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8分钟
播放:
59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真的搞不懂可这些80后人士的交谈,那种希望在年轻人面前赢得面子的心态该歇一歇了,不过最后的尊严都是靠奉承得来的是不是很可怜很搞笑?其实我有很多成年人或者是说中年人朋友,并且也十分敬仰尊重他们,因为年龄与生俱来的阅历令其赋予智慧的光芒,而一看到智慧就垂涎三尺可以说是我的见色起意,不过这些钦佩背后,是很多我看不下去的思想观念,总体来看这些中年人还是非常强撑面子的,可能在年轻人的能力面前感受到恐慌,于是要靠撑起来的名誉地位来博得尊重,可能已经老腐朽了,遇到相违背的观念不是下意识地反思问题,而是先意识到自己的面子受到了侵犯,自己的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于是乎开始愤怒,开始作妖。今天在向飙的书上读到一个观点,深刻的前提在于理解,并且在这种理解上做出批判性的见解,所以要理解这代人的心路历程应该从更早的理解开始说起。紧跟改革开放的浪潮出生,又亲身经历了计划生育的时代,在追求责任感和自我感的两难困境里往往选择妥协,婚姻的观念更是与传统规训接轨,当然,这排除暴发户、富二代和地主家的傻儿子。在全社会流动的时代里,社会处处是机遇,时代红利遍地开花,庞大的蛋糕还没有被分享。有人说,他们经历了由物质和信息不丰富到极度丰富但是过剩的过程。不过时代的困境还是萦绕在他们的头顶,有人这样总结:80后少年时没赶上教育免费,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毕业后没赶上工作分配,甚至还遇到金融危机,买房时赶上了房价暴增,结婚赶上了天价彩礼,有了孩子开始兴起费钱的精英式教育,忙着工作时赶上各种税改、延迟退休,自己是独生子女又赶上了国家催生二胎三胎,单人一对五供养老小的未来近在咫尺…但是也应该看到,他们依旧是行业的中流砥柱,是时代烙印最显著的人群,是背负着社会的期望和家庭的责任砥砺前行的奋进者,是在时代的不确定性裹挟中变成的长期主义者。

不过你要是说具体的中年朋友人类样本,我的典型例子还真是不少,比如说体制内做军官的某某,生活安逸、工资稳定、在管制和规则下唯命是从、重视教育和自身知识的获取、也因年少的吃苦经历而保持一种持续的自律性,他的家庭是具有超高发展空间的潜力股。比如说坚持创业打拼且拥有一定基业的某某,保持信息的敏锐性和丰富性,不断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关注国家经济和宏观导向,也持续寻求拓展自身的业务,但在育儿观念上仍坚持符合规矩的路径,为后代布局的道路不是学术发展的尽头就是仕途发展的路途,较为保守的思想和单一化的选择也是对社会严峻形势的无奈之举。比如说赶上地产发展红利的暴发户某某,实现了从农村走到大城市的梦想,也满足了找位年轻美丽的女士做情人的幻想,在经济中心置办房产、更改户口、改变行头,目的是希望尽可能地与农民身份一刀两断。更为普遍的一些人是更具备责任心和踏实感的人,他们做事靠谱认真、勤劳本分、为人善良、懂得感恩,他们分的清楚哪些是时代的红利,哪些是时代的无奈,也正是因此,他们继承了更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最适合用言传身教来教育中华儿女的人。

这和我们这代人的思想观念非常不一样,我们喜欢张扬做事,只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值得,我们配得上,我们更相信平等和自由,我们认为掌握话语权的人是把握真理的人,而非权势滔天的人,但是我们也十分擅长反思自己错误,擅长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人是一块布,缝缝补补之后便成为了一幅画。吐槽朝九晚五又不得不深陷内卷不可自拔,彻底对爱情失望的同时又十分渴望由爱情导致的婚姻,在躺与卷之间飘忽不定,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放弃找寻意义之间摇摆,相信资本的浪潮与挣脱世俗的束缚的人花开两朵天各一方,既有拼搏奋进的一腔热血,也有向往安稳的左右权衡,与其说我们是割裂的,不如说我们在热血身上附着了一层理性。在我身边的大学生往往是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为荣的,着无疑展现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人道主义的发扬,不过这种张扬自我的方式也并非毫无指摘,事实上,这种张扬的性格只能说明一些年轻气盛的人的真实心灵写照,这种写照是依靠自以为在知识的漩涡接受相对新潮和锐利的知识,与实际上社会阅历远远不足而行成的心理落差——一种将谈论这件事本身奉为圭臬的写照,所以我认为年轻人哀而不伤的毛病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归结为一代人这么简单。戴锦华老师曾说她放弃了和年轻人的沟通,因为她发现这当中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现在的年轻人个体性太强了,以至于他们的世界里容不下对他人的感知,他人只能是对自我的一种工具。加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体制内的工作,尽管会认为现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不过是还没战胜困难便提前缴械投降的既没有韧劲,又缺乏魄力,只喜欢轻松工作的一代人,但是人们又舍不得放弃稳定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接触高层人士的优势,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社会对年轻人提出了更高的门槛要求,也相应地收回了所有的温情和包容。

