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4分钟
播放:
847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第一期节目里,我选定的主题是声音。
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所有参与讨论的朋友都是通过声音认识彼此的,我们从未在现实生活中打过照面。如果说,过去世界有似“笔友”这样的关系,那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音友”。所以,我觉得以声音作为第一期的主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期参与讨论的朋友有与章,X还有Chelsea。在这期播客里,我们会各自回答一个相同的问题:当提到“声音”这个概念,你会联想到什么?欢迎收听和分享。
收听提示:
1. 与章
1. 约翰·契弗在《纽约客》发表的小说《巨大收音机》
2. 隐私的幻觉
3. 自我的脆弱性
2. X
1. 动物与声音
2. 声音与记忆的关系
3. 日本游戏《Real Sound》
3. Chelsea
1. 声音与通感,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呐喊》
2. 朱利安· 巴恩斯《时间的噪音》与主旋律
3. 声音与心流
相关作品:
1.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
2. 斯派克·琼斯电影《Her》
3.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4. 《诗经》
BGM
1. Alone in Kyoto by Air
剪辑:Chelsea
联系方式:
1. 与章:[email protected]
2. X: [email protected]
3. Chelsea: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hakewell
2年前 浙江
4
如果你并非没有看过这个世界的光与实体——如果你曾阅读过一些书籍——如果你浏览并熟悉了某个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内容,在你们未曾打过照面的时候,你是否会在第一次听到其声音的时候产生某种中性的错位感?“那声音好像另外一种东西”,“那声音的质感是写着这些文字的人所生成的”,“是ta”……“但我看不见,我也就此断了关于面庞的念想”。面庞,外貌,是身体的地形。一个个移动的、有机的有机。而你的声音,你的留不住的音响,和我所知的那个你有什么关联? 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官,以不同的顺序,进行表达、接收的媒体,令我们的感官迭起。 此时的体验像是某个非先天的视障人士。
秦旷
2年前 广东
2
西方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声音=在场=存在(今天刚看到所以马上想起来)
HD427890y
2年前 美国
1
感谢十分关切 有你们相伴 一路同行 期待更新🍄
HD1046563x
2年前 湖北
1
1:04:08 就像共情分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联觉也分为语言联觉和知觉联觉。前者就是“通感”,是修辞意义上的,有意地人为串联不同感官经验,是对认知能力的运用。后者则是知觉现象,是确切体验。
乾乾
2年前 湖北
1
与章原来是男生吗…啊!我一直以为是女孩子
totoro_2810
2年前 湖南
0
🦋🦋
HD1046563x
2年前 湖北
0
32:54 声音可以被动输入,文字只能主动摄取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