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5分钟
播放:
779
发布:
1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站在二十七八岁的节点,通通和小古都感到社会时钟的掐表声越来越刺耳:都快三十了,你们怎么还立不起来?
虽然经济上可以不依赖父母,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依然不知道“我是谁”,探索独立人格的路上充满崎岖。我们想探讨背后的成因,也许有单向度的教育,有社会支持的缺失,也有年轻一代日渐消逝的勇气。
追求独立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意味着承担个体选择的后果,但探寻自我,重新养育自我的过程依然是迷人的。
✍️本期要点
01:35 可以做到“三十而立”吗
03:22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像个大人
09:19 我们这一代,是否更晚熟
11:38 教育教会我们解数学题,但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14:19 直升机父母的盛行
16:36 备考家庭,让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成经理和职员的关系
19:21 世界抛给我的都是新问题,独立也是不得不为之
22:04 中国家庭里的两代人,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情感联系越来越疏离
26:48 社会的缺位,让家庭已经不堪重负
33:43 独立也有硬币的另一面:承担个人选择的后果
37:44 无论是寻求独立还是依附家庭,都有各自的代价
42:57 独立还是需要想象力,学会重新养育自己
🙇‍♀️本期主播
通通:三十不立也没关系
小古:希望自己像个大人
🎶本期音乐:
Lil Nas X- Thats what I want
📚本期提到:
三联生活周刊《大学里如何成人》
布莱斯·格罗斯伯格《我在上东区做家教》
一席《为什么我们不想生孩子了?|谢晶 一席第1030位讲者》
一席《这群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优胜者,正在被成功学反噬|刘云杉 一席第1074位讲者》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关于我们:
非常感谢你收听八环景观。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豆瓣播客/Spotify上关注我们,也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与我们留言互动。
如果你有任何建议或困惑,也可以写信给我们。我们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WXYWXY
10个月前 上海
6
这一期最大的两个共鸣,第一个是关于独立带来的孤独的感觉,听到小古说到这一点的时候,仿佛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见过去十几年自己独自在海外求学的场景,小到圣诞节要不要回国,大到专业的选择,都是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和选择,现在想起来好像都是白茫茫的场景,就是看不清摸不透的感觉…第二个共鸣是通通关于独立和想象力的总结,其实现在我们的社会这么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缺乏对于生活可能性的想象力,所以才导致了在相同的赛道不断的重复劳动…
霹雳鱼宝
10个月前 四川
4
11:34 我觉得父母那辈的成熟感主要源于他们“社会化程度高”,而我们这一辈普遍读书比较久(周边圈子这个范围内)就像你们说的,进入社会更晚,所以造成了这种“晚熟”。不过我认为由于信息传递更高效等种种原因,我们这辈向内自我探索的程度更高更精细~
夜的迷离颜色
10个月前 广西
2
很好的议题~
WXYWXY
10个月前 上海
1
42:32 独立——打开想象力!!
CDo
10个月前 北京
1
我们这一代不管独立不独立,好一点的就是很多人不会用“这么迷茫,那就去生一个孩子吧”,害就害自己好了,不要害孩子。但是对于既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又想要保持独立这件事我一直有很大的困惑,谁掌握经济权利谁就有话语权,谁能进一步指点甚至控制另外一个人,我不知道是否存在那样理想的父母—-经济富足又无条件支持孩子的任何决定。我观察到哪怕是我自己,自以为的尊重并理解我妈,在我给她包较大红包时,我也会忍不住嘟囔“你要不还是去老年大学培养个爱好吧”。现在父母也可怜,如果不用给孩子结婚的彩礼,买房,那些钱也足够他们养老,所以我们这一代和父母的纠缠可怜也可怜在“既要又要”。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