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知要做的事却迟迟开不了头;新年计划夭折在一个又一个“明日复明日”的借口中;在deadline到来前一边紧张地玩手机,一边宽慰自己刷完这页就开始……
拖延现象,在正式的定义里,指非必要的、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在互联网世界里,它成了人们自嘲的一种“病症”,一个站在“自律”、“高效”背面的大魔王,一种阻挡我们实现理想生活的罪魁祸首。
等等,对于拖延症,我们难道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自责和忏悔中无可奈何吗?
作为三个以不同方式和心态拖延的主创,我们在这一期里诚恳地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抽丝剥茧。木登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深恶痛绝却也摸鱼得理所应当,凡美在拖延中选择了与其和解,欣雨有拖延行为但并不把它们归类为拖延症。
我们如何看待拖延这件事情?如何应对快节奏的生活?拖延,不可以吗?
本期你将会听到:
拖延反映的是什么身体信号?
如何把拖延变成一种时间管理策略?
教育环境塑造的标准,哪些依然在影响着我们?
下期会在一周后播出,你会听到:
反思拖延:社交媒体无限放大的产物?
拖延无罪,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自律榜样的形成:我们在用生命供奉一种理想生活
-时间轴-
3:30 凡美:拖延症要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养育方式
9:08 木登: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值得摸个鱼
10:00 凡美:接受了焦虑就是这种工作模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4:05 凡美:我的应对办法心理医生不一定同意,但对我很有效
15:50 欣雨:我从不觉得拖延是我自己的问题
16:20 拖延反映的是我们被忽略的信号
17:55 如何应对生活中不得不去做的事:想象一个句号
19:51 在拖延前“预判我的预判”
21:35 拖延反应的是人性的Present bias(即时倾向)
22:44 木登:转变心态,利用人性本能
24:03 害怕失败是拖延症的成因之一,欧美和中国同学的心理习惯不同
28:10 警惕用三好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29:05 生活的三角形理论:平衡意味着取舍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