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这期是“红楼花事”的第三期,聊一下花在大观园日常里的角色,内容有点多。
鲜花的第一个用途当然是插瓶喽!让我们来看看宝玉和探春是怎么插瓶的,尤其是三小姐,把一个秋爽斋收拾的“阔朗”,还放了一只大观窑的大盘,这都是在说三小姐格局的“大”。
鲜花还能戴头上。贾母戴过,刘姥姥戴过,受了委屈的平儿在怡红院,也被宝玉戴了一朵并蒂蕙在头上。
宝玉既是护花使者,也是彩妆大师。他的怡红院,就有茉莉花棒和胭脂膏子;而著名的茉莉粉和蔷薇硝还引出了芳官和赵姨娘的一次撕扯。
惜春画画的颜料、黛玉糊窗户的茜纱(银红色的软烟罗),用的是花的“染色”特性。
花还能入药,冷香丸就是这样一味用上了四种花蕊的最诗意的药,用药的人也是宝姐姐这样的女子。果然,花季少女生的病也得花来医。
大观园的吃喝里也有花:合欢汤、木樨清露、玫瑰卤子……吃完螃蟹洗手,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帮忙。
最后我们聊聊“假花”。薛姨妈送给姑娘们的宫花多半是绒花;而元妃省亲时本无花,树上挂的却是“通草花”。
三期红楼花事到这里结束,花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有缘再会!谢谢我的好朋友、梯己茶主理人沈国慧,又给我当了三期嘉宾!
主播...
刘利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阿白_b4rE
2年前
0
39:45 合欢散

西西学姐
2年前
福建
0
怎么加听友群啊
然诺
2年前
0
50:17 经典名场面
tubiji
2年前
浙江
1
紫茉莉我们那儿叫夜饭花,吃晚饭时开

JeromeLee
2年前
1
05:42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也有详细的插花描写!
HD458092q
2年前
1
今天还看到一个说在最新的那部红楼梦电视剧里宝钗簪了白花,白花是死人的时候才簪的,我想好像应该是这样,但是又不太懂。

玉米的化学课
5个月前
北京
1
讲的好👍🏻
还没有想好叫什么名字
6个月前
江苏
1
52:11 可能我读文本还不细致,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问,就是贾母有没有可能并没有那么疼黛玉。以下几个细节:1.此处宫花事件,黛玉出口就有次感慨,有没有可能日常被这样对待过,就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2.黛玉吃燕窝,宝钗都能发现,难道疼爱黛玉的贾母都没有体察;3.宝黛一直以来的心病,还因此生过病,凤姐了然于心且最接近贾母这个董事长,但贾母为何从没表露过让他们“放心”呢。

歪耳洞
1年前
河南
1
第一次听就想问紫茉莉是不是夜来香,二刷一定评论问一下,结果真的是,我们这儿有的地区方言还叫“粉豆子花”,因为结的那个“小地雷”去皮后里面是团成豆子的粉😄😄😄

逆拗
2年前
1
好喜欢这个选题呀!外面绵绵小雨,能听到你们的声音很是舒服开心~
早韭晚菘
2年前
1
wow快去百度一下通草花,太漂亮了!

瑶啊瑶-
2年前
1
39:58 合欢花是安神助眠的
KeY3m
2年前
2
14:41 冷香丸 可能也是着重冷这个字吧 所以才是朴素的

xrths
2年前
2
原来不止我家把紫茉莉叫做洗澡花,理由也是开花时是洗澡时刻,当时还觉得我妈在糊弄我

保护环境1212
2年前
2
27:30 我家这儿叫晚边花,就是傍晚开的花
Dorisss
2年前
3
😁五一假期听到,好开心

ohsayitditto
2年前
5
搜了一下紫茉莉我们这叫“夜来香”,也是说她晚上开吧
庚申
2年前
5
13:09 宝钗不愧是山中高士,极简风很符合她的人设。宝钗要真想装饰自己的屋子,她岂会无从下手?看她配画具时就知道,她博学着呢。

潇湘丸子
2年前
7
听到通草花和绒花这段就挺好奇的了,是什么样呢?好想看图哈~BTW,周瑞家送宫花,黛玉发飙也算情有可原哈。想她那么聪慧敏感的一个人,虽有外祖母疼爱,对府里的人的拜高踩低肯定是有所觉的,就是年纪小应对还很生涩哈。不过,有点刺的林妹妹才更生动可爱呀。
HD458092q
2年前
15
自从听了红楼慢炖,别的红楼梦讲解都听不下去了,全部都是阴谋论,宝钗和黛玉永远都是仇人,把宝钗和黛玉的友谊档次拉的特别低,比如有的评论会说,黛玉写诗的时候绞尽脑汁就是为了胜过宝钗,我yue,黛玉不需要绞尽脑汁就是才情最高,宝钗也从来不在乎在诗情上跟黛玉比个高低。我听红楼慢炖久了,甚至觉得宝玉根本配不上黛玉和宝钗,有一种黛玉和宝钗才是真爱的感觉。以前看红楼梦的时候也会在心里默默的比较宝钗和黛玉谁更好,但其实真的没必要,人家姐妹俩好着呢,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各自美丽着,这种自信搁我们大部分现代女性身上都太缺了,要不然怎么这么多pua呢。尤其说宝钗心机重,换到我们自己的生活里来想,宝钗就是一个知心大姐姐啊,她做事得体,上能劝慰长辈下能照顾小辈和平辈,难道像黛玉那样任性的就是单纯吗?太肤浅了。说了一大篇,总归两位小姐姐的慢炖真的太精彩了,从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让我们知道每个人物的复杂和深度。