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由我(申必仁)solo,讲一讲吴亦凡这件事。
如果这次是个很油很微博语境下“直男”的明星犯事,我才懒得说,该抓抓该杀杀就完事了。恰恰是娱乐工业根据年轻女孩的爽点创造的“鲜肉”反过来咬了女性一口,其中冲突和饭圈文化背后的潜文本值得深思。
“小鲜肉”这类明星大多都符合三个标准:
一个是源自(相对大陆)先进娱乐工业体系,比如当下我国的鲜肉不是韩团出身就是国内比照韩国模式培育的;
一个是当然是鲜,年纪小且白白嫩嫩没有攻击性的那种英俊,这两年还多一个要“乖”:不可以乱说话,不可以太有个性,屁股要坐得正。反观吴亦凡长得就不乖,还爱搞rap,其实就不是很符合这两年的趋势;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社交媒体。
归国的韩国偶像第一代大约是韩庚。他09年回国,同年新浪微博才上线,他那个时代的炒法和后来包括吴亦凡在内的归国四子比起来可以说是云泥之别。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艺人曝光靠跑通告、去杂志电视台上采访上综艺——全部单向、可控、频度相对也比较低。而当流量不分昼夜之后,24/7在线的“偶像”,并没有更像人更立体,反而更没有人味了。
任何东西沾上社交媒体只能变得极端化,偶像产业也只能去迎合这种极端。当你发现你只能讨好一群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讨好钱包最松、嗓门最大、行动力最强的那部分呢?这一点有些人不懂,有些人装作不懂。装作不懂也很好理解,毕竟很多时候人哪怕假装做梦都比清醒来得舒服。
只是花费无数资本和聪明头脑为年轻女孩的男偶像,在做的事情我们打开一看别说女权受不了,任何三观正常的人都受不了。
极端还包括“塌房”这个词,“塌房”这个词被挪用到娱乐圈真是太妙了。了解这个词由来的人其实很容易看出它里面所包含的恶意。今天的饭圈弟弟妹妹最想看到的不光是是自家偶像岁月静好,而是自家偶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同时别人家正在水深火热,所谓你死我活其乐无穷。
至于吴亦凡事件的独家特色,就是在录音中他泄露了对于自己尺寸的焦虑之后,吴亦凡变成了吴签。
我不想批判饭圈,因为没有人生来就是饭圈,大家刚出娘胎的时候都是白纸一张。所谓“何以至此”,只能是饭圈小妹妹小弟弟的长辈们没把世界搞好。再诛心点说一句,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应当信仰什么,应当为什么去奉献,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虽然你不一定觉得这个标准答案正确。
为何利维坦看似无所不能,还有这么多人“答错”了题?
本期议题
本期很短,就不分议题了。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