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从网上看到那则打人视频后,临时决定本周一录下了这期的内容。
NOT ALL MEN, BUT ALL WOMEN
是的,并非所有男人都是强奸犯,暴力狂,但是所有女人都生活在性别暴力的恐惧中。
4‘16讨论出现的人群
打人者,受害者,围观,店家
5‘37~10‘26 媒体的报道用语
男子尝试抚摸女子后背,男子和女子交谈,男子加入战局,对抗几名女子。
这种春秋笔法的报道真的是够了,用这种中性的词语描述这样一个地女性的暴力事件,将性骚扰,暴力殴打等十几发生的事情轻描淡写,各打五十大板,暗示女的也有错,你怎么能反抗呢,一看你一反抗,其他男子也就斗加入这个战局了呢。
在后续的报道中,关于女生的伤情,也全都是伤情稳定,被打到脑震荡头晕叫伤势稳定
骨头折断脏器破裂叫伤势稳定
10’26~ 搜狐报道;分析围观群众群众为什么不愿帮忙
13‘38 ~受害者有罪论与完美受害者
打人事件刚出来就有自称知情人士出来说受害者是坐台小姐。
女人不能半夜两点出门吃烧烤,那男的可以吗?不是男女地位平等了吗?
引用:
“完美受害者”,顾名思义,是指公众在侵害事件中(本文特指性骚扰、性侵害等性别暴力伤害案件),要求受害者必须是完美无瑕、不存在任何过错和过失的,否则侵害行为就存在合理性。这种要求会导致受害人因为自身某个或某些行为的不完美,反过来被恶意批评和指责。
“完美受害者”对应的另一个常用词是“受害者有罪论”,在本文仅限定于性骚扰、性侵害等性别暴力伤害案件。在这些伤害案件中,“受害者有罪论”系指受害者之所以被伤害,是因为其自身也存在问题,即把案件的发生归咎到受害者也有错的论调。
社会对于男女人喝醉酒的双标态度
22‘50 《知晓我姓名》
你只是被侵犯了,可那个男生确实要失去自己的大好前途啊!
人品和学历,能力等是不能挂钩的
30‘50 女性要学会保护自己?!
女性:我能不能,我行不行,我该不该
男性: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们女生已经是生活地小心翼翼了,我们难道不知道要如何保护自己吗,但不管我们再怎么保护自己,只有有加害者在,就永远不会安全,有女生在自己的家里都会收到伤害,你说我们还要怎么样 因为要「保护好自己」,于是男权意识就这样悄无声息构建起,针对女性的「隐形宵禁」。
43‘12这是暴力事件,不要上升到男女对立?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性别问题,是男子去性骚扰女性不成殴打女性
45‘47 男人要保护女人
他们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个说法就把女性放在一个低位上了,女人不如男性,是弱者,需要男人来保护。本质上依然从来没有意识到男女是一样平等的人,并不需要你的保护,所谓“保护女人”,保护的只是自家的私产,那外人自然是不能轻动的,但他们可以决定女人的命运。
也有人评论说想象一下这是你的女儿,老婆,母亲被殴打呢,或者这些殴打女人的男人家里是没有女性亲戚吗?
他们当然有了,但妈妈、老婆、女儿或者姐姐妹妹,也是他们的私产,所以当私产被侵害的时候,他们会愤怒,而如果其他女人被侵害,他们就保持“理智客观”甚至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因为那和他们的利益无关。
男人约束好自己的言行,不伤害女人,就谢天谢地了。
上野千鹤子《厌女》,其中有这样一段:“保护”意味着将人关进围栏之中,终生支配。无论那个围栏是温室还是监狱,无甚区别……而且,当一个男人“保护”女人时,他的外敌常常是比自己更强有力的其他男人。“保护”不过是“所有”的另一种表达,却成了“爱”的代名词,这正是“权力的色情化”。
53’00 世上还是有好男人论
每当发生这种女性受到伤害的事件下总有人评论世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试错成本太高了。
女性何时才能免于恐惧!?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