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报考两三行,兜兜转转小十年。
学新闻、上电视;学商科、做白领。如果职业方向这么直接、生活这么简单,我们确实会少很多辗转反侧的深夜,但回想,我们可能更爱这大学之后,黑白不再分明的立体世界。在劳动市场,人力是商品;但专业于我,又何尝没有些人文情怀的意义。
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不喜欢来概括我们做出改变的原因,转学校、专业、工作,只有遇到一个分叉路口,才有机会开始新的旅程、新的探索。同样,那些为转型而加的班、熬的夜,激烈的竞争和微薄的机遇,也不能否定我们的“前半生”。人生或有迷茫,但经历绝无浪费。
大学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又在寻找什么?我的选择,“对”了吗?用昊邑总结我们仨共性的一句话来说,“怀疑,是大学生进步的阶梯。” 生活不会定型,我们又为什么要呢?
本期你将听到:
- 选专业,我们的理由是?
- “无用之用”VS“就业导向”,当浪漫的经历撞上现实的考量
- 进入社会,大学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事是?
本期嘉宾:
昊邑:半路出家转法律的新闻学子,现律所打工人
Disclaimer:节目讲述仅基于个人就读体验,在有限时长里,也难以全面阐述,请听众朋友们谅解。
🕙 时间轴:
02:44 欣雨:斥资找中介测算专业,我选“对”了吗?
05:11 昊邑:“包打听”、爱管闲事,也成了学新闻、法律的重要特质?
07:08 木登:电视剧里挑专业?学习商科,我找到想象里的高大上了吗?
09:05 欣雨:大学前两年,新闻没咋跑,校园活动真不少
11:30 大学能带来专业性和步入社会职场的不可替代性吗?
通才专业如何向社会展示我们的能力?
17:30 现实 vs 浪漫主义:人力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理想和自我实现
20:27 昊邑:大学最可贵的是:“不要用你的幸福衡量我的幸福”
25:20 欣雨:喜爱和离开中传是同一个原因
29:44 木登:困惑之源——专业目的性和人文性,我们其实都想要
33:32 关于大学学风,我们有话说
41:47 欣雨:大学教会我,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被“教”会
45:51 昊邑:从挤地铁看历史资源,从宿舍管理看权力架构
48:32 木登:如果再来一次大学,你会做什么?
🎙️出品团队:
策划:木登、欣雨
文案:欣雨
时间轴制作:欣雨
剪辑:木登、Cici
🎵音乐清单:
达达乐队 - Song F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