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主播按】
谈到“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我们会不会更倾向于将其归类为“私人”问题和疾病?实际上,影响个人健康的因素通常都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次。
“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与社会之完全康健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健康的定义就已经由身体机能扩展到了精神心理、社会功能的范畴。这样的视角融合了微观与宏观的健康决定因素,同时也将精神心理健康纳入公共卫生建设中。
就在最近3月第一周以来,全国的疫情又出现了严峻态势。疫情使得公共卫生和精神健康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放大了。两年以来,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疫情的持续蔓延更是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地的医疗健康服务系统,并造成心理健康资源和服务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在此期间,公共卫生为精神健康的体系建设带来什么影响?社区在精神健康服务方面又发挥着什么作用?
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梁笛老师,从“什么是公共精神卫生”开始,联系我国现实,梳理历史脉络,由点及面地为大家带来一节公共精神卫生入门课101:)
【本期人员】
主播:Ivy & 吉清
嘉宾:梁笛老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的青年副研究员
【你将听到】
1. 与社会和历史脉络交织的公共精神健康:公共卫生何以谓 “公共”? 精神健康与公共卫生二者如何关联?
[1:28] 梁笛老师的求学研究之路
[7:50] 从历史出发:什么是公共精神卫生?
[14:45] 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将精神健康纳入公共卫生的过程
2. 金字塔式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我们离一个完备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还有多远?
[22:43] 以上海为例,谈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行
[23:50] 理想状态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应该呈现一个“金字塔”形态
[28:44] 全国范围内的地域资源差异、医保政策、财政投入等宏观因素是如何影响服务体系的?
[35:23] 建设完备服务体系的最大障碍或来自于专业人员缺口,以及对于精神心理问题的污名化
3. 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张力和价值判断:解决问题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因素,而非通过心理病理化的途径
[41:44] 针对特殊人群(譬如流动人口、老年人群)的精神健康服务
[49:24] “686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 中的争议:精神病患的登记、管理、隐私、公共安全、障碍程度划分
【号外号外!】
海浪入驻爱发电啦! https://afdian.net/@mind-hlfm
我们节目的持续更新和不断进步,都来源于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创意灵感。我们相信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都值得反馈和激励。你们的每一份“电力”,都在为我们蓄力,给予我们持久的动力,也在拉近我们的距离。如果你也认为我们的创作是有意义的,那就为我们发电吧~
我们在爱发电平台收到的任何赞助都会被用于海浪团队的基本运营支出以及志愿者奖励。
【延伸阅读】
梁永安教授,复旦大学“爱情课”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68624
【本期配乐】
红白色乐队《海浪》
【本期分工】
策划 | Ivy、吉清
音频 |泡馍、Ivy
文字 | 吉清、Ivy
排版 | Ivy
【海浪社群】
入群方式:添加心声公众号助手 小野人 (微信号:mindchn)为好友,备注 海浪听众群,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入群。我们将在微信群中与大家一起讨论可能的选题、提升节目质量的空间,以及分享一些我们平时的阅读和感悟。
【关于我们】
海浪是一档心声公益旗下的播客节目,聚焦当代人精神心理健康,每半月更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各种有趣的跨领域工作者分享,交流自己的专业经验与故事。
如果你想要对我们的节目进行反馈、就我们的观点进行讨论,或是想要和我们合作,你可以通过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来联系我们。如果想了解更多与精神心理健康有关内容,欢迎关注心声公益的微信公众号(mind-china)。
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稳定收到我们的播客,我们推荐大家使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通过粘贴拷贝RSS Feed来订阅我们的节目。也可以在Spotify, Pocketcasts, 小宇宙等平台上通过搜索找到我们。
RSS feed: https://mind.typlog.io/episodes/feed.xml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JhClGwjCXzzm3Wd1uGkAo
也欢迎大家来我们的主页:https://mind.typlog.io/
我们下期再见!
爱发电上赞助
谈到“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我们会不会更倾向于将其归类为“私人”问题和疾病?实际上,影响个人健康的因素通常都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次。
“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与社会之完全康健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健康的定义就已经由身体机能扩展到了精神心理、社会功能的范畴。这样的视角融合了微观与宏观的健康决定因素,同时也将精神心理健康纳入公共卫生建设中。
