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8分钟
播放:
4,670
发布:
4年前
简介...
你知道为什么许多“厂二代”们不愿意接手自家工厂吗?“只要会打字,就会设计包装盒”,是噱头吗?本期创业内幕,我们邀请到了包小盒的创始人兼CEO王先锋,来共同聊一聊线3D包装设计和印刷服务平台包小盒的创业故事。
【03:13】有关包小盒
【07:00】王先锋在创业包小盒之前做什么
【10:27】未来设计和包装带来的价值会指数级的增长
【14:44】只要会打字,就可以使用包小盒
【21:49】包小盒可以做到色彩的标准化
【23:57】包装在中国的市场有多大
【29:45】如何筛选供应链,如何给它们评级
【33:28】公司商业化模式以及如何盈利
【38:26】“厂二代”普遍不愿意接手家里的工厂
【42:48】印刷厂用了包小盒后利润会有提升吗
【45:40】包小盒的用户数量及构成
【53:40】老牌大客户还活在传统生态中
【58:45】包小盒的第一个客户是怎么来的
【68:54】投资可能是这世界上最难的工作
【73:45】包小盒招聘的渠道和职位
《创业内幕》粉丝群已经开通
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GGV线下活动动态,见到GGV纪源资本的投资人,结交其他互联网圈子里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1)添加微信号"cynmxzs"(“创业内幕小助手”首字母)为好友,并在好友请求中标注“创业”
2)把你的全名和职称发给创业小助手
如果您想约访谈,请添加小助手微信,并附上访谈嘉宾简介,小助手将帮您对接。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hirley77771
4年前
14
22:00 严重怀疑 ggv 投资前根本没了解包装打印流程,这项目太水了… 不说打印效果完全是和厂家相关的,你电脑就算看得到效果,也得试,再来就是行业痛点根本就不是设计这块,而是工厂资源对接,还有材料这些供应链方面,都成立公司做消费了,连个会ps的都找不到吗?如果不是tb,那这个市场就小的可怜,投资价值在哪呢……
Silver_bk
4年前
6
23:02 不同的显示器有不同的显示效果,软件可以参考潘通色卡确定色号,但不同用户在自己显示器看到的效果图未必是最终呈现在面前的色差,这也是打样为啥需要色卡的原因,这点单纯依靠软件无法解决吧

shirley77771
4年前
3
新消费这阵韭菜割完了,这公司估计也不行了 😂 看之前的创业经历居然做了五年的朋友圈印书…… 汗颜
陈威
4年前
3
这个项目真不是一般的水,Adobe的DN都是傻瓜式的输出渲染图。而且现在包装顾客都要差异化,市场根本就不缺乏这种一般的基础样机,缺的是差异化
黄先生_Bp0l
4年前
2
哇哦,周一才打开网站尝试了下。我感觉切入点有点像创客贴这种设计saas工具,而创客贴现在已经加入“设计者设计完海报内容,下载素材时会提示打印服务”的提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竞品项目

尼古拉在金边
4年前
2
对于在国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做产品的,这个是帮了大忙了。我在这里印刷厂也难找。

HHX_CN
4年前
2
对于小商家来说是友好的。大工厂起订500+一款盒子,再请设计师,启动就很贵。

叶冬
4年前
1
早
Alance
4年前
1
包小盒可以说提高了包装设计,制作的效率,降低包装成本,但是品牌靠包装打动客户,不花精力在产品创新上,过渡强调包装有点本末倒置吧…

雨荷HKSG
4年前
1
39:50 哈哈哈哈二代大部分都不愿意直接接班,要去外面闯荡了知道难了,才甘心回家

一块滚石
4年前
1
如果能请位做包装设计的老师来讲,才会真实。个人觉得太片面了。

黄大象
4年前
1
打卡
YT_9gBc
4年前
1
想知道服装行业有没类似的平台

还没去冰岛吃刨冰
4年前
0
07:52 不懂就问:朋友圈的链接内容也能打印吗

Ayur悠女士
4年前
0
有没有所有专业认证的环保类的材质专区

Ayur悠女士
4年前
0
08:29 朋友圈印书的叫啥app?
HD243654z
3年前
0
打卡

吕哥
3年前
0
技术不是最根本的问题。问题首先在于市场容量。如果想有市场容量必须要在买软件、设计师分发平台和产品完成三个方向中选择最后一个。但很不幸的是,即便是这个,也只是包装领域里面很细分很小一块,几万亿的包装市场和这个没半点关系。很简单,你看个体小团队新创产品和个人需求类产品占整个中国同类产品GDP的比率是多少,其对应的包装需求就是多少。这个细分市场容量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但目前感觉是小到值得怀疑。一亿人的概念也不知道从何而来。同时绝大多数此类客户的订单都是既小又低频,少数成长起来的客户又一定会跳走到线下固定供应商。第二个问题是供应系统的搭建投入和销售的不匹配。第三个问题是创业者的视角和认知能力,他总结的之前书的项目失败原因是客户需求周期只有两三年。可奶粉的生意周期也是这样,那是否都关掉呢?另外对于厂二代的分析也完全不对。绝大多数厂二代都想互联网化数字化,这个并不是他们多了解市场,恰恰是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他们不想再像上一代辛苦,希望事半功倍,甚至是躺赢。而这也恰恰是他们注定不可能复制上一辈的成功和不能作为客户代表的原因。想了解客户,只有第一代才是。他们如果不care,不要觉得是他们老,只是你的产品没有真正解决他们的痛点和行业的痛点而已。还有,访问用户应该说基本都是专业需求者,他们如果只有这样低的注册率,真应该想想产品本身到底解决了什么痛点,而不是只去关注用户活跃度。
总体看来,只有设计师分发平台有些可行性,打通供应链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