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乐:像暗杀似的绕到背后突然拥抱你

写作是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甚至是私密的,如果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有熟人看了一眼,我甚至会变得面目可憎,(当I占首位,我会想,把日记上传到播客需要承担的风险就是如果真的有人把它听完了,那我便很容易被操控,因为被加害是不安全者的恐慌,但是一般而言,我是大写的E,倾诉是我的生理需求,表达被看见也是我的创作目的之一)
如果说还有什么功效的话,那就是帮助我整理思绪、平整心情、唤醒貌似要产生链接的神经突触,真正的幸福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境,而浮躁、空虚、坐立难安、难以专注、易被碎片化撕扯也许是不幸福的表征。我不知道写下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人经历了什么样的心境,只觉得那是自己的可望而不可即。
如果普通人是因为运气不佳而找不到意中人,那么艺术家是因为期望过高而对爱情失望的,书中说:无幻想的爱情太平庸,基于幻想的爱情太脆弱,幸福的爱情究竟可能吗?
首先我想,平庸不如去死,人和书一样,有的书只适合浅尝辄止,有的书却历久弥新,有的书翻两眼恨不得烧了,有的书读过去了,貌似只是浪费了时间。
我绝对是一本色彩饱和度极高的书,没有人能够操控我漫天飞舞的想法,也无法束缚我遍地游走的肉身,我要把好奇心蔓延到身边一亩三分地的人的内心,也想要去领略山河浩瀚、星空无垠,哪怕没有人共情我的忧伤、痛苦与挣扎,理解我的骄傲、执着与敏感,欣赏我的情感、文字与表达,我都不奢求,越来越发现孤独就是一场修行,我就想让自己这本书比秋日的枫叶还红,比可可西里的海水还蓝,如果丰富就尽可能的丰富,灿烂就无所顾忌的灿烂,但是总有太多事情,比如时间、金钱、事情、人际关系等让我妥协,但我知道,如果这本书渐渐失去颜色,我就死了。我憎恨束缚自己的想象力直至在权威压榨下做个唯命是从的体面人,活佛济公也有信徒,脆弱的幻想也会在樱花零落中绚烂地绽放。
钱钟书说:“借书与吃饭都是很暧昧的事情,一借一还之间,情愫就这样结下了”,最热烈的爱情总在两个最富于幻想的人之间发生,他们有一种宿命:注定要深深爱上彼此。越来越不可自拔,而现实是击碎幻想的利刃,也可能是考验这不切实际的顽疾究竟有没有深入骨髓。也许步入婚姻的人会思考地更多,正如周言:保持爱情的陶醉和热烈,辅以友谊的宽容和尊重,从而除去爱情难免会有的妒忌和挑剔,正是加固婚姻的爱情基础的方法。
永远对自己苛刻,永远对世界包容,我会节俭自己的表达,三思而后言,不敢言或者是乱言都要在勇敢和洞察面前忏悔一番。爱意是滋养人的养分,而恨则是深渊,他人若似烈风、似刀剑,我便似遁甲、似壁垒,这无疑会导致日复一日地面目可憎,而他人如春风、如雨露,我便如温泉、如日暮,浸润是与日俱增的幸福,而热爱是必然的宿命。

上次去读本屋思雨宝宝拍的,老好看了哈哈哈哈
嫉妒是羡慕不能,纠结是立场不定,当一个温柔和睿智的生命游走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或者静默在纷繁叨扰的琐事中,往事浩瀚,烟消云散,前尘陡峭,仰天长啸,不恋而不挣扎,不畏而不狰狞,从容是内心的坚定,平和是满怀的幸福。“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也许之前就有格格不入之感,不过近些天愈加强烈,价值观没有稳态,便敞开胸怀,将丰富的信息从身体里过滤一遍,筛选后寥寥可数的细碎,是我用来指导行动的意识。
我把交朋友当做毕生的事业,总体而言乐大于悲,转瞬即逝的欢乐在刹那成为永恒,铭记终生的话语在心底纂刻成文,畅谈无阻的沟通让真诚生根发芽,以及璀璨夺目的多样性让灰黑的乌云弥散成咆哮的彩虹。但也有困境,分享欲没有共鸣,便想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本就既少又精,反思的尽头也许是不再反思,真真正正地接纳自己。有时想孤独地度过年复一年,有时想热闹地喧哗日日夜夜,喜欢宁静与平和,喜欢孤独地自我探索,喜欢静静地观看世事变化;也向往社交,渴望倾诉,喜欢表达,喜欢观点的碰撞,喜欢戏谑的话语,喜欢偶尔的肤浅,喜欢接受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喜欢体验一出荒唐至极的悲喜,快乐本就不分高低贵贱,人生而复杂。
这是何种境界?坐看云卷云舒,抑或是淡对大起大浮。如果有机会,一定邀请到他来我的频道。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一切爱都是基于生命的欲望,而欲望不免造成痛苦,所以,拼命感受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才是幸福,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如果说幸福是一个悖论,那么这个悖论的解决正取决于争取幸福的过程之中,所知: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其实我想说,不要失望、不要悲痛,要相信发声的力量,要坚信努力的意义,这个是现目前最也是唯一能把握的东西,相信自己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请勿被悲伤所吞噬,心向阳光,胸怀热烈,你单是快乐的活着,就配得上优秀二字!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