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自己是个“女性主义者”吗?
在阅读并接触女性主义图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曾不断地被他人、被自己反复追问过。
波伏娃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后天塑造的。”
上野千鹤子说,“女性主义,就是追求一个能让弱者得到尊重的社会。”
李银河强调,“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
戴锦华认为,“女性的彻底的解放一定是人的解放。”
关于女性主义的图书一直都有,但近些年出版业呈燎原之势。
第二期内容,我们就此现象聊了各自的想法,不限于品牌和图书,我们也分别回望了打开我们“女性主义之门“的那段记忆。
【本期主播】
于北,编辑,豆瓣@于北啊
DD,博主,小红书@DD
恩惠,编辑,豆瓣@瓦片外婆
01:42 女性主义图书概念的“兴起”
11:42 女性主义图书的范围
18:40 对我影响最大的女性主义图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22:14对我影响最大的女性主义图书《阅读浪漫小说》《现代性的性别》
25:40 对我影响最大的女性主义图书《浮出历史地表》《第二性》
37:35 专注女性出版的图书品牌
38:48 男编辑做女性图书出版
43:32 世界越来越悲观
【本期提到的图书】(按出现顺序排列)
《第二性》
《阁楼上的疯女人》
《厌女》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黑箱》
《知晓我姓名》
那不勒斯四部曲
《82年生的金智英》
《坡道上的家》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绝叫》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始于极限》
杨本芬女性三部曲
《女性贫困》
《成为母亲》
《素食者》
《白》
《成为母亲的选择》
《应得的权利》
《初为人母》
《看不见的女人》
《看不见的女性》
《N号房追踪记》
《单身女性的时代》
《回归家庭?》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李夕夜,不再沉默》
《乐园之丘》
《如何抑制女性写作》
《母乳主义》
《浮出历史地表》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奶酪与蛆虫》
《制造消费者》
《阅读浪漫小说》
《现代性的性别》
《女性主义》
《她身之欲》
《我在现场》
《基层女性》
《晚婚》
《闺塾师》
《妻妾成群》
《米》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