如果要和这些中年人打交道确实要认真思考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毕竟沟通的本质是一种服务,对于一场非学术的交谈来说,达成双方都愉悦的交流状态比一争高低要更接近成功。跟这些中年人交往的过程中,原先幼稚的懵懂的张扬的我,貌似也渐渐换一种思路思考问题,比如说给年龄更大的人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哪怕他们有时候自以为是、屁也不懂,比如说谨言慎行、低调行事,哪怕内心有个张牙舞爪兴奋至极的野兽,毕竟克制也是一种美德。害,权当也见识到了更多种类的人类样本罢了。我习惯在做事之前在大脑里堵塞了一堆方法论,这堆方法论能给我充分的安全感,以避免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飞,否则出了笑话犯了错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一般而言,人要是靠经验和前人走过的弯路来行为处事便会节约下大部分时间。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擅长反思的人,反思一般是做事情不符合规范或者受到挫折之后的应激反应,我很想极力地找出一套自己接下来在相应的场合或者遇到类似的事情的规范和标准,不过不幸的是,大脑飞速运转时刹车系统随即失灵,我把所有的做过的错事混为一谈、融成一团,我设想了可怕的后果,比名利尽失、友情散尽和被人讨厌,这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的不复深渊,所以自我反思也要学会适可而止,泛滥永远成灾,切记。很可悲的是,坚持自己原则的人被骂是幼稚、不懂得心有城府和逢场作戏的人被认为是中二,看起来成熟成年人把少年气完全妖魔化,这套系统认为,一个锋芒毕露、不按照社会规矩做事的人便会为这种张扬付出代价,这点我不否认,但是我也绝对不认同。我越发觉得我的复杂程度仅停留在单纯的维度上,而与人交往复杂的远超乎我的认知,错综复杂的生活实在是恐怖万分,有时候我想,我也不琢磨人心了,我也不处处照顾别人的感受了,我也不游刃有余且低调内敛,生活真的需要那么复杂吗?他们的价值观与我处处违背,于是我就委曲求全维持一团和气吗?总有人是追逐真理的,总有人会认为对事实的捍卫比争夺话语权和被尊重更为重要。

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此时此刻,你们是崭新的一代。但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成为老一代,然后从这个世界消失。如果你认为我的话太过分了,那我很抱歉。但,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更加卓越的人更会尊重新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而非秉持天朝上国的心态来苛求万国来朝。事实上,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应该明白病树前头万木春、江春入旧年的道理,不论你承认与否,人总是死于安乐。保持年轻,保持饥渴永远不会错。

也许坚持者也在少数吧,赤手空拳地殊死搏斗确实是愚蠢,但是切忌,勿忘初心,保留自己,一定要保留自己啊少年。圈子不合适就换,规则受不了就换,我永远支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切,永远支持你对真相和真理的追求。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喜欢胜比天高,我是要站在山之巅峰傲立群雄的绝代孤王,我向往那凛冽的寒风,我是高傲的头颅和誓不低头的放纵,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有多少,归来半生仍是少年的人有多少,千万别丢了自己,答应我,规则可以糊弄一下打个圆场,但是私下里要狠狠地唾弃它们,最好用唾沫星子喷射一遍,用屎盆子扣在上面才好。

我的自我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不是几个人就可以随随便便改变的。

(不喜勿喷,在社会的观点上,企图概括人群是种智识的懒惰,也是智识的狂妄,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总有些偏见,而下一代人总想突破一些偏见,拓展上一代人的认知,事实上,对于新一代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未知和不确定性更为真实,席瑞曾在其辩论中说,00后之中人与人的差距已经超越了代际的差异,说00后这一代人实际上还会制造一种内部竞争,所以在这些中年人身上,我会意识到他们的进步速度不如我们,我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灵动的思潮和求新的奋进,而是一种与社会的妥协,理想已死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实的问题永远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些陈旧的束缚,令我产生了痛苦和不解,所以产生如上思考,转念一想,一个在图批闲逛时遇到的叔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明显他是妥妥的中年人,但是一个保持学习和思考的中年人,胳膊肘里夹着一本《奥德修斯》并跟我娓娓道来古希腊神话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我很好奇地问他你形成了一套自己稳固的价值观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到:怎么可能,我每天都在被颠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猪丽叶t
2年前 河北
0
00:39 来喽 没想到小刘还能和社恐挂上钩 你是大社牛😘
猪丽叶t
2年前 河北
0
09:47 小刘最近几期播客都提到婚姻啦 最近看了b站上 是宇弦呀 这个up主讲的婚姻以及婚前十问 很有启发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