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古人对庄子的评价:有朱熹的“才极高,心极热,眼极冷”;有白居易的“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以及鲁迅的“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之正面;同时也有荀子的 “庄子敝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之负面(庄子蒙蔽于天道而不了解人道,从天道方面来讲道,道就全部成了因任自然了)。正面的评价我们看了太多,但我觉得荀子的评价还是很具批判性和建设性,很值得吸收。

国内学者过多从天道角度来看待庄子,和“逃避政治”、“精神脱离现实”、“躺平”等角度解读庄子过于贴近;若要克服这种局限角度,将尼采和海德格尔哲学的视角结合来看待庄子之哲学就非常有必要,可能能够有效回应荀子对“庄子敝于天而不知人”的批评,达到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视角来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陈鼓应、李泽厚、钟鼓等以及法国的 奥斯卡·伯尼菲和德国的 汉斯·梅勒以及日本的福光永司等正是如此)。

德国哲学教授汉斯·梅勒讲,“以存在主义概念补充庄子哲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些概念,如自由、独特的人生存在方式、成其自身等,都与本真密切相关。如果追根溯源,都可以追随到陈鼓应的著作。据陈鼓应的看法,庄子和存在主义者都在批判地反思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他们在官学的限制之外开辟了新的天地,为个体的发展和寻求灵感提供了空间。陈鼓应认为庄子和尼采对“羊群心态”持有类似的否定态度,他认为这两种哲学都在鼓励人培养一种对个体的认同,以超越他们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超越传统形式的“真诚”。《庄子》以其对“本真”的呼唤,构成了对儒家“真诚”的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人联想到尼采本人对基督教的批判”。对儒家的这种‘真诚’伦理,庄子的回应是,通过幽默和另外一些方法来解构和破坏“真诚”的观念。庄子并没有要求一种“更好”的真诚,它只是邀请读者将自身与理想化的真诚保持距离,幽默的态度觉察之,以看穿这一概念的谬误和缺陷,以及更令人厌恶的一面。真诚”要求我们付诸行动,并真正成为我们向他人所展现的样子;“本真”即寻找和表达真实的内在自我,并据此评价所有的关系

当下社会氛围越来越接近《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变形统一体,获取“闲情雅致”的元思想能力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边缘化。周濂老师说,“面对左手是恐惧、右手是娱乐、两手都很硬的社会,人们除了束手就擒,别无选择。这样的支配才是最彻底的支配,因为处于恐惧威胁下的娱乐最疯狂,而癫狂至死的娱乐反映出来的恐惧也最极致”。当下经济和文化(特别是人文)两者都罕见地进入长期加速下行的通道时代背景下,我们都处于快节奏以及焦虑感日益趋强的社会生活中,个体越来越趋于一个数字本身,就像卡夫卡《变形计》中描述的那样,彰显出时间的逼迫感,空间的囚禁感以及现实生活的压力感。因此需要一种生命哲学持续为我们个体实存进行辩护,悬解我们紧绷的内心,夺回被边缘化已久的闲情雅致。在对此觉察基础上,我们每个个体如何构建和巩固及辩护自我的独特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共建“善意的公共性”进行理性的对话,警惕及觉察消费主义陷阱、“娱乐至死”及“唯一真理观”的统治,从而达到存在者之解蔽,将自我的本真性敞开出来。正如陈嘉映老师所说,“人通常沉沦在他的日常生活里,只有从这种沉沦状态挣脱,从已经摆布好的现成状态中出离,人才真正存在。说得更大一点儿,人通过超越他自己获得真正的存在”。我想或许这个是当下学习且一窥庄子和尼采的生命哲学对我们的意义,然而试图一窥这两种哲学就像“林中路”一样,虽然它很漂亮但也很曲折且孤独。

主播...
漆园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