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1分钟
播放:
245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波妞,你也要去看更大的世界。”



课代表划重点


04:20 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娜塔莎·沃丁《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07:00 布尔迪厄的性别观点。


08:07 由《坠落的审判》北大首映礼生发的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的讨论。


11:06 布尔迪厄与“文化资本”。


13:28 Why elite students get elite jobs?


16:10 什么是“学历倒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7:30 安妮·埃尔诺实现的阶层跃迁,以及对自己的阶层变化的看法;布尔迪厄“把自己作为方法”,观察自己攀登过的“阶层阶梯”。


21:20 来自的省份,被贴上的标签,以及随之而来的刻板印象。


24:40 北京学生的焦虑和应对的方法。


30:51 北京的“小升初”是如何进行的。


36:10 自主招生与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北京重点大学的学生。


37:20 “北京考生的试卷也太简单了吧”。


44:20 纪伯伦《沙与沫》:在海与风赐予我们语言的千万年前,我们只是一群带着渴望颠沛流离的生物。如今,我们怎么能够只用昨天的声音,来表达我们心中的远古岁月呢?


46:28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


47:55 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简·奥斯汀的历史地位,勃朗特姐妹(包括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女性写作的困境,和伍尔芙自己的局限性。


想要一起散步?


添加微信yiqisanbuqu,加入“一起散步去”听友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牛牛牛2025
1年前 北京
0
很喜欢主持人恰到好处的追问和点评,对于菲比说的不想让自己划为任何一个群体也很有共鸣
棒打小酥肉
1年前 英国
0
感觉“来”与“去”真的是导向至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微妙思考。读书的时候,假期结束会有同学说“我要回英国”,每次看到都会稍微迟疑一下。可能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该被介怀的问题,大家有居留卡就是特定时间区间的居民,有为了融入当下环境付出努力,有在相关的环境中规划未来的可能性,潜意识里觉得被环境接纳也很正常,“回”也无可厚非。但个人觉得潜意识里我只会觉得有归属感的地点会让我回去。回想一下我只会说“我要回学校”,当时觉得只有学校是无条件包容我的,这个语境下的归属是双向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