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大家好!
这期继续跟大家聊聊工作话题。
yilin最近在读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又译《狗屁工作》)这本书,书里提到,1930年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关于未来工作时长的预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积累,到2030年,人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就能维持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水平。
然而,凯恩斯的预言并未实现。在现代社会,尽管经济确实在增长,许多人的工作时间甚至比凯恩斯时代还要长。
在当下,抱怨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所有工作都是“狗屁工作”,我们也曾经被“人生是旷野”这样的描述搞得心旌荡漾,目眩神迷。
但当我们坐下来,尝试回答“你讨厌工作具体讨厌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对工作又有了新的感受。
这期节目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祝你收听愉快!
时间线:
01:01 凯恩斯预言20世纪末人会从工作中解出来,为什么没有发生?
03:34 大厂人“面试造航母,入职拧螺丝”的落差
04:48 一轮轮的面试筛选只是为了获得一张门票
09:03 理性经济人假设我们以ROI最大化为目标而工作
10:01 钱多事少还不快乐,这是矫情吗?
婴儿铅笔实验-世界因我而改变,我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
13:49 当我在公司变得很闲,我却抑郁了
16:00 工作的不自由在于:丧失对生活做议程安排的权利
19:00 职场政治学:嫡系文化、山头文化
19:38 职场博弈:当所有人都给自己打一等绩效
23:47 当前的工作伦理下,每个人都有过度自我管理的倾向
24:53 “有意义的工作”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27:17 有一种工作被生造出来只是为了填满你的时间
28:06 时间是如何成为一个可以被买卖的概念?
31:59 在时间被发明之前,人们用行为测量时间;在时间被发明之后,人们被时间安排去行动
34:04 当时间可以换钱之后,如何花费时间就开始道德化
34:45 有了时间,我们才有速度、效率的概念
37:10 购买时间的人不能接受规定时间内我们去做其他事
38:30 时间被发明出来之前,我们要的是产出;时间被发明出来之后,我们要的是时间本身
42:23 为什么旅行的时候时间过得很慢?
参考资料:
《毫无意义的工作》-大卫·格雷伯
BGM:
《风中的早晨》-马宜忠/王新莲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