全是戲。鏡頭裡在劇團長大的小朋友也是有樣學樣,有模有樣。
《萱堂閒話錄》裡的林志剛人如其名,剛烈得很。其中的主要講述者之一邱志敏簡直就是一個精彩的說書人,把母親林志剛的婚戀、生育乃至晚年的心境分析得頭頭是道。其中有一句非常精彩:我們得順著她,不然我們害怕她把我們全部拋棄了。她年輕時就做過這樣的事呀,一個大小姐棄家跟著川劇院的一個窮小子私奔。(大意,非原話)。
林老太太有一句金言:錯我認,絕不回頭,一錯到底。八十多肉吃得,酒喝得,最近的煩心事是因為拆遷沒得房子住,但她不想和子女一起住,想獨立住,自在。
《大酒樓》是邱炯炯家開的一家餐廳,名字叫廣寒宮,關門前一個月邱炯炯去拍攝。
邱父邱志敏還為酒樓寫過《廣寒宮賦》。他是個妙人,酒中仙,平生偶像有三位:李白,謝晉,一位親戚。他仔細計算四十年能喝多少酒,平均每天五兩,四十年也就四噸,一油罐車而已。
他的偶像李白生平飲酒無數,每有佳作。謝晉據說一生喝八噸酒。那位親戚薩克斯演奏得極好,酒量極大,即使晚年被女兒限制,一天也還能喝五兩酒。一天晚上喝完酒對女兒說:我去也。第二天女兒去請他吃早飯,已經仙去,何其瀟灑。父輩和邱之同輩都在大酒樓留下不少喝酒瞎耍唱戲胡鬧的歡樂記憶。
以上幾部片子好玩的地方還在於,邱的鏡頭語言很奇怪,但是很有他自己的調調,比如:
《萱堂閒話錄》里鏡頭在林志剛和一隻雞之間來回切換,一樣的皺紋,一樣有好鬥的生命力,讓人忍俊不禁,會心一笑;
還有在敘事中穿插川劇劇目的片段,並伴有川劇的音樂,時而熱鬧喧嘩,時而憂傷深遠;聲音處理也獨特,川劇的各種音樂,酒樓各種環境音,刁力力的音樂創作相得益彰;
剪輯也是有酒氣,歪歪扭扭的畫面,配章回體的結構,加毛筆字,還配有邱炯炯自己畫的畫,反正是各種奇怪,但整體看下來覺得好像就應該是這樣。
邱炯炯家族裡的成員,一個比一個活潑生動,是酒神精神的真傳人,自小在川劇團長大的邱亦如是,耳濡目染,看得明白,耍得開心。
也許看著川劇團凋零,大酒樓關門,好耍的事情越來越少,世界好像變得無趣了,於是開始追憶這些酒神傳人們的似水年華,嬉笑怒罵,吃喝拉撒,生死悲歡。
四川真是一片妙土,如何長出邱炯炯這樣的妙人,是另一個好玩的話題了。
不過,這一切最後不過一杯酒,一捧黃土,來,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
來,來,來喝了這一杯,還有三杯。
一碗孟婆湯
台北電影節之焦點影人邱炯炯,他的《椒麻堂會》在台北中山堂放映,史詩級的作品,五星推薦。
怎一個蕩氣迴腸了得,開場第一個鏡頭牛頭馬面的造型就讓我驚艷,極簡,當代並美感十足。
生死悲歡兩茫茫,人間唱完酆都唱,從所謂舊社會唱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新中國建立、文革……卻是戲子有情,女人有義。
川劇團的浮沈串起幾十年的大歷史,這歷史充滿個人生活的細節,其中包括為了給抱養的女嬰補充蛋白質去公廁偷撈蛆,被工作人員現場攔下,最後只能給他們唱一段,換得這些蛆。
大戲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後能留下什麼?一碗孟婆湯。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大酒樓》,導演,邱炯炯
《彩排記》,導演,邱炯炯
《黃老老拍案》,導演,邱炯炯
《姑奶奶》,導演,邱炯炯
《萱堂閒話錄》,導演,邱炯炯
《痴》,導演,邱炯炯
《椒麻堂會》,導演,邱炯炯
視覺:DSt.

「怪正常的」播客,分享台灣藝文風景,每週四上午七點更新。
在微信公眾號和蘋果播客都可以找到我們,歡迎分享節目給你的朋友。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