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6分钟
播放:
431
发布:
4年前
主播...
简介...
在这个越来越焦虑的时代,“上岸”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大家都希望在混乱中寻找一种安定感。其实我一直对这个词保持着警惕,因为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是想“上岸”,实际上却只是迷恋“上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获得鼓舞,你不用去承担太多的风险。这一期节目,我们来聊聊“上岸”和它背后的路径依赖。
主讲人:
阿诺
BGM:
《구름으로 가자》 - Lucid fall
《Do You?》- Yiruma
关于我们:
微博:@生活减速带播客
微信:tensounds (听众群)
网站:https://msha.ke/tensound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欧姆
4年前
3
09:25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内心的认可会让你不在意大众的认可
BrightLin
4年前
3
我一直很不喜欢“上岸”这个表达,首先因为它听起来特别功利主义,过于看重那个所谓的“上岸”的结果,而忽略了努力的过程,但我认为这个过程教给我们的东西往往才是最有价值的。
阿诺的观点看似跟我相反,但其实讨论的维度不太一样,但对我很有启发:我们最想要的其实并不是“上岸”这个结果,而是“在上岸的过程中”这个状态。
倒也不是享受过程,更像是借助“上岸”这一借口,逃避做出更适合自己、但充满不确定的选择——毕竟有现成的“考研”、“招教”这样确定而普世的“岸”,辅以各种辅导机构规划好的航线,总比自己创业、自由职业稳多了。
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有明确的目标:上小学是为了升初中,上初中是为了升高中,上高中是为了升大学,连考试科目都几乎定好了……
这对教育培养和社会选拔来说的确很高效,但也造成我们只学到一些不知道有没有用的知识,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些知识,也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知识。
更大的弊端是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以前的一切目标都是由社会、学校、家长给定的,但高考后,面对“大学那么多专业怎么选?本科毕业是要走进社会还是继续深造?找工作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这些自己决定目的地的问题时,我们迷茫了。
由于从小就没有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这时我们最容易选择的方式就是回到熟悉的配方:找个试考一考,研究生考试也好,注册会计师也罢,考什么不重要,“在准备考试”才重要。
这大概就是阿诺想表达的路径依赖。对路径依赖的人来说,自主选择看似自由,但这更像是一种混乱;“上岸”看似充满不确定,但其实是给定的目标。
这一观点很有洞察力,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讨厌“上岸”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它简化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这一点阿诺也有提到,就是一劳永逸。
这个说法就像“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样,仿佛生活将被“上岸”彻底拯救,从此就不用奋力划桨,也不再需要面对风浪。
这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误解,我们坚信到达某个节点后、完成某项成就后,生活将一帆风顺,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我们脱离了苦海,我们的生活将甜得像糖。
我不否认“上岸”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愉快,至少会维持一段时间的舒适期。
但长期来看,高光、巅峰只不过是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片段,不久之后,我们会发现,上了岸还是要面对柴米油盐,上了岸还是难逃喜怒哀乐。
这时,我们很可能会感到被欺骗,感到失落,感到人生无意义,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这么久有什么意义,接下来又要往什么方向走。
生活永远是个过程。生活从来就不是“上岸”这一个点,而是一条起起伏伏的线。
其实,“Happy Ending”真的有那么好吗?如果没有痛苦,那么幸福也将不复存在。喜怒哀乐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我们不仅要享受欢乐,也要享受悲伤。
你可以不热爱它,但至少先看清它。
欧姆
4年前
2
06:03上岸之后变得空虚,是因为不是享受岸本身,所以就路径依赖地找下一个岸

真是B君
4年前
1
13:27并不是在苦海中找到一个岸作为人生的终点,而是真正的享受在苦海里畅游

legohi
4年前
1
带着小小岛努力从一个小岛游往另一个小岛中

温温温水
3年前
1
06:11 路径依赖😢
七个梦
4年前
0
还在苦海里

真是B君
4年前
0
13:08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人如果是永世轮回的,你这辈子遇到的问题下辈子还是会碰到,这样子你会不会试着接受一下那些苦海
BrightLin
4年前
0
00:17 喜欢阿诺的声音
BrightLin
4年前
0
15:23 “生活减速带,陪你慢下来。”说这句slogan的时候起鸡皮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