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86分钟
播放:
1,899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第一期内容,我们挑选了“当妈”这个主题下,最想聊、最有倾诉欲的话题——非“母乳亲喂”不可!
这件事儿,当之无愧是当妈前和当妈后预期 gap 最大的一个事儿——太轻视了!
关于这期内容我们想到过的备选标题有:
* 说说哺乳的苦与乐
* 哺乳和我想的不一样
* 母乳喂养?听听两个过来人怎么说
* 哺乳是被严重轻视的难关
*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哺乳那么痛/难!
* 母乳十级考试你能拿几分
* 当妈路上第一座大山:母乳喂养
* 你也以为母乳喂养是顺其自然的?
大家可以由此感受我们想要表达的感情。不知道大家听完,会选哪一个?
谁出现在声音里?
* 主播:Cookie,马队——两位母乳喂养半年以上的妈妈
* 嘉宾:灰灰菜——想要母乳喂养的适育女性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 初识母乳喂养:自然还是挑战? (00:47)
* 备战母乳喂养:满怀信心却遇挑战 (02:14)
* 第一次哺乳:预想简单实则波折 (03:06)
* 母乳喂养现实痛:含乳不易述苦经 (04:34)
* Cookie和“桃酥”的哺乳旅程 (07:14)
* 警惕!胸部变化可能超乎想象 (09:12)
* 混合喂养:坎坷路上的折中选择 (10:43)
* “追奶”真相:母乳喂养的心酸之旅 (13:57)
* 家庭观念冲突:哺乳路上的社会压力 (18:20)
* 身份演变:从女性到哺乳妈妈的心路历程 (20:30)
* 哺乳现场:乐趣与挑战并存 (24:21)
* 坚守母乳喂养的深层理由 (28:38)
* 妈妈外出挑战记:公共哺乳设施的真实面目 (33:47)
* 国内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官方资源的迷航 (41:56)
* 母乳话题为何不出圈?深挖背后原因 (49:34)
* 逆袭哺乳后遗症:运动对抗胸部下垂 (55:37)
* 母乳喂养:大陆和香港分别什么情况 (59:41)
* 二胎母乳喂养:再回阵线还是新出路? (01:08:39)
* 终章思考:母乳喂养对未来的启示 (01:25:21)
(由 ChatGPT 生成,风格夸张了些,但还是可以参考的~)
聊到的参考资料:母乳喂养课程和书籍推荐
* 书籍《享喂》:“如果在生娃前看过就好了,就能避免月子里混合喂养、被各种人说宝宝吃不饱带来的压力。这本书把母乳喂养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 what、why、how 都非常详尽地呈现出来了,是难得的科普好书。 全书价值观偏亲密育儿,个人感觉对妈妈的消耗挺大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性采纳。”
* 丁香妈妈课程《母乳喂养课》
* 丁香妈妈课程《宝宝混合喂养课》
* 香港卫生署的母乳喂养指南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这件事儿,当之无愧是当妈前和当妈后预期 gap 最大的一个事儿——太轻视了!
关于这期内容我们想到过的备选标题有:
* 说说哺乳的苦与乐
* 哺乳和我想的不一样
* 母乳喂养?听听两个过来人怎么说
* 哺乳是被严重轻视的难关
*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哺乳那么痛/难!
* 母乳十级考试你能拿几分
* 当妈路上第一座大山:母乳喂养
* 你也以为母乳喂养是顺其自然的?
大家可以由此感受我们想要表达的感情。不知道大家听完,会选哪一个?
谁出现在声音里?
* 主播:Cookie,马队——两位母乳喂养半年以上的妈妈
* 嘉宾:灰灰菜——想要母乳喂养的适育女性
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 初识母乳喂养:自然还是挑战? (00:47)
* 备战母乳喂养:满怀信心却遇挑战 (02:14)
* 第一次哺乳:预想简单实则波折 (03:06)
* 母乳喂养现实痛:含乳不易述苦经 (04:34)
* Cookie和“桃酥”的哺乳旅程 (07:14)
* 警惕!胸部变化可能超乎想象 (09:12)
* 混合喂养:坎坷路上的折中选择 (10:43)
* “追奶”真相:母乳喂养的心酸之旅 (13:57)
* 家庭观念冲突:哺乳路上的社会压力 (18:20)
* 身份演变:从女性到哺乳妈妈的心路历程 (20:30)
* 哺乳现场:乐趣与挑战并存 (24:21)
* 坚守母乳喂养的深层理由 (28:38)
* 妈妈外出挑战记:公共哺乳设施的真实面目 (33:47)
* 国内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官方资源的迷航 (41:56)
* 母乳话题为何不出圈?深挖背后原因 (49:34)
* 逆袭哺乳后遗症:运动对抗胸部下垂 (55:37)
* 母乳喂养:大陆和香港分别什么情况 (59:41)
* 二胎母乳喂养:再回阵线还是新出路? (01:08:39)
* 终章思考:母乳喂养对未来的启示 (01:25:21)
(由 ChatGPT 生成,风格夸张了些,但还是可以参考的~)
聊到的参考资料:母乳喂养课程和书籍推荐
* 书籍《享喂》:“如果在生娃前看过就好了,就能避免月子里混合喂养、被各种人说宝宝吃不饱带来的压力。这本书把母乳喂养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 what、why、how 都非常详尽地呈现出来了,是难得的科普好书。 全书价值观偏亲密育儿,个人感觉对妈妈的消耗挺大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性采纳。”
* 丁香妈妈课程《母乳喂养课》
* 丁香妈妈课程《宝宝混合喂养课》
* 香港卫生署的母乳喂养指南
关于《当妈记》这档播客
这是一档由两位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记录自己当妈过程的播客。因为我们两个当了妈以后才发现,一路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太多了,需要倾吐的情感也太多了——但讨论的声音、公开的信息、缓解的方式,都太少了。于是想用声音的方式,一方面对此能做点微薄贡献,另一方面记录自己这段人生历程。如果你在备孕、如果你已经当了妈妈,或者你的家人、伴侣正处在这些阶段中,很可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参考、共鸣、经验、信息。希望有帮助!
联系我们
* 微信号:mommymemoirs
* 建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添加👆🏻入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WAaaaaa
1年前
美国
6
幸运儿妈妈来分享:我的宝宝比较会衔乳,所以基本上没有遭遇过衔乳痛,但这是很少数的情况!当发现宝宝不太会衔乳时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帮忙及时调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及对于被人夸乳头条件好这点我深有共鸣哈哈哈哈哈哈!我的月嫂也是对我的乳头条件赞不绝口!我还从来不知道这也能被夸赞
孟岩_kzOd
1年前
北京
2
沙发
满满满满满正能量君
1年前
北京
2
如果早点听到这期播客,可能会提前多一点心理准备吧,确实没想到生前生后最大的gap是母乳喂养。月子里经历了孩子舌系带短+女娃娃吃得慢吃的少+乳头条件差+一直破每一口都疼到后背+大奶牛体质超级涨奶堵奶无法抱娃只能平躺+每天几乎24小时冷敷情绪崩溃,最终哭了四天之后决定出了月子回奶纯奶粉喂养🥹,放过自己。现在孩子3个月了,吃奶粉也长的很好,虽然很怀念那段亲密的时光🥺,但是也不后悔决定,做快乐的妈妈才能养育快乐的宝宝
HD254434l
1年前
广东
2
怀孕四周,刷到这个播客,认真学习💪真的没有任何亲人或者朋友讲授过关于生育、母乳喂养方面的经验或知识,就好像妈妈天生就会一样😂
薇薇_nFCf
1年前
北京
2
小孕妇狠狠学习了📑 期待月嫂篇,真的很担心被月嫂拿捏或者糊弄😩
冰糖汪
1年前
北京
1
虽然不会用到 但是学习了
Lenciky
1年前
吉林
1
感谢分享体会,希望在不断学习中缓解恐育心理,期待下一期。

