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顾惟颖
顾惟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剧,专栏作者,出版个人作品《一个人的淮海路》、《世界上第二孤独的人》。
寻找幸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快乐的过程,你一旦意识到自己幸福的时候,你的幸福就已经过去了。当你意识到自己幸福的时候,你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你真正快乐的时候,你是意识不到自己是幸福的。
现在才5月,如果把2023年留下10部国产影视作品的话,《平原的摩西》和《漫长的季节》一定是其中之二,甚至有这两部国剧就够了。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著名的剧作家顾惟颖女士来聊聊最近大热的国剧《平原的摩西》和《漫长的季节》,从服道化、演员的演技、描述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题材等方面可谓是今年的惊喜之作,两部剧都体现了90年代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转型和个体的衰败感,虽然讲的是一个东北故事,但人性是共通的,无关地域,这里面从父辈延续的记忆和强烈的现实感却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情。
这几年我们热烈讨论了东北文艺体系,创作者是有态度的,他们更多地去讨论个体,勇于去表现父辈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回避时代伤痕性的东西,又饱含了悲悯的东西,在《漫长的季节》中,不能简单评价人物的黑白好坏,要一体两面地来看,可能在这个世界他是受害者,但实际有时是个施暴者。在大时代的经济转型和巨变中,正常的情感机制受到了震荡。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你所喜欢的关于描述时代城市变动下个人家庭的影视剧!
时间轴:
00:25 《平原上的莫西》:电影化 小说化
03:37 《漫长的季节》:城市小人物的衰败感
10:03 为什么上海没有出现实感强的影视作品?
12:31 伟大作品的潜质因素:爱情、凶杀案 时代伤痕
15:56 《漫长的季节》:小说特质的魅力
19:00 寻找幸福的过程本身就是不快乐的过程
24:49 上海女性地位比较高的历史原因
32:31 从年轻人视角切入90年代父辈的挫败伤痕
38:21 城市形态的变化和父辈的生活记忆
47:14人口迁徙带来的关系和情感机制冲撞
54:36 国剧的多元化和更趋向现实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