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集播客内容主要为之前民生博物馆里敦煌复刻大展的讨论,大家顺便向老师请教了和敦煌画作有关的故事与源头。
05:57 为什么古代中国有那么多石窟?为何古人选择在山中凿洞,将佛像安置其中?这种特殊的形式背后有何意义?
网络资料表明,古代的石窟佛像是统治阶级的宣传艺术之一,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皇室能进行大规模艺术造像的能力,还体现了王权背后的经济实力和全国性的组织能力。这种艺术形式似乎标志着国家进入了一个太平盛世。
石窟的开凿本身就是一项技术难题。通过完成这样的项目,统治者可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简而言之,开凿石窟就像是当权者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
10:33 古代中国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是信徒们以艺术形式永久供奉佛教的表现,旨在让更多人见证这些由佛经启发的作品
石窟艺术不仅是一种宗教供养,也是一种永恒的艺术遗产。这些艺术作品,诞生于信徒们的虔诚之心,既有来自皇家的宏大捐赠,也有普通信徒的朴素奉献。供养形式多样,从简单的食物到宏伟的石窟,每一种都是对佛教的虔诚表达。敦煌莫高窟是最著名的例子,但石窟艺术遍布中国,如榆林窟、东西千佛洞等,甚至在巴州地区也有类似的小型石窟。这些石窟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丰富多样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深厚信仰和敬仰。
12:23 如何判断已经掉漆的壁画的真实颜色?
12:44 石窟壁画的工艺
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主要使用了矿物质颜料,通过分析这些颜料的成分,我们可以了解其原始状态。而石窟的制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在山体中凿出洞穴,还包括复杂的工艺流程,如制作多层的地帐(类似帐篷材料),以创建类似画布的表面,供艺术家作画。
敦煌石窟的历史从公元4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4世纪,跨越了大约一千多年。这一时期涵盖了不同朝代的变迁,每个时期都在原有的石窟技术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发展。在现代研究和开发敦煌石窟艺术的过程中,常发现一些表面层剥落后露出更古老的壁画,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壁画艺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4:24 莫高窟产生的小历史
16:10 竹子在敦煌展里看到的一些画作的个人化感受
17:24 从光线的角度讨论复刻石窟的展的视觉效果,以及想象古人在石窟内创作的实际条件的艰难
20:11 不同光线导致古人对色彩运用和现代人理解的不同
21:36 凹凸法是什么?如何用“凹凸法”画画?
26:03 敦煌壁画的主题、主题的出处等;
敦煌的壁画大多来源于佛经,而非简单的日常或个人想象。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技巧,将心中庄严的佛国景象呈现出来,使我们今天能够一睹其风采。
敦煌石窟中的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佛教经典,还描绘了各种神话生物,如麒麟和其他异兽,这些也都有其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甚至还包括了印度教相关的神祇。敦煌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表现,还具有记录当时社会主要艺术现象和元素的功能。通过敦煌的艺术,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信仰、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例如农耕、酿酒和纺织等日常生活场景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体现。敦煌石窟因此成为了研究当时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
30:06- 39:05 大家对于九色鹿的故事的回忆
40:29 九色鹿是哪九种颜色?(一个玩笑)
42:56 敦煌壁画里九色鹿故事,讲到连环画形式的表达,以及故事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画作里的
45:49 九色鹿其实是佛陀的某一世。九色鹿故事是佛本生经的故事,类似于九色鹿的故事画成的壁画被称作“经变图”
48:17 还有哪些主题的故事出现在壁画里?
敦煌石窟的壁画主要源自佛教经典,其中包括本生经,即记录佛陀前世故事的经文,这些故事在壁画中被连贯化呈现。除了本生经,敦煌壁画还描绘了多种其他著名的佛教经典,如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药师佛经典,以及弥勒下生经和维摩诘经等。这些经典不仅在佛教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敦煌壁画中也体现了其深远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51:12 三界是指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53:19 诚挚的邀请听众朋友们留言提问,想约共同线下看展。
有兴趣的朋友请加小助手MLZM0420 报名 或者进群提出你宝贵的意见。
主播...

竹子Quince
帕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衔烛曳照
5个月前
上海
0
22:22 看到这一期就去查了查北京民生的那个展 感觉展陈和现在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完全一致哈哈哈哈 展上看凹凸法感觉非常奇怪画风极其原始,原来是因为氧化的原因!
草木青_n1sk
5个月前
江苏
0
声音太小了听不清

来自未来的耳语者
1年前
北京
2
节目内容很有意思,但是收音太拉了,声音忽大忽小,可能是因为每个主持人距离话筒有远近。在地铁上听非常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