就在最近3月第一周以来,全国的疫情又出现了严峻态势。疫情使得公共卫生和精神健康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放大了。两年以来,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疫情的持续蔓延更是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地的医疗健康服务系统,并造成心理健康资源和服务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在此期间,公共卫生为精神健康的体系建设带来什么影响?社区在精神健康服务方面又发挥着什么作用?
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梁笛老师,从“什么是公共精神卫生”开始,联系我国现实,梳理历史脉络,由点及面地为大家带来一节公共精神卫生入门课101:)
【本期人员】
主播:Ivy & 吉清
嘉宾:梁笛老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的青年副研究员
【你将听到】
1. 与社会和历史脉络交织的公共精神健康:公共卫生何以谓 “公共”? 精神健康与公共卫生二者如何关联?
[1:28] 梁笛老师的求学研究之路
[7:50] 从历史出发:什么是公共精神卫生?
[14:45] 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将精神健康纳入公共卫生的过程
2. 金字塔式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我们离一个完备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还有多远?
[22:43] 以上海为例,谈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行
[23:50] 理想状态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应该呈现一个“金字塔”形态
[28:44] 全国范围内的地域资源差异、医保政策、财政投入等宏观因素是如何影响服务体系的?
[35:23] 建设完备服务体系的最大障碍或来自于专业人员缺口,以及对于精神心理问题的污名化
3. 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张力和价值判断:解决问题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因素,而非通过心理病理化的途径
[41:44] 针对特殊人群(譬如流动人口、老年人群)的精神健康服务
[49:24] “686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 中的争议:精神病患的登记、管理、隐私、公共安全、障碍程度划分
【号外号外!】
海浪入驻爱发电啦! https://afdian.net/@mind-hlfm
我们节目的持续更新和不断进步,都来源于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创意灵感。我们相信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都值得反馈和激励。你们的每一份“电力”,都在为我们蓄力,给予我们持久的动力,也在拉近我们的距离。如果你也认为我们的创作是有意义的,那就为我们发电吧~
我们在爱发电平台收到的任何赞助都会被用于海浪团队的基本运营支出以及志愿者奖励。
【延伸阅读】
梁永安教授,复旦大学“爱情课”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68624
【本期配乐】
红白色乐队《海浪》
【本期分工】
策划 | Ivy、吉清
音频 |泡馍、Ivy
文字 | 吉清、Ivy
排版 | Ivy
【海浪社群】
入群方式:添加心声公众号助手 小野人 (微信号:mindchn)为好友,备注 海浪听众群,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入群。我们将在微信群中与大家一起讨论可能的选题、提升节目质量的空间,以及分享一些我们平时的阅读和感悟。
【关于我们】
海浪是一档心声公益旗下的播客节目,聚焦当代人精神心理健康,每半月更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各种有趣的跨领域工作者分享,交流自己的专业经验与故事。
如果你想要对我们的节目进行反馈、就我们的观点进行讨论,或是想要和我们合作,你可以通过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来联系我们。如果想了解更多与精神心理健康有关内容,欢迎关注心声公益的微信公众号(mind-china)。
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稳定收到我们的播客,我们推荐大家使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通过粘贴拷贝RSS Feed来订阅我们的节目。也可以在Spotify, Pocketcasts, 小宇宙等平台上通过搜索找到我们。
RSS feed: https://mind.typlog.io/episodes/feed.xml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JhClGwjCXzzm3Wd1uGkAo
也欢迎大家来我们的主页:https://mind.typlog.io/
我们下期再见!
爱发电上赞助
主播...

JoSeaz

大头下雨不愁

童舒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亚瑟小陈
1年前
上海
1
有一个一点反认知的点是老师论证了上海的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其实已经非常完备甚至世界领先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体感里在上海中产以上的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不论是认知还是就医后的满意程度是不如海外的。不知道出现这样体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Zorina
2年前
1
北京的区级精神专科医院,或是叫区级的精防所,以及一些区级的以精神科为主但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的医院,比如石景山的五里坨医院,还有北京各大综合医院如果有精神科或心理科的话,他们普遍原研药货不全,所以如果你只是需要一个很普及的抗抑郁药,你去离家近的区级医院或综合医院会没有药或仅有仿制药,然后如果不想请假只周末有空的话,区级及综合又没有医生了,这让大家都习惯了往北京3大专科医院跑了。
lily_YEcT
2年前
广西
1
主题太好了,宝藏,因为我正在写精神障碍群体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