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令狐磊,杂志人,文化策划人
《周末画报》出版人、《生活》主编、创意总监及超媒体(现代传播)集团商业发展总监。曾为方所创意总监并担任上海精选时尚文化集合店“衡山·和集”主理人及方所西安店的创意策划工作,实践文化与商业的内容空间的创新再造。由其创立的文化力研究所,是方所旗下实践文化创新和文化与商业协力发展的机构。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老朋友令狐磊来聊聊杂志这个话题。随着媒体的进步、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杂志被取代了吗?杂志被手机屏幕吃得一干二净了吗?国内外的杂志市场发展是什么样的?杂志的使命感是什么?
令狐磊分享了他在接触和从事杂志行业的经历,杂志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杂志是大量生活素材的远景呈现,以前我们迷恋的是杂志的图片,追求的是杂志的品牌化发展;现在我们迷恋的是杂志的数据,追求的是杂志的产品化发展。
随着疫情三年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还是需要一个高品质服务的空间,那么我们对媒介的需求也一样,需要一份可以提供深度精美阅读的媒介载体——杂志。节目中我们也一起聊到了支持杂志的理由,除了文字化表达,还有杂志产生的连接和共创作氛围。
时间轴:
00: 48 杂志死了吗?杂志被手机吃干净了吗?
08:16 令狐磊最早看的杂志是什么?
12:40 很多事情到90后00后年轻一代又搬回来了
15:23 范庭略接触杂志的经历
19:04 令狐磊从业杂志行业的经历
23:37 杂志的定位和品牌价值
26:53 自媒体共创作的时代和价值
33:28 疫情三年对媒体的改变
40:23 杂志创作存在的文化差
46:49在中国行得通的杂志未必在全球化受欢迎
49:07 城市和媒体的关系
54:27 机场阅读杂志场景的开拓前景
58:13 社交媒体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1:00:25 听电台和听播客的区别
1:04:00 用国际思维和国际审美体系做杂志
1:07:09 杂志培养了一批生活方式具有前瞻性的人才
1:09:44 电子杂志的消失
01:11:24 杂志的使命感和支持杂志的原因
01:21:16 令狐磊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