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贝壳是一位计算机学院且考研成功上岸的学长,这场对话可能私人性比较强,主要是针对他自己的过往以及生活状态阐发的思考。
起初的谈话内容是琐屑而日常的,不苟言笑、温文尔雅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学长给我分享了他关于考研的难忘经历,那些需要付诸大量精力的勇气和耐得住寂寞的孤注一掷令他十分难忘。曾经崩溃过、压抑过、失落过、备受打击过,但他依旧选择了重振旗鼓、迎难而上,“别人说过我,只要我有了坚定的目标,我就会拼尽全力为此努力”。早上七点起晚上十一点睡的作息一直坚持如此,一年来他从未改变过这样严格的作息习惯。在考研和保研的边界线徘徊真的很考验心态,因为错失与同学打比赛的机会而与保研名额失之交臂更是令人崩溃,可是烧贝壳从来没有说自暴自弃或者是破罐破摔,他总会看到事情好的一面,“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很擅长开解自己,只要事情有变好的可能,只要还有发生转折的一线生机,他都会选择相信真善美的东西。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伤痛,曾经也因为过于单纯而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也因为太不加矫饰与逢迎而承担过相应的代价,敏感和不自信偶尔也会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但是他擅长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在他看来,自己的尊严和原则是崇高而不容得半点践踏的丰碑,在自己的原则指导下,他树立起了更能保护自己的价值观念:“大一到大四,我真的成长了好多”,如果不够自信,那就靠减肥把自己变得自信,如果不够坚定,那就先选择了再去做,做了就拼尽全力。虽然一切都被他描述地云淡风轻,虽然很多耀眼的成绩都被他云淡风轻地一笔带过,但我能感受到他温和表面下潜藏在内心的坚定,也能感受到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很多人说那么多,其实不就是懒吗”,没错,事情的本质其实没有那么难发现,而去做事情这件事情让他的大三大三支棱起来,不再迷茫下去。
他很懂得尊重别人,对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者身上的那些人表示不屑一顾,但他是一个苛刻的自我教练,他对自己有这很高的要求,“求其上者取其中”这句话被他奉为圭臬,不论是在学业上还是道义上,他从来不肯也不愿松懈过。跟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心如止水的平和心态,太过敏感的心也被锻炼的学会了自我开解,太过患得患失的心态也逐渐学会了随他去吧的潇洒,不过对于过于坦诚而受到伤害的事情他还是表示耿耿于怀,如何在保持坦诚的前提下保护自己是他还在努力摸索的问题。
对于网络言辞对人行为的异化,他秉持高度警惕的态度,他说算法不过是一些无情的代码或者数字,很多人深陷其中且被其操控则大可不必,“如果有机会去当人大代表,我想去提案关闭算法这一功能”
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其中有一段不是很完美的恋爱经历被我删减了,但可以轻而易举地感觉到他对待恋爱的真诚,对待失去的羁绊,“也许事情总会不尽如人意,只可惜我抽到的是地狱级别”,他有时候会睹物思人,有时候会在地铁上哭,但是也慢慢学会了释然和放下。虽然如此,他依旧十分乐观积极,他设想的工作就是那份薪水优渥的稳定,可以供养自己的爱好和一只可爱的猫咪,“至于那个她,出现或者不出现,我都能够接受”,单纯和恬淡依旧是他的底层逻辑,能够看到在险恶的人心和残酷的竞争中走过的他依旧不沾带半片灰尘,他依旧坚定的选择了简单和真诚,“这也许就是我的自信,我会坚定的践行自己坚信的价值”,他见过偷奸耍滑、戏弄感情的人,轻而易举的玩弄令他嗤之以鼻,最好躲得远远的,不要与他们为伍。在我看来,不被污浊的纯净就是向上生长的力量,就是无愧于自己的理念。
他喜欢一个人坐在湖边发呆,喜欢钻研数学之后地快乐,喜欢听治愈系的日文歌曲,喜欢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喜欢享受孤独,结尾是他推荐给我的音乐,今天电脑要被我用苏联原子弹炸毁了,剪辑的有点粗制滥造,很多次卡顿加闪退真的要让小刘一击暴毙,不拘泥于完美主义了,如果你也感兴趣,就请随意听听吧。
音乐YOSIBI《大概》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