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這是怪正常的第022期節目。

兩位主播分別來自台灣和山西,都有多年北京生活和工作經驗,目前座標台灣。

我們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第一次看到台灣藝術家姚瑞中的攝影集《巨神連線》,就被作品體現出來的荒誕和較真打動了。很好奇,是什麼樣的人,會拍出這樣的作品。

9月16日,我在台北信義區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見到了姚瑞中。此前報名了由他帶隊的台北走讀活動,活動的名字叫「鏡頭以外的《巨神連線》:人、田野、美學」。

54歲的藝術家一襲黑衣,揹雙肩包。稍微寒暄後,就帶我們六人開始爬山。此行要去101大樓附近的四獸山參觀座落在附近的天寶聖道宮、北台慈惠堂、松山靈隱寺。

這些廟宇裡的神像都被他收集在攝影集《巨神連線》和《巨神連線補遺》中。過去七年以來,他環台灣島十幾次,行走兩萬餘公里拍攝散落在各地的神像。

台灣是全世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地方之一,各種廟宇有一萬兩千座之多。各種信仰系統交雜並存,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有各種民間信仰並置。拜拜更是生活的日常,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各個神仙的誕辰紀念日,甚至每年陰曆七月都要普渡好兄弟——祭拜孤魂野鬼。

但一個藝術家為什麼要拍神像呢?

2016年,一次母子爭執過後,姚瑞中的母親離家出走。姚到廟裡拜拜,當晚夢到一個女神仙的聲音提醒他去拍攝巨幅神像。

拍照對姚來講不是難事,1997年28歲的姚瑞中就以攝影和行為藝術作品代表台灣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

為什麼要拍和拍成什麼樣,是關鍵。

這不得不說回姚成長的背景,母親是台中人,家附近有很大的媽祖廟,姚小時候經常去廟裡玩,幫忙掃地。

父親是搞政治的國民黨員,經常和于右任一起畫水墨畫。考上台北的藝術學校後,姚瑞中選了和父親截然不同的路———學習西洋美術,並且選理論組。因為他想搞清楚藝術背後的邏輯。耗費幾年時間寫出畢業論文《物品藝術中的異質合成現象》。抽象思考之餘更多的是行動———姚在YouTube頻道的視頻中介紹,讀大學時在廁所裡看到一句話:世界在外面等著我們。

原本就不滿學校當時保守風氣的姚瑞中和同學組建了登山社,踏查台灣各地的山脈。爬山原本是年輕人精力旺盛的發洩方式之一,卻恰巧趕上了台灣的鄉土之爭風潮,一次爬山時的尿急也促成了姚瑞中的行為藝術作品———本土佔領行動,即「拍照記錄作者裸身在台灣史上各統治者的登陸地點的撒尿行動。這些地點包括:安平、基隆三貂角、赤崁、望安島、車城與基隆港。依照作者的意思,分別是指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日本與國民政府的統治時期。」

中學時代翹課遊蕩廢墟的經歷,後來生發出了廢墟系列攝影及帶領學生踏查台灣蚊子館的「海市蜃樓」系列出版物。

姚瑞中的藝術創作涉及攝影、繪畫、裝置,攝影尤其是他一直關注的領域。按照女神仙的指示開始拍攝後,母親安然無恙回到家中。姚瑞中後來回想,女神仙可能是媽祖。

《巨神連線》系列照片「以底片拍攝、銀鹽相紙沖洗,然後再委由老師傅一張張掃圖。」姚瑞中曾介紹他拍攝的想法:「通常攝影畫面只要有人物形象出現往往會有敘事性,但我想跳開敘事,將具體的人之形象隱藏到畫面後方,因此避免拍攝‘活動’、‘祭典’或是有’人物’的場景,只專注於信徒們膜拜的‘巨大欲力投射’,也就是神明之具體形象,偏向類型學景觀式而非民俗攝影,拍攝的是常態樣貌而非特殊個案,作品中沒有人物、迴避事件、遠離災難,採取客觀冷靜且抽離的姿態,拍攝對象也非宗教建築、民俗活動或信仰儀式,而是展現超越前述內容的‘欲力具體化’。」

走讀當天,台北天氣悶熱,汗水濕透了姚瑞中的衣服,指著巨大的神像講解時,汗珠從他額頭掉下來,很快地板也濕了。

我們在廟前的廣場上坐下來,這時候,姚瑞中從背包裡掏出了一大桶礦泉水、七個紙杯、登山用的瓦斯爐,燒水,請我們喝印度阿薩姆茶。

當年一天喝七杯咖啡,抽兩包菸,經常熬通宵的藝術家,如今戒咖啡,戒菸,吃素,念佛經。

念佛經的念頭是在拍攝巨幅神像的過程中生發的,常年一個人在荒郊野嶺拍照,開車時會播放佛經,後來索性開始自己念,並且直接念梵文。

走讀活動結束時,他請我們圍在一處,念了一串佛經,祝福大家都平安喜樂。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藝術家網站及YouTube頻道,謹致謝忱。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巨神連線補遺》(2023),姚瑞中

《巨神連線》(2017),姚瑞中

《海市蜃樓》(2010,編著)、《海市蜃樓Ⅱ》(2011,編著)

《海市蜃樓Ⅲ》(2013,編著)、《海市蜃樓Ⅳ》(2014,編著)

《海市蜃樓V》(2016,編著)、《海市蜃樓Ⅵ》(2018,編著)

《海市蜃樓Ⅶ》(2019,編著)

《台灣廢墟迷走》(2004)

視覺:DSt.

「怪正常的」播客,分享台灣藝文風景,每週四上午七點更新。

​  在微信公眾號和蘋果播客都可以找到我們,歡迎分享節目給你的朋友。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主播...
荒原狼振江
Zoe@南方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