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播客里说的一段,写到这里了。
看到了各样的媒体朋友,他们朝气蓬勃,活力昂扬,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他们要极尽所能地变换出新的花样来。几个靓丽的小姐姐在闲聊,背后是五六个摄影人员的现场直播,流畅顺利、一字不差地念出所有稿子的背后,是一遍一遍地调查考究和反复背诵,高效简洁地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是他们的目标,活力激扬生动活泼地传递出现场氛围是他们的技能。我想到麦克卢汉说的媒介即传播,尽可能地传递出更多的信息,让信息触达更多的受众就是媒介存在的意义。这时候我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说自媒体的人员的消息发生了错误怎么办?经过我的询问,自媒体和车企之间是没有任何合作关系的啊,他们都是相互借力打力。一位记者老师回答了我的问题:如果是意识形态的错误,平台机构会进行审核,如果是消息内容的错误,流量和信誉度会给他教训,百害无一利。
我认为当记者可以认识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领域,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还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不是循规蹈矩重蹈覆辙的工作,会有个人成长的快乐。另外,记者用眼睛观察着这个社会,用笔书写这每天发生的或大或小的事情,用心去感悟这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思考。更理想化的一点信仰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得我上次在地铁上读到张艳平老师的文章,我瞬间热泪盈眶,感动至极。她说:“回望自己一生,常常奇想,如果不是做了30年记者,如果不是在记者生涯中遇到那些人那些事,我还会是现在的我吗?也许,我会比现在更老练沉稳,但绝不会比现在更真诚;也许,我会比现在更左右逢源,但绝不会比现在更清澈;也许,我会比现在更发达,但绝不会比现在更深情;也许,我会比现在更强悍更有能耐,但绝不会比现在更宁静从容。就像一颗种子,落在特别的土壤,遇到特别的光线,特别的风,特别的雨,长成了属于它自己的样子。与可能的我相比,我喜欢现在的我。固然,现在的我还有许多幼稚、浅薄、茫然、痛苦,但我知道,自己的内心始终被一束束光亮照耀着;我还知道,正是因为充满这样的光亮,内心对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永远不会麻木冷漠。”多么令人感动的一生,多么波澜壮阔的生活,多么深入人心又让人至深难忘的经历,多么伟大而质朴的职业信仰。苏珊桑塔纳说过:最高级的中立不是我想选边站,而是同情,这意味着你真正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将人划分为不同的阵营。以记者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置身事内又置之度外,同情共感又理性客观,他们好奇着全部的人类,他们关心着社会的变化,他们深爱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