MavisZ
1年前
陕西
1
好棒的分享,觉得很感动
hamn
10个月前
四川
1
1:11:37 探监放风

一个_小学生
10个月前
北京
1
1:17:51 感谢两位妈妈的分享🙏

叫我点姐
1年前
云南
1
这么想:当众喂奶没必要有羞耻感,如果有羞耻感,说明认同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而这是自然和美好的事, 再说,裸露乳房也不必羞耻,就算我裸奔那也是我的自由。我喂奶的时候如果亲戚不主动走开,我也拉开衣服就干!我一个朋友是研究女性主义的学者,她生娃那天直接一张哺乳照发朋友圈,都能看到乳房和乳晕那种,我刚点开震惊,过几秒以后我非常赞同她的做法!太酷啦!
Sarahere
1年前
北京
1
49:19 是独立女性还是喂奶妈妈是更“工具化”的产物,其实真的也看视角。我在读蒙台梭利的时候记得它很早的章节就说,野生的母狮子会非常精心的照顾宝宝,但是动物园的狮子有时并不会照顾,甚至有些会伤害它。当时那本书的观点是养育孩子的时候尽量在一个宁静而非社会化的氛围,我突然换位,如果我看到一头母狮不去喂养它的孩子,我会觉得它被异化了,不够自然;但是放到人身上,参与社会的需求常常会让喂养这件事变得异常。到底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工具化呢?也许人在追求效率的路上,工具理性已经变成了新的自然吧……

WAaaaaa
1年前
美国
0
1:19:41 我这种太平公主断奶了之后也没有变大(sad),也没有下垂
陈丽君
1年前
北京
0
先mark了

踩着筋斗云的小悟空
1年前
广东
0
先学习了

李柒柒
1年前
北京
0
认真听完学习了!

小山楂
6个月前
北京
0
06:07 哈哈 这是统一话术吗

cicipku
1年前
北京
0
我是前期全母乳,感觉月子和第二个月也是感觉奶量不够,孩子有阵子嗷嗷哭,追奶压力太大了。现在会觉得,也不必过于纠结是不是混合喂养。之前也是读了很多公众号倡导全母乳,现在觉得可能也有点过。

呆呆瓜瓜哎哟喂
1年前
北京
0
get 好多知识点,多多更新

Luca
1年前
河南
0
凌晨四点在又一次母乳亲喂受挫后难过的哭出来,宝宝一个半月开始奶头混淆,吃进去乳头又吐出来,导致我潜意识觉得她越来越喜欢奶瓶也就越来越远离我,奶瓶是否会开始慢慢夺走我们之间的依恋关系,越这么想越伤心,边用吸奶器边泵奶边流泪,即使看着娱乐视频转移注意力都无济于事。找的泌乳顾问一周陪伴指导明天即将结束,亲密育儿派的各种建议(多抱孩子多亲喂24小时喂养记录尿量称重倒推母乳缺口等等)更加重了我母乳亲喂挫败后的沮丧自责内疚,虽然懂得“母乳不是爱的唯一表达方式”,可心理上很难过这一关,加上泌乳顾问对我说“单靠吸奶器吸出母乳瓶喂那母乳会越来越少”以及“对妈妈的乳头不依恋,本质是对妈妈的情感不依恋”,这两点让我不甘心和生气,还有隐约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很差,差到喂不饱孩子而最终孩子会离我远去。可是冷静下来想怎么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评估孩子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呢,道理都懂,就是实践中也接纳